DB37/T 4753-2024 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规范

DB37/T 4753-2024 Modification of Clay for the Management of Red Tid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753-2024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9-03
实施日期
2024-10-03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起草人:
俞志明,曹西华,宋秀贤,臧小苗,袁涌铨,吴在兴,王文涛,贺立燕,朱迦囡,姜文彬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Z05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753—2024

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dtidecontrolwithmodifiedclay

2024-09-03发布2024-10-0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7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

DB37/T4753—2024

改性黏土治理赤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的赤潮监测、材料与装备储备、治理作业、效果监测与评估等

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灾害的组织与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6597冶金产品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

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T1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

GB/T30743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

GB/Z42353Zeta电位测定操作指南

HY/T069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DB37/T4091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赤潮redtide

海洋中的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对海洋中

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注:目前国际上统称为有害藻华,通常多数为红色,但也会因为生物种类不同产生其他颜色,有些可能无色。

改性黏土modifiedclay

以高岭土、蒙脱土等天然黏土为基础材料,经过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方法处理后得到的一类绿色环

保、高效治理赤潮的功能材料。

注:“改性黏土”同“改性粘土”。

赤潮监测redtidemonitoring

在实施赤潮治理时,为掌握暴发赤潮的生物类型、影响范围、危害方式、发展趋势及受灾区域环境

特征等信息,所采取的针对赤潮生物与暴发环境的监视和监测行动。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