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713-2019 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713-2019 Spinach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713-2019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04
实施日期
2019-12-0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713—2019

代替DB34/T713—2007

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asparaguslettuce

文稿版次选择

2019-11-04发布2019-12-04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71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713-2007《绿色食品(A级)莴笋生产技术规程》。与DB34/T713-2007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产地环境章节增加土壤pH值适宜范围相关内容(第4章)。

——增加了“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章节(第5章)。

——删除了“定植前准备、施肥原则”二条删除(上一版本5.4.1条、5.4.1.1条)。

——定植密度及方法条中的定植株数改为“株行距”(第6.4.3条)。

——“病虫害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5条合并为“防治原则与方

法”(第7.2条)。

——包装、运输章节改为“包装、运输和贮藏”章节,内容上增加“附录A”(第9章)。

——“附录1”改为“附录B”(第10章)。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六安市天绿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枞阳县种植业

管理局、宁国市农业委员会、涡阳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怀远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滁州市南谯区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朱培蕾、徐思铭、姚子康、张芸莉、孙凌云、杨龙斌、刘才宇、邓国庆、赵贵云、

崔广胜、刘茂。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4/T713—2007。

I

DB34/T713—2019

莴笋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莴笋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

运输和贮藏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莴笋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5瓜菜作物种子第5部分:绿叶菜类

GB/T23416.6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6部分:绿叶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942茎用莴苣等级规格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肥沃、pH6.0~6.5、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砂壤土、

壤土或粘壤土,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

4.1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按NY/T496的规定执行,禁止使用违禁肥料。

4.2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按GB/T8321的规定执行,禁止使用违禁农药。

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5.1.1春莴笋

初冬育苗,冬季定植,春末夏初收获。

5.1.2秋莴笋

夏季育苗,夏、秋定植,秋、冬收获。

5.1.3冬莴笋

1

DB34/T713—2019

秋育苗,秋定植,冬、春收获。

5.2品种选择

5.2.1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5

大田用种以上的规定。

5.2.2秋莴笋应选择耐热、不易抽薹的中晚熟品种;冬莴笋应选择耐寒的早熟品种;早春莴笋应选择

耐寒的早熟品种,晚春莴笋应选择不易抽薹的中晚熟品种。

5.3育苗

5.3.1播种前的准备

5.3.1.1育苗方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