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5517.2-2010 矿山机械 安全标志 第2部分:危险图示符号
GB/T 25517.2-2010 Mining machinery—Safety signs—Part 2:Symbols for hazard pictorial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矿山机械安全标志中图示区危险图示的设计。
发布历史
-
201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起草人:
- 王亚东、杨现利、梁开谧、郭明、张升奇、黄嘉琳
- 出版信息:
- 页数:27页 | 字数:4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3.100.01
D90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25517.2—2010
矿山机械安全标志
第2部分:危险图示符号
Miningmachinery—Safetysigns—
Part2:Symbolsforhazardpictorial
自20173月23日起,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标准,编号改为GB/T25517.2-201Oo
2010-12-01发布2011-10-01实施
GB25517.2—2010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设计准则1
4组成要素的画法2
5图示示例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描述危险图示示例9
附录B(资料性附录)规避危险图示示例17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两图式安全标志示例21
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7年第7
号)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结论,本标准自2017GB25517.2—2010
3月23日起,转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强制执行。
■1■■1
刖吕
本标准的第3章和第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GB25517《矿山机械安全标志》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危险图示符号。
本部分是GB25517《矿山机械安全标志》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信重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泰丰矿山机器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亚东、杨现利、梁开谧、郭明、张升奇、黄嘉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m
GB25517.2—2010
矿山机械安全标志
第2部分:危险图示符号
1范围
GB25517的本部分概述了矿山机械安全标志中危险图示符号(以下简称危险图示)的设计原则和
准则,规定了危险图示图形组成要素的画法。
本部分适用于矿山机械安全标志中图示区危险图示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2551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25517.1—2010矿山机械安全标志第1部分:通则
3设计准则
3.1分类
危险图示分为描述危险图示和规避危险图示。描述危险图示用以提示一个形象化的危险描述,描
述不规避危险时的后果;规避危险图示用以指示如何规避危险的形象化说明。
3.2尺寸、颜色
3.2.1危险图示应符合GB25517.1-2010关于安全标志尺寸的规定,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危险图示可
按实际情况设置大小,但应使危险图示足够清晰可辨。
3.2.2当危险图示符号使用于图文式或两图式安全标志时,描述危险图示要能放进外围的安全警戒三
角形内。
3.2.3在说明书中使用的危险图示的颜色可按实际情况而定,但应使危险图示足够清晰可辨。
3.3危险图示的绘图原则
3.3.1应使用实心图形表示人体要素或完整人体图形,但是处于完善图示目的,描述一个必须存在而
又不直接涉及危险的人体要素或人时,可以使用轮廓图形。
3.3.2危险图示应使用形象化的图形,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符号。
3.3.3危险图示符号应使用易识别的视图方向(一般为正视图或侧视图)来描述主要危险对象。
3.3.4应使用简明的实心图形来表示产生危险的机器部件,但为了便于人体图形识别,整机或位于危
险区的机器具体部位或相关的机器部件,可使用轮廓线图形。
3.3.5多个危险并存时,危险图示的设计应符合GB25517.1—2010中图示区关于多危险因素的规
定。如果不可能在一个图示中列举多个危险,可使用GB25517.1-2010中的基本安全警戒符号来描
述危险,并在安全标志的规避危险图示区或文字区,用补充图示或文字信息清晰的描述危险信息和/或
规避危险信息。
3.3.6在需要表示实际或潜在运动的地方使用箭头。箭头的使用应符合4.6规定。
3.3.7不应使用红色表示血液。
1
GB25517.2—2010
4组成要素的画法
4.1人体图形
4.1.1人体图形基本组成
绘制人体图形的精确单元尺寸见图1所示。
图1人体图形基本组成
4.1.2人体图形动画
通过图1中的关节点,描绘出人体的各种动作或运动。每单元大小保持相同,图2表示各个位置的
人体图形,在图示屮要设定的图形位置通常由以下确定:
——危险的性质;
危险的方向或位置;
——危险导致的运动或位置;
——危险产生的伤害形式;
——在设备运行中涉及的运动和位置。
2
GB25517.2—2010
图2各个位置的人体图形
4.1.3人体图形轮廓线
如果在同一个图示中有多于一个的人体图形,不直接面临危险的人可以为线条描绘,这样可以使观
察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可能发生危险位置的人体图形上,线条描绘的人体图形可用于:
——仅表示不直接处于危险位置上的人;
——仅当与粗体的人体图形组合产生的图示更容易理解和更好地传递信息时使用。
4.1.4静态自由站立的人体图形(前视或后视)
当描绘静态自由站立的人时,不使用4.1.1规定的标准图示来描绘人体图形,而使用图3的形式来
描述用于作为规避危险图示的人体图形。
图3静止自由站立的人体图形
4.1.5侧面头部
当头部涉及到危险时,应使用朝向左侧或右侧的侧面头部(见图4)。侧面头部也能够用于整幅头
部图或整个上部躯干。
图4侧面头部
3
GB25517.2—2010
4.2上部驱干
当涉及到臂、手或头部的危险时应使用上部躯干来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上部躯干将呈现为侧向,
并将使用侧面头部而不用正面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Z 877-2012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商用车电池更换设备 2012-05-07
- DB11/Z 876-2012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总则 2012-05-07
- DB11/Z 799-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交流充电桩 2010-10-28
- DB11/Z 993.1-2013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2013-06-21
- DB11/Z 800-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商用车动力蓄电池包 2011-04-28
- DB11/Z 993.2-2013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车载终端 2013-06-21
- DB11/Z 823-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充电设施标志与设置 2011-08-09
- DB11/Z 802-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计量系统 2011-04-28
- DB11/Z 798-2011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监控系统 2010-12-28
- DB11/Z 993.3-2013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车载终端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