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JEA 0003-2023 碳中和评估指南

T/BJEA 0003-2023 Carbon neutrality assessment guideline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BJEA 0003-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6-27
实施日期
2023-06-2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北京能源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碳中和评估的技术要求,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碳中和评估流程、评估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碳排放和碳汇量核算、实施碳中和、碳中和评估工作质量保证、碳中和评估报告和记录存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组织、项目、产品、服务及活动等各类型的碳中和评估; 主要技术内容:主要内容标准由正文和2个附录组成。标准正文包括11个部分,分别明确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碳中和评估流程、评估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碳排放和碳汇清除量核算、实施碳中和、碳中和评估工作质量保证、编制碳中和评估报告和碳中和评估记录存档等内容。1)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是为组织、项目、产品、服务及活动等各类型的碳中和评估工作提供指导的文件,也可为第三方机构对组织、项目、产品、服务及活动等各类型排放主体的碳中和评价认证提供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共列出3项引用文件。其中,GB/T 32150和ISO14064-1是在术语和定义部分引用的文件。9 碳中和评估工作质量保证中提到排放监测设备应符合GB17167的要求。3)术语和定义根据正文内容共列出15个术语。包含基础术语5个,其中碳中和的定义是编制组参考“关于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19号)”第三条,根据本标准的基本内容改编,其他4个术语,包括温室气体、碳源、碳汇、碳排放的定义均来源于GB/T 32150-2015和ISO 14064-1:2018,略有修改。碳中和措施相关的术语3个,碳配额和碳信用的定义取自“关于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19号)”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碳抵消的定义是根据本标准含义编写。碳排放量核算相关的术语5个,包括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消费的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定义均来源于GB/T 32150-2015;碳中和评估相关的术语2个,实施主体和评估,定义是编写组根据标准需求自行编写的。4)基本原则设定5个原则,分别是有效性、透明性、规范性、准确性和保守性。根据过程对结果实施的作用制定有效性原则;根据评估的各项信息需实现可对外公开的结果确定透明性原则;涉及核算过程需要有据可依确定规范性原则;碳中和是实现碳排放量的抵消,需要定量的结果,准确性的原则很重要;若相关数据获取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完善,核算过程可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金诺碳投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国家电投集团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船舶信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泰安市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测认证有限公司、安徽天方工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联合智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海南低碳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碳管家智能云平台有限公司、北京和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北京科吉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澈(北京)环境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焓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必维认证(北京)有限公司、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起草人:
白微、王振阳、于洁、薛薇、刘洪铭、孙琦、杨小山、马萍、于湛、刘潇、 王璘姬、张军涛、孙志辉、谭效时、冯翔、康爱国、林武、张昕、李靖、徐锦才、金志杨、田延军、 孟早明、郭玥锋、张清华、陶昀、李智虎、黄敏、卢克飞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