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801-2024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DB34/T 4801-2024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801-202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4-15
实施日期
2024-05-15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801—2024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vegetationrestorationofdamagedmountain

2024-04-15发布2024-05-1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

DB34/T4801—2024

目次

.....................................................................................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场地勘查与设计......................................................................2

5修复前山体处理......................................................................2

6植被修复............................................................................3

7植被修复技术........................................................................4

8养护与管理..........................................................................5

9档案管理............................................................................5

附录A(规范性)受损山体调查....................................................6

附录B(规范性)受损山体分类....................................................7

附录C(规范性)受损山体分类型面积统计..........................................8

附录D(规范性)整地方式及措施..................................................9

附录E(规范性)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方式和技术路线.................................10

附录F(资料性)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推荐植物.......................................11

附录G(资料性)推荐草(花)种理论播种量.......................................12

I

DB34/T4801—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安

徽省中畅生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林业高科技开发中心、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安云、张乾、吴盾、邓瑞来、高原、胡广青、吴言安、马庆华、袁斌、叶长

征、鲍习照、李梓慧、程同磊、刘林林、程书平、钟建、许早时、许娟、张延高。

II

DB34/T4801—2024

受损山体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受损山体植被修复的场地勘查与设计、修复前山体处理、植被修复、植被修复技术、

养护与管理、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因非金属矿山露采、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以及地震、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造成的,

且受损面稳定、具备修复基本条件的山体植被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标准

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CJJ/T236垂直绿化工程技术规程

DB34/T2831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规程

DB34/T5016安徽省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受损山体damagedmountain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或自然灾害导致山体地形地貌受损、土层及植被遭受破坏的山体。

3.2

受损面damagedsurface

山体受损后形成的坡面。

3.3

植被修复vegetationrestoration

通过人工或自然等手段营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有效恢复植被的过程。

3.4

修复设计designforvegetationrestorationoperation

基于现状勘查的基础上,编制技术方案、施工图纸及说明书等工作。

1

DB34/T4801—2024

3.5

基质土basesoil

自然土壤及采用轻质量颗粒物、有机质、肥料类、保水剂、黏合剂等进行合理配置后适宜植被生长

的土壤。

4场地勘查与设计

4.1资料收集

4.1.1受损山体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情况等资料。

4.1.2受损山体地质勘查以及前期治理相关资料。

4.1.3条件类似受损山体植被修复工程资料。

4.1.4主管部门批复文件等。

4.2外业调查

包括受损山体的立地条件、植被情况、施工条件、灌溉条件等内容。按附录A执行。

4.3受损山体分类

根据受损山体受损面的坡度、坡质组成特征进行分类。按附录B执行。

4.4面积统计

根据分类类型,分别统计各类型受损坡面面积,以此确定修复面积。按附录C执行。

4.5修复设计

4.5.1基本原则

遵循以下原则:

a)尊重科学、保护优先;

b)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c)自然为主、人工为辅;

d)节约优先、量力而行;

e)建养并重、注重实效。

4.5.2设计内容

包括山体处理、植被修复技术、养护与管理、工程量汇总及预算编制说明等。

4.5.3设计成果

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表格等。

5修复前山体处理

5.1受损面处理

2

DB34/T4801—2024

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处理,包括挖高填低、降级削坡、填土、平整、构筑平台、格室、框架等,达到

满足植被修复工程实施的要求。

5.2截排水、蓄集水与灌溉

5.2.1根据受损山体地形、降水、汇水条件及植被养护需要,设计截排水、蓄积水和灌溉工程。

5.2.2截排水工程施工按照GB/T16453.4执行。

5.2.3蓄集水工程施工按照GB/T50596执行。

5.2.4灌溉工程施工按照GB/T50485执行。

5.3整地

按附录D执行。

5.4种植土

5.4.1整体回填

对项目区坡度较缓的大范围土壤厚度达不到种植要求的,以整体回填为主。

5.4.2穴状回填

对于种植穴范围内进行土壤回填的,以穴状客土回填为主,回填厚度高于穴深10cm~20cm。

5.4.3基质土回填

5.4.3.1对于重构种植土的,以基质土回填为主。

5.4.3.2基质土按设计要求配制。

5.4.3.3回填施工按照GB/T38360规定执行。

6植被修复

6.1原生植被带保护

项目区原生植被予以合理保留。

6.2种苗

6.2.1种子要求

6.2.1.1林木种子符合GB7908的规定。

6.2.1.2草(花)种子采用国家规定的一、二级种子。

6.2.2苗木要求

植苗造林使用合格苗木,优先选择容器苗,立地条件较好区域可适当提高苗木规格。

6.3植被修复方式

根据受损山体类型选择适宜的植被修复方法。见附录E。

6.4植物选择

3

DB34/T4801—2024

见附录F。

6.5植被修复时间

6.5.1苗木栽植宜11月初至次年3月底前进行,土壤封冻期除外。

6.5.2种子播种宜春季进行。

7植被修复技术

7.1植苗

7.1.1植苗适用于平坡、缓坡、斜坡、土质陡坡地块。

7.1.2造林密度应:

a)立地条件较好,坡度小于25°的地块,乔、灌木造林树种初植密度参照GB/T15776执行;

b)25°以上岩质和土石质坡面,按宜绿尽绿要求,科学合理确定造林密度;

c)藤本植物株间距宜0.3m~0.5m;

d)采用组合方式配置苗木的,栽植密度按组合的比例确定;

e)草(花)植物覆盖率一般不小于80%。

7.1.3铺种草坪适用于35º以下土质坡。

7.2播种

7.2.1直播

7.2.1.1播种适用于土质坡、土石质陡坡。

7.2.1.2采用乔、灌、草多种种子混播的,播种量根据发芽率按需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