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58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硅酸钙铝
GB 25582-2010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 for Additives in Food: Calcium Aluminosilicate (CA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2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558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硅酸钙铝
2010-12-21发布2011-02-2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食品伙伴网
GB25582—201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I
食品伙伴网
GB2558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硅酸钙铝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水玻璃法制备的食品添加剂硅酸钙铝。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组分物质的量比
AlO/CaO/SiO物质的量比(摩尔比)近似为1:9:12。
232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
组织状态粉末或颗粒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二氧化硅(SiO),w/%44.0~50.0附录A中A.4
2
三氧化二铝(AlO),w/%3.0~5.0附录A中A.5
23
氧化钙(CaO),w/%32.0~38.0附录A中A.6
氧化钠(NaO),w/%0.5~4.0附录A中A.7
2
灼烧减量,w/%14.0~18.0附录A中A.8
氟化物(以F计)/(mg/kg)≤50附录A中A.9
铅(Pb)/(mg/kg)≤5附录A中A.10
砷(As)/(mg/kg)≤3附录A中A.11
重金属(以Pb计)/(mg/kg)≤10附录A中A.12
干燥减量,w/%≤10.0附录A中A.13
1
食品伙伴网
GB25582—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需要使用一些强酸,使用时须小心谨慎,避免溅到皮肤上!如溅到皮肤上应立
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中
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HG/T3696.3之规定制备。
A.3鉴别试验
A.3.1硅酸根的鉴别
将0.5g试样与2.5g无水碳酸钾混合,在电炉上于铂坩埚内加热至混合物熔融,冷却,加入5mL
水,静置3min,将坩埚加微热,加入50mL水溶解。完全转移至烧杯中,滴加盐酸溶液(1+1)至无气
泡产生,加入10mL盐酸,在蒸汽浴上蒸干,冷却。加入20mL水,煮沸后过滤,不溶的凝胶状残留物
用于硅的鉴别。滤液为试验溶液A,用于铝的鉴别。
将凝胶状残留物移至铂坩埚,小心加入5mL氢氟酸。沉淀溶解。加热,在坩埚上方的蒸汽中放入
一根蘸有一滴水的玻璃棒,水滴变浑浊。
A.3.2铝离子的鉴别
在试验溶液A(A.3.1)中滴加氨水溶液(1+1),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沉淀不
溶解。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0g/L)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加入过量时沉淀溶解。
A.3.3钙离子的鉴别
取试样少许,加盐酸溶液(1+2)溶解后,以酚酞溶液(10g/L)作指示液,用氨水溶液(1+3)调
至中性,加入乙酸铵溶液(35g/L)即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能溶解于盐酸溶液(1+2),而不溶于冰乙
酸。
A.4二氧化硅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样品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形成挥发物,经灼烧挥发,通过测定灼烧前后的质量差值计算二氧化硅
的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高氯酸。
A.4.2.2盐酸。
2
食品伙伴网
GB25582—2010
A.4.2.3硫酸。
A.4.2.4氢氟酸。
A.4.3仪器和设备
高温炉:温度可保持在900℃±25℃。
A.4.4分析步骤
称取约0.5g已于105℃±2℃烘2h的试样,精确至0.0002g,放入2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冲
洗烧杯壁。加入30mL高氯酸和15mL盐酸,在通风橱加热板上加热直至生成白色烟雾,冷却后加入
15mL盐酸,再次加热至生成白色烟雾。蒸发至约剩10mL溶液,冷却,加入70mL水,使用滤纸过滤,
并用热水冲洗滤纸和沉淀。保留此滤液定为滤液A,用于氧化钙的测定。
将滤纸和沉淀移入铂坩埚中,小火灰化后,于高温炉中900℃±25℃下灼烧至质量恒定,并称其
质量。用水润湿残留物后,加入8滴硫酸和15mL氢氟酸,在加热板上加热至白色烟雾产生。蒸至近干,
冷却后加入5mL水、3滴硫酸和10mL氢氟酸,在加热板上蒸发至近干后,在电炉上加热至白色烟雾
赶净。将坩埚再于900℃±25℃下灼烧至质量恒定。加入氢氟酸后的质量损失就是试料中二氧化硅的质
量。保留此残余物B用于三氧化二铝测定。
A.4.5结果计算
二氧化硅含量以二氧化硅(SO)的质量分数w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
i21
m−m
12
w×100%……(A.1)
1
m
式中:
m——第一次灼烧至质量恒定后坩埚和沉淀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1
m——第二次(加入氢氟酸处理后)灼烧至质量恒定后坩埚和沉淀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2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A.5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A.5.1.1焦硫酸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21/ 1073-1999 水稻品种: 辽盐2号 1999-10-25
- DB21/ 1075-1999 水稻品种: 辽盐9号 1999-10-25
- DB21/ 1076-1999 水稻品种: 辽盐糯10号 1999-10-25
- DB21/ 1079-1999 水稻品种: 沈糯1号 1999-10-25
- DB21/ 1094-1999 水稻品种: 辽盐241 1999-10-25
- DB21/ 1071-1999 水稻品种: 辽粳294 1999-10-25
- DB21/ 1080-1999 水稻品种: 沈农香糯1号 1999-10-25
- DB21/ 1069-1999 水稻品种: 秋光 1999-10-25
- DB21/ 1078-1999 水稻品种: 沈农90-17 1999-10-25
- DB21/ 1070-1999 水稻品种: 辽粳207 199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