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713-2020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管理规范

DB32/T 3713-2020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am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4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713-2020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1-06
实施日期
2020-01-30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以下简称“班组”)在管理职责、班组组织管理、班组作业管理、班组信息化管理、班组文化建设、驻地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班组的管理,其他等级公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班组管理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起草人:
蒋振雄、赵僶、黄健、刘世同、汪春桃、周明利、江臣、费国新、陈光伟、袁振中、安景峰、吴宇晟、陈桂奇、王祥、赵敏、刘亚楼、方海东、林海峰、朱亚德、王长军、李海涛、郭赵元、欧长阳、张德龙、吴志强、厉广广、杨洋、王伟、王秋红、何昕、徐兵、徐旭东、王岍瑜、张粹星、罗庆凯
出版信息:
页数:44页 | 字数:7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3.080.30

P66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13-2020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forworkingteammanagementof

highwayengineeringconstruction

2020-01-06发布2020-01-30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713-2020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与定义..........................................................................1

4管理职责............................................................................2

4.1建设单位职责...................................................................2

4.2项目监理机构职责...............................................................2

4.3项目经理部职责.................................................................2

4.4班组职责.......................................................................2

5班组组织管理........................................................................2

5.1班组划分要求...................................................................2

5.2人员基本要求...................................................................3

5.3班组教育、培训.................................................................3

5.4准入、考核及履历管理...........................................................3

6班组作业管理........................................................................4

6.1一般要求.......................................................................4

6.2质量管理.......................................................................4

6.3安全生产.......................................................................5

6.4环境保护.......................................................................5

6.5进度控制.......................................................................5

6.6过程管控.......................................................................5

7班组信息化管理......................................................................7

7.1一般要求.......................................................................7

7.2人员信息管理...................................................................7

7.3设备信息管理...................................................................7

7.4动态及应急信息管理.............................................................7

8班组文化建设........................................................................8

8.1一般要求.......................................................................8

8.2班组形象建设...................................................................8

8.3班组评优.......................................................................8

8.4党建工作.......................................................................8

9驻地管理............................................................................8

9.1一般要求.......................................................................8

9.2住宿管理.......................................................................9

I

DB32/T3713-202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班组设置及划分......................................................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矩阵管理...........................................................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班组管理基础内容...................................................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量化考核...........................................................16

附录E(资料性附录)7S管理............................................................20

附录F(规范性附录)劳动防护...........................................................21

附录G(规范性附录)安全通道...........................................................24

附录H(规范性附录)标志标牌...........................................................29

附录I(资料性附录)高风险工序管理.....................................................32

II

DB32/T3713—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蒋振雄、赵僶、黄健、刘世同、汪春桃、周明利、江臣、费国新、陈光伟、

袁振中、安景峰、吴宇晟、陈桂奇、王祥、赵敏、刘亚楼、方海东、林海峰、朱亚德、王长军、李海

涛、郭赵元、欧长阳、张德龙、吴志强、厉广广、杨洋、王伟、王秋红、何昕、徐兵、徐旭东、王岍瑜、

张粹星、罗庆凯

III

DB32/T3713—2020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班组(以下简称“班组”)在管理职责、班组组织管理、班组

作业管理、班组信息化管理、班组文化建设、驻地管理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班组的管理,其它等级公路新建及改(扩)

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班组管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5065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G10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JGJ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施工班组workingteam

根据工程项目相同工种或工作性质相近、配套协作的不同工种组成的从事施工作业的基本单元。以

下简称“班组”。

3.2

管理人员managingpersonnel

管理人员包括班组长、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可专(兼)职。

3.3

作业人员operatingpersonnel

班组中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以及为施工作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人员。

3.4

班前fore-working

班组作业之前,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的阶段。

3.5

班中mid-working

班组实施作业的阶段。

3.6

班后post-working

1

DB32/T3713-2020

班组作业之后的非作业阶段。

4管理职责

4.1建设单位职责

4.1.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标准、规定等。

4.1.2招标及建设管理阶段应明确项目班组管理要求。

4.1.3督促、检查项目班组管理工作。

4.2项目监理机构职责

4.2.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标准、规定等。

4.2.2落实建设单位班组管理有关要求。

4.2.3对项目经理部上报的班组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并监督实施。

4.2.4对项目经理部的班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对班组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4.3项目经理部职责

4.3.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标准、规定等。

4.3.2落实建设单位有关要求,保障班组管理资源投入,接受项目监理机构监督、考核管理。

4.3.3组织制定项目班组管理方案,方案应包括:班组管理制度、职责、内容、计划,以及教育、培训、

交底、考核办法等,并按照方案实施。

4.3.4负责班组管理的具体实施,在方案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报审。

4.3.5根据管理能力、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等认定班组长,并进行考核。

4.4班组职责

4.4.1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作业标准和劳动纪律等。

4.4.2参与制定并落实班组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并根据现场及相关因素变化,及

时对照现有制度、规程及标准,提出补充和修改建议。

4.4.3落实项目经理部生产任务和各项工作要求,做好班组内部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管理工作。

4.4.4按照班前、班中、班后等相关规定落实作业要求,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4.4.5参与班组信息化管理和文化建设。

5班组组织管理

5.1班组划分要求

5.1.1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特点、进度要求等,按照施工段落、结构物、工序、工种等划分班组(参见

附录A)。

5.1.2项目经理部应按照专业相近、作业集中、流程清晰、规模适度、便于施工、方便自主管理的原则

设置班组,按照区分明显的原则命名班组。

5.1.3班组应由班组长、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作业人员等组成,对人数规模较小的班组,班组长

可兼任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人数规模超过30人时,宜由项目经理部增设专职班组技术员。

5.1.4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可由项目经理部指派或由班组长指定。实施技术性复杂的、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班组,应由项目经理部安排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

2

DB32/T3713—2020

5.2人员基本要求

5.2.1项目经理部可根据施工工序动态风险、工种自身作业固有风险等进行班组人员岗位矩阵管理(参

见附录B)。

5.2.2班组长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综合素质较高,具有3年以上或两个类似工程经验。

5.2.3班组技术员应具备与班组施工内容相适应的专业、学历、职称或同等的工作经验等。

5.2.4班组安全员应接受项目经理部组织的系统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2.5班组人员上岗前应在项目经理部登记完毕,并经相应的体检、教育、培训、交底,领取劳动防护

用品后方可上岗。

5.2.6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自带设备人员等应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通过实操技能考

核后方可上岗。

5.2.7从事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时,作业人员应接受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应加强模拟

训练,确保熟练掌握操作与技术要领,并持项目经理部印发的作业证方可作业。

5.2.8班组人员应熟练掌握本岗位各项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5.3班组教育、培训

5.3.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高级技工、中级技工、普通产业工人的分级教育、培训体系,针对班组各层次

人员制定教育、培训方案。

5.3.2班组人员应按照项目经理部制定的教育、培训方案,接受项目经理部组织的各类教育和培训,总

学时应满足要求。班组应不定期自行组织内部教育、培训。

5.3.3新进场人员登记后应及时接受项目经理部组织的三级安全教育,不少于32学时,并参加相关考

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3.4转岗、复工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有关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技术交底和安

全教育、培训,不少于8学时。

5.3.5班组人员每半年至少接受一次继续教育,全年累计继续教育不少于20学时。

5.3.6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每年仍应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培训,不少于20学时。

5.3.7班组人员教育和培训记录应纳入工作履历档案。

5.4准入、考核及履历管理

5.4.1准入管理

5.4.1.1新进场班组应实行准入制(参见附录C)。

5.4.1.2新进班组及班组人员工作履历、安全生产条件等均符合要求方可准入。

5.4.2考核管理

5.4.2.1项目经理部应及时与班组长签订各类目标责任书。

5.4.2.2项目经理部应制定班组量化考核办法,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班组及其人员进行量化考核管理

(参见附录D)。

5.4.2.3班组量化考核应采用积分制,可设扣分项和奖励项,奖励分不应抵消扣分,应实行全过程连续

累计积分,并可根据需求设考核周期。

5.4.2.4班组人员考核积分宜设教育谈话预警值和劝退换岗预警值,人员所处岗位不同,对应的预警分

值不同。

5.4.2.5项目经理部应建立班组清退机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班组或班组人员应予以清退:

——生产过程中考核不合格的;

——生产过程中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

3

DB32/T3713-2020

——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国家、地方环境管控的;

——应当予以清退的其它严重问题。

5.4.3登记及考核结果公布

5.4.3.1项目经理部应建立班组人员工作履历档案,并及时更新、完善。

5.4.3.2工作履历档案应包括:从业单位、人员业绩、身份信息、合同信息、考核结果及奖惩情况等。

5.4.3.3考核结果应在作业现场及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

6班组作业管理

6.1一般要求

6.1.1班组应按照项目经理部制定的生产计划、施工方案、操作规程等进行作业管理,落实班组质量、

安全、进度、环保等管理职责。

6.1.2项目经理部对班组的管理流程应包括:资格审核→准入/淘汰→实名登记→班组划分→班组报备

→教育培训→技术交底→过程管理→检查考核→履历管理。

6.1.3班组作业管理流程应包括:班前教育→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清理→班后交接→班后小结→

持续改进。

6.1.4班组作业管理宜融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管理理念(参见附

录E)。

6.1.5班组管理应做到班组外部监管和内部运作协调进行。

6.2质量管理

6.2.1班组应根据项目经理部的质量交底内容和要点、以及上级职能管理部门下达给项目经理部的相关

指令和要求进行班组作业质量控制。

6.2.2新进场班组应实行首件认可制,并按图纸、规范、方案及相关要求等进行首件生产(参见附录C)。

6.2.3项目经理部质检员、项目监理机构监理员应巡视关键工序首件生产,落实首件旁站制度,并及时

开展过程检查和验收。

6.2.4项目经理部技术员应做好首件生产过程检查,并及时整理首件生产相关资料。

6.2.5首件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班组长或技术员向项目经理部申请首件验收。项目经理

部验收合格后,申请项目监理机构验收,项目监理机构验收合格并经首件总结后方可开展大面积施工。

6.2.6班组应严格按照首件认可工序、工程要求组织生产。

6.2.7施工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不能保证质量时,应暂停施工并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

6.3安全生产

6.3.1项目经理部应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和使用实行标识化、标准化管理(参见附录F)。

6.3.2班组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完成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准备,由项目经理部自查合格后,并报项目监理

机构核查通过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动态自查,当主要人员、设备或

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更,应及时补充安全生产条件自查情况,并报项目监理机构核查。

6.3.3涉及动土作业(如管道坑(槽)开挖、深基坑开挖、高边坡路基等)、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

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项目经理部应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并开展针对性教

育、培训。宜采用自动化、机械化施工工艺。

6.3.4新进场班组应实行首件安全防护设施示范制,班组作业防护宜选用工具化、定型化、装配化的安

全防护设施(参见附录G、附录H)。

4

DB32/T3713—2020

6.3.5班组应配合并自主开展高风险工序检查(参见附录I)和隐患排查治理。作业人员发现安全事故

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班组管理人员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当班组自身不能整改

时,应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

6.3.6班组长应组织班组人员配合并参加应急演练,掌握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发生险情或事故时,班

组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情况紧急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部。

6.3.7应急处置过程中,班组长应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上报项

目经理部,同时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

6.4环境保护

6.4.1班组应按照项目经理部制定的环保方案和要求做好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6.4.2班组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做好围挡、硬化、覆盖、绿化、保洁、洒水等环保工作。

6.4.3班组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做好建筑垃圾、大气、水土、噪声和光等污染防治工作。

6.4.4施工期间使用的非道路机械油品应符合国Ⅵ标准,运输机械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6.4.5施工期间宜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必要时应采用隔声、吸声材料搭设防护棚或屏障。

6.4.6施工期间发生环保事故时,应暂停环保事故作业点施工,并上报项目经理部。

6.5进度控制

6.5.1班组长应参加项目经理部组织的施工生产例会,落实会议上的相关施工部署。

6.5.2班组长应根据项目经理部下达的进度计划,组织制定本班组的进度实施计划,并根据计划超前调

度,配备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生产资源,确保工程按时推进。

6.5.3实施过程中,技术员应及时对照进度实施计划开展检查,调整生产资源配置和必要的施工技术措

施。

6.5.4实施工程中遇到异常情况、不能保证进度时,技术员应及时整理相关资料,由班组长书面报项目

经理部。

6.6过程管控

6.6.1班组交底

6.6.1.1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3天,班组管理人员应接受由项目经理部组织的质

量、安全、进度、环保等技术交底。

6.6.1.2每天作业前,班组长应在作业现场对班组作业人员有针对性的对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要

求进行交底。

6.6.1.3班组级交底应留下交底内容、影像、签字等资料,宜以视频形式记录交底内容。

6.6.1.4当现场施工工艺、作业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班组人员应根据变更后的施工方案重新接受交

底。

6.6.2班前教育

6.6.2.1班组长每日组织召开班前会,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点名,注意班组人员的身体状况、个人情绪。

6.6.2.2班组长安排当日施工任务时应明确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6.6.3班前检查

6.6.3.1班组长或安全员应检查班组人员着装是否规范,是否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询问人员身体条

件和情绪是否满足作业要求。

6.6.3.2班组长或技术员应检查主要人员配置、材料、设备设施、工器具、现场环境等是否满足施工需

求和作业条件。

6.6.3.3需分班组连续作业的,应做好交接班记录。

5

DB32/T3713-2020

6.6.4班中巡查

6.6.4.1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经理部应按分工对班组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协调处置异常情况,

做好巡查记录。

6.6.4.2班组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情况。

6.6.4.3巡查时应检查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劳动纪律,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6.6.4.4巡查时应提醒作业人员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6.6.4.5巡查时遇到异常情况或发生突发事件应立即暂停施工并上报项目经理部。

6.6.5班后清理

6.6.5.1班后应做好作业现场整理、整顿、清扫,保证场地清洁、做到文明施工。

6.6.5.2应做到作业区域划分清楚、区间标识明确、机械设备摆放整齐,施工现场无油污、无杂物,需

断电的设备应及时断电。

6.6.5.3班组管理人员应对班后清理工作进行检查督改。

6.6.6班后交接

6.6.6.1需交接班的班组,交接班人员应提前做好交接班准备工作。

6.6.6.2交接班经签字确认后,交班人员方可离开岗位,交班后出现的问题由接班人员负责。

6.6.6.3出现以下情况时不得交接班:

——质量、安全验收不合格;

——质量、安全隐患或设备故障等未按规定程序处理或报告;

——未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数量不清,机械设备运行情况交代不清;

——相关记录不完整、填写不清楚。

6.6.6.4不符合交接条件时,接班人应拒绝接班,并向项目经理部反映。

6.6.7班后小结

班组作业结束后,班组长应及时组织对班前教育、班前检查、班中巡查、班后清理、班后交接过程

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7班组信息化管理

7.1一般要求

7.1.1项目经理部应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班组日常管理。

7.1.2信息化管理系统应配置用户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端、平板端、电脑端、显示屏、喇叭等。

7.1.3班组信息化管理应实现班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应急管理等基本功能。

7.1.4可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端实现班前教育、隐患排查、班组活动等过程管理。

7.1.5项目经理部应指定专人动态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通过自行设置的气象环境监测设

备,对施工现场各类气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设定阈值进行多等级预警通知,指导班组进行危险

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7.2人员信息管理

7.2.1项目经理部应指定专人对班组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全员实名登记,并可自动实现人员编码、

形成人员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7.2.2人员工作履历档案包括但不限于身份信息、岗位信息、指纹及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劳动合同、

三级安全教育及考核、岗位危险告知书、各类技术交底、各类目标责任书、各类承诺书、教育培训效果

反馈等。

7.2.3班组人员的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工伤保险投保记录等信息宜统一进行管理。

6

DB32/T3713—2020

7.3设备信息管理

7.3.1项目经理部应指定专人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并可自动实现设备编码、形成设备档案,做到“一

机一档”。

7.3.2设备信息应包括基本信息、检验检测记录、维修保养记录、进出场时间记录等。

7.3.3班组应根据系统发布的预警提示,及时进行设备检验检测,完善维修保养等信息。

7.4动态及应急信息管理

7.4.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可结合定位设备,实现人员动态位置信息查询、电子围栏设置、

预警信息提示等。

7.4.2应对特种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异常运行情况实现预警提示。

7.4.3安全风险辨识信息、风险动态监控预警信息、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等应及时推送、告知班组人员。

7.4.4发生险情或事故时,现场人员可通过移动设备上报现场应急情况,相关信息应自动推送至项目经

理部相关责任人。

7.4.5根据上报的险情或事故类型,应实现应急处置方案的自动推送、告知,指导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8班组文化建设

8.1一般要求

8.1.1应通过日常交流、员工学堂、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强班组团队建设。

8.1.2应培养工匠精神、鼓励实践创新、创建文化品牌,可制定班组宣传口号。

8.1.3可通过“师傅带徒制”、“产业工人培训学校”等培养产业工人,借助知识竞赛、劳动技能竞赛

等活动,推进班组能力建设。

8.2班组形象建设

8.2.1项目经理部应在施工现场、“两区三场”等明显区域位置,设置班组制度牌、风险告知牌、班组

人员责任公示牌、班组建设宣传栏、班组考核告知牌、违章曝光台等设施。

8.2.2班组人员作业时应注重个人形象,着装统一,保持工作、生活场所环境整洁,材料、半成品、成

品摆放整齐,设备清洁完好。

8.3班组评优

8.3.1建设单位、项目经理部应采取多种方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班组创建活动氛围。

8.3.2班组评优应结合量化考核情况。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优秀班组名单,并定期向公司、建设单位推荐。

8.3.3项目经理部宜实行奖励积分管理,积分可用于物质或精神奖励。

8.3.4班组应参加项目经理部组织的班组品牌创建活动。

8.4党建工作

8.4.1项目经理部应对班组进行流动党员摸底调查,纳入项目党支部统一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台账,并

与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建立联系。

8.4.2具有一定数量党员的班组,可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流动党员义务巡逻队

等创建活动载体,让流动党员参与班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等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8.4.3项目驻地应设置支部党员活动室,用于支部培训学习、召开会议、宣传思想等,施工一线重要工

点设立党建辅导站,指定党建辅导员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宣贯等。

8.4.4班组流动党员应参与各类主题活动,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7

DB32/T3713-2020

9驻地管理

9.1一般要求

9.1.1班组人员驻地应选在地质良好的地段,应避开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崩塌、落石、洪水、雪崩等

危险区域,宜避让取土、弃土场地。

9.1.2施工现场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应分开设置,距离集中爆破区应不小于500m。

9.1.3办公区、生活区宜避开存在噪声、粉尘、烟雾或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区域,无法避开时应设在噪声、

粉尘、烟雾或对人体有害物质所在区域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9.1.4宿舍、办公用房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当采用金属夹芯板材时,其芯材的燃烧性

能等级应为A级。

9.2住宿管理

9.1.1项目经理部应统一管理班组人员驻地,保证班组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不低于4m2,不得使用通铺,

且应安装空调等取暖纳凉设施。

9.1.2班组人员应做好驻地消防、卫生、饮食、防盗、用电安全等日常管理。

8

DB32/T3713—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班组设置及划分

A.1概述

班组作为工程一线施工作业的基本单元,其管理的职能在于对班组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和有

效利用。对班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明确班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有利于发挥班组作为基层管理组

织的作用,充分调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A.2班组规模及人员设置

根据班组人数规模,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班组,且在班组人员超过30人时,宜由项目经理部

增设班组专职技术员(见表A.1)。

表A.1常见班组人员及岗位配置表

班组长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

班组类别(由项目经理部考核确定,可同(由项目经理部指派或(由项目经理部指派或班班组人员

时兼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班组长指定、兼职)组长指定、兼职)

大型班组1名1名1名20人及以上

中型班组1名1名(可兼职)1名(可兼职)10人-20人

小型班组1名1名(可兼职)1名(可兼职)9人及以下

注1:表中“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与项目经理部的“技术员”、“安全员”并非同一用语。

注2:项目经理部的“技术员”、“安全员”在管理层级上应在“班组”之上,属于外部监管层。

A.3班组划分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安设施、机电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特点,充分考虑

施工专业化和流水化作业要求,根据班组施工内容、管辖设备等进行施工班组动态划分。

常见班组类别及示意见表A.2、图A.1。

表A.2常见班组类别

单位工程常见班组类别备注

路基土方开挖、石方爆破、路基填筑、防护工程(锚杆锚索等,可细分)……

桩基施工、下部构造施工(承台、系梁、立柱、盖梁等,可细分)、满堂支架施工、梁板预制、

桥涵

预应力施工、梁板架设、挂篮施工、塔吊电梯、涵洞施工、钢筋施工、桥面铺装、桥梁附属设施……

隧道掘进施工、初支施工、二衬施工、钢拱加工、出渣施工……可自

路面水泥稳定土与沥青拌合、运输、摊铺施工……定义

交安防撞栏施工、隔离栅施工、标志施工、标线施工、声屏障施工、防眩板施工、防抛网施工……班组

机电监控设施、通信工程、收费系统安装、照明工程、电力工程……

场平土方施工、场平混凝土施工、基础施工、结构施工、防排水施工、装饰装修施工、水电安装、

房建绿化

绿化施工……

9

DB32/T3713-2020

图A.1班组划分告知牌示意图

注1:本图仅为班组划分示意图,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进行划分。

注2:当班组长因事不在岗时,应委托班组技术员、班组安全员或其他临时负责人代替开展相关工作。

注3:相同的班组管理人员根据工程实际可同时管理多个班。

注4:当同班作业人员因作业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不同而分散作业时,班组管理人员可根据作业需求进行分组(即

一个班可分为多个小组),并指定小组临时负责人。

10

DB32/T3713—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矩阵管理

B.1岗位矩阵评价

a)岗位矩阵评价是采用一个二维的表格对岗位进行半定量的分析方法,是一种可视化的分级工具,

是矩阵风险评价法的引申应用,如表B.1所示。

b)本方法将工序风险大小和工种风险大小进行综合考虑,同样的工序不同的工种岗位等级不同,

不同的工序相同的工种岗位等级不同。

c)本方法中将“岗位”定义成“工序(或分部分项工程)”与“工种”的交叉。

d)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工序动态风险、工种自身作业固有风险等进行岗位矩阵管理。

e)不同等级的岗位人员,其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应有所不同,对应的量化考核标准也应不同。

f)在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后,对不同岗位等级的人员应由项目经理部颁发不同等级

的作业证。

B.2岗位分级

表B.1班组岗位分级方法

不同重大风险4分B级(5分)B级(6分)A级(7分)A级(8分)

施工

较大风险分级(分)级(分)级(分)级(分)

工序3C4B5B6A7

动态

一般风险2分C级(3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