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837-2018 防护林设计技术规程

DB22/T 837-2018 Protection Forest Desig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837-2018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7-30
实施日期
2018-08-30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4

备案号:60770-2018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837—2018

代替DB22/T837—1995

防护林设计技术规程

Designofshelterforesttechnicalregulations

2018-07-30发布2018-08-30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83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22/T837-1995《防护林设计技术标准》。本标准与DB22/T837-1995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修订了风沙危害区农田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1.1,1995年版的2.1);

——修订了一般风害区农田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1.2,1995年版的2.2);

——修订了路、渠结合林带设计技术要求(见5.1.3,1995年版的2.3);

——增加了护村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1.4);

——删除了牧场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1995年版的3);

——修订了流动沙地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2.1,1995年版的4.1);

——修订了固定沙地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2.2,1995年版的4.2);

——删除了一般防沙林带、生物沙障设计技术要求(见1995年版的4.3,4.6);

——修订了半固定沙地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2.3,1995年版的4.4);

——修订了防沙护路林带设计技术要求(见5.2.4,1995年版的4.5);

——增加了水源涵养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3.1);

——修订了分水岭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3.2,1995年版的5.1);

——删除了水流调节林、梯田埂造林设计技术要求(见1995年版的5.2,5.3);

——修订了坡面防蚀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3.3,1995年版的5.4);

——修订了水库防护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3.4,1995年版的5.5);

——增加了护岸林设计技术要求(见5.3.5);

——修订了树种选择并独立成章(见6,1995年版的2.4,4.7,5.6);

——增加了防护林营建(见7)。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双辽市玻璃山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宏刚、徐建华、刘莉、董秀凯、宫向东、李兴东、高方连、梁启、王树伟、

于晓辉、姚晨光、孙佰波、闫泰辰、韩国生。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B22/T837-1995。

I

DB22/T837—2018

防护林设计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护林设计的类型、技术要求、树种选择和防护林营建。

本标准适用于防护林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