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843-2018 绿豆源成分检测 定性PCR法

DB12/T 843-2018

天津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2/T 843-2018
标准类型
天津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1-07
实施日期
2018-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绿豆源成分的定性PCR检测。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天津市东丽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起草人:
兰青阔、陈笑芸、王成、赵新、兰璞、王永、王庆平、汪小福、黄凤军、秦志扬。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4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843—2018

绿豆源成分检测定性PCR法

Mungbean-derivedingredientsdetection—QualitativePCRmethod

2018-11-07发布2018-12-01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843—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

所、天津市东丽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兰青阔、陈笑芸、王成、赵新、兰璞、王永、王庆平、汪小福、黄凤军、秦志

扬。

I

DB12/T843—2018

绿豆源成分检测定性PCR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豆源成分的定性PCR检测方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分析步骤、结果分析和

表述、检出限。

本标准适用于绿豆源成分的定性PCR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豆源成分特异性序列specificsequenceofMungbean-derivedingredients

本标准绿豆源成分特异性序列位于绿豆第5号染色体。

4原理

根据绿豆源特异性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试样进行PCR扩增。依据是否扩增获得预期的DNA片段,

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绿豆源成分。

5试剂和材料

5.1除非另有说明,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重蒸馏水或符合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5.2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160mL水中加入8.0g氢氧化钠(NaOH),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再

加水定容到200mL。

5.3CTAB-Abuffer:将4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16.4g氯化钠(NaCl)、3.15g三羟

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1.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依次加入到100mL无菌去离

子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见5.1)调pH至8.0,加水定容至200mL。在103.4kPa(121℃)

条件下灭菌15min。

5.4CTAB-Bbuffer:将1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0.5g氯化钠(NaCl)、依次加入到100

mL无菌去离子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见5.1)调pH至8.0,加水定容至200mL。在103.4kPa

(121℃)条件下灭菌15min。

1

DB12/T843—2018

5.51.2mmol/LNaCl溶液:将7g氯化钠(NaCl)溶于1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在103.4kPa(121℃)

条件下灭菌15min。

5.670%乙醇:将737mL95%乙醇,加水定容至1000mL。

5.7500m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溶液(pH8.0):称取18.6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加入70mL水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见5.1)直至EDTA-Na2完全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见5.1)

调pH至8.0,加水定容至100mL。在103.4kPa(121℃)条件下灭菌20min。

5.81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溶液(pH8.0):称取121.1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溶解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