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353-2013 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DB35/T 1353-2013 Diagnostic Procedures for Stimulation of Nodularia in Marine Aquaculture Fish Disea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起草人:
- 樊海平、卓玉琛、林煜、吴斌、马平、曾占壮、钟全福、翁祖桐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353—2013
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DiagnosticprotocolsforCryptocaryonosisofmarineculturedfish
2013-08-01发布2013-11-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353—2013
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海平、卓玉琛、林煜、吴斌、马平、曾占壮、钟全福、翁祖桐。
I
DB35/T1353—2013
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诊断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术语与定义、流行情况与主要症状、样品采集与处理、
形态学及PCR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养殖鱼类刺激隐核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检疫与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C/T7014-2006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SC/T7103-2008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7202.2-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2部分:PCR检测法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刺激隐核虫病Cryptocaryonosis
俗称海水小瓜虫病,海水养殖鱼类受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irritans)感染,发生病理变化,
出现行为异常或死亡。
4试剂与仪器
4.1试剂与溶液
4.1.1水:GB/T6682,一级。
4.1.2海水:压力为1.05kg/cm2,121.3℃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1.3生理盐水。
4.1.4固定液:4%甲醛或70%乙醇。
4.1.5引物:
——F1:5'-GTTCCCCTTGAACGAGGAATTC-3',浓度10µmol/L,-20℃保存;
——R1:5'-TGAGAGAATTAATCATAATTTATAT-3',浓度10µmol/L,-20℃保存。
4.1.6溶菌酶(100µg/mL):生化试剂,-20℃保存。
1
DB35/T1353—2013
4.1.7蛋白酶K(100µg/mL)、NaCl(3mol/L)、裂解缓冲液、SYBRGreenⅠ工作液按附录A的规
定配制。
4.1.8DNA分子量标准(0.1kb~1.5kb):生化试剂,-20℃保存。
4.1.9阳性对照:刺激隐核虫DNA模板,-20℃保存。
4.1.10阴性对照:未感染刺激隐核虫的海水鱼类DNA模板,-20℃保存。
4.1.11空白对照:无菌双蒸水为模板。
4.1.12Giemsa染色液:Giemsa干粉1g,甘油(分析纯)66mL,甲醇(分析纯)66mL。将Giemsa
干粉倒入研钵内,加少量甘油,研磨至无颗粒状,将剩余甘油倒入研钵内磨匀,然后装入棕色试瓶中,
56℃温箱中保温2h,再加入甲醇混匀后贮存备用。
4.1.13甘油(分析纯)。
4.1.14除上述试剂与溶液外,其余按SC/T7202.2-2007第5章的规定执行。
4.2仪器与设备
4.2.1光学显微镜、解剖镜和放大镜(30×)。
4.2.2PCR扩增仪:配备25µL和50µL的PCR反应底座。
4.2.3凝胶成像仪:可发射紫外线,携带摄影系统。
4.2.4电泳仪:输出直流电压0V~400V,直流电流1mA~500mA。
4.2.5水平电泳槽:容量250mL~650mL,带凝胶板、样孔梳。
4.2.6台式离心机:配备1.5mL转子,转速16000r/min以上。
4.2.7电动研磨器:转速500r/min~5000r/min。
4.2.8研磨棒:1.05kg/cm2、121.3℃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2.9离心管:1.5mL,1.05kg/cm2、121.3℃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2.10PCR反应管:25µL和50µL,1.05kg/cm2、121.3℃高压蒸汽灭菌15min。
4.2.11铜网:孔径500µm(32目)。
4.2.12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工作频率0KHz~60KHz。
4.2.13除上述仪器与设备外,其余按SC/T7202.2-2007第6章的规定执行。
5流行情况与主要症状
5.1流行情况
几乎在所有海水养殖鱼类中都可发生,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鯵、石斑鱼、真鲷、斜带髭鲷和
鮸鱼等,对苗种造成的危害大于成鱼。水温10℃~30℃均可发生,发病时间主要为5月下旬~7月中
旬(水温约为22℃~28℃)和9月中旬~11月下旬(水温约为25℃~19℃)两季。
5.2主要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摄食量减少;病情严重时,病鱼离群于水面缓慢
游动,不摄食。体表、眼角膜、口腔周围和鳃可观察到白点,体表、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A 601.7-2023 电子印章(含智能印章)技术行业应用规范 第7部分:智能印章制发及备案规范 2023-11-01
- T/CIE 055-2018 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试验安装技术要求 2018-10-25
- T/IFA 0003-2021 金属材料缺陷知识图谱团体标准 2021-12-29
- T/WAPIA 035.3-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 2020-12-09
- T/SDBSJX 004-2023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食品 元数据 2023-11-08
- T/ZSA 113-2022 野外环境下射频识别标签技术规范 2022-06-01
- T/SHDSGY 060-2022 燃气采暖热水炉用控制屏技术要求 2022-11-21
- T/CQCBDS 0049-2022 未来网络服务质量基本系统(BFS)的和谐度标定 2022-04-21
- T/CRSS 0012-2023 服务机器人 中文语音交互系统 性能测评方法 2023-12-29
- T/NMRJ 001-2023 高并发性能测试规范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