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9172-1999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

JB/T 9172-1999 Gear nitriding, nitrogen carbon simultaneous nitriding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行业标准-机械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9172-1999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机械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9-06-24
实施日期
2000-01-0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1.200

J17

JB/T9172999---1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

工艺及质量控制

Gearnitridingandnitrocarburizing

processanditsqualitycontrol

1999-06-24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9172----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ZBJ17001—88《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工艺及质量控制》的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17001—88。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耀珍、陈秀玉、杨星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齿轮渗氮、氮碳共渗JB/T9172----1999

工艺及质量控制

代替ZBJ17001—88

Gearnitridingandnitrocarburizing

processanditsqualitycontro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齿轮渗氮(气体、离子)及氮碳共渗(气体、离子、液体)的有关术语、材料选择、

处理设备、工艺及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合金结构钢和球墨铸铁制齿轮的渗氮、氮碳共渗以及45碳素结构钢氮碳共渗。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699—1988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1818—19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348—1988球墨铸铁件

GB/T3077—19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T3480—1997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GB/T4340—1984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5030—1985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9451—1988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测定

GB/T11354—1989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GB/T13299—1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法

YB/T5148—1993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JJG74—1992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检定规程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3.1齿面硬度

成品齿轮轮齿工作高度中间部位的齿面硬度。

3.2渗层深度

齿轮或试样经渗氮、氮碳共渗后,从硬化层表面垂直测至规定的硬度或显微组织处的距离。

3.3界限硬度值

为确定渗氮、氮碳共渗后齿轮的有效硬化层深度而规定的最低硬度值。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6-24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9172----1999

界限硬度值=(实际中心硬度+50),HV。

3.4有效硬化层深度

a)齿轮渗氮、氮碳共渗后,于齿宽中部轮齿法截面上,在齿高中部沿垂直于齿面方向,自表面测

至界限硬度值处的深度。

b)试样渗氮、氮碳共渗后,于垂直渗氮表面的横截面上,自表面测至界限硬度值处的深度。

4齿轮材料选择

4.1冶金质量

4.1.1化学成分、低倍和高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应符合GB/T3077、GB/T699的规定。

4.1.2晶粒度应采用本质细晶粒钢,按YB/T5148评定;当设计疲劳极限值位于GB/T3480疲劳极限

区域图的上限时,晶粒度级别必须7级以上。

4.1.3对有特殊要求的齿轮,按用户与制造厂双方协议执行。

4.2锻坯质量与力学性能

4.2.1锻造比:对承载能力高的齿轮,用钢锭锻成齿坯,锻造比应大于或等于5;用轧材锻成齿坯,锻

造比大于或等于1.5,带状组织等于或小于2级(GB/T13299)。对形成白点敏感的材料及大截面的齿

轮进行扩散处理,其它齿轮及齿轮轴按各行业规定执行。

4.2.2齿坯流线应在齿坯纵剖面上沿外廓形状分布。

4.2.3力学性能指标不得低于GB/T3077、GB/T699、GB/T1348的规定值。

4.2.4齿坯不得过热、过烧,其晶粒度级别不得低于原材料晶粒度级别。

4.3渗氮、氮碳共渗齿轮材料

作为渗氮齿轮用钢应含有Cr、V、Mo、Al等在渗氮温度下能形成稳定氮化物的元素,推荐材料如

下:

a)渗氮材料:40Cr、35CrMo、42CrMo、25Cr2MoV、18Cr2Ni4WA、38CrMoAlA及相近成分的钢

材,珠光体球墨铸铁。

b)氮碳共渗材料:45、40Cr、35CrMo、42CrMo、25Cr2MoV等。

注:当齿轮设计的接触疲劳极限与弯曲疲劳极限位于GB/T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