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058-1989 扬声器听音试验
GB/T 12058-1989 Listening tests on loudspeak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8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械电子工业部三所、南京大学声学所
- 起草人:
- 张桂昌、刘璋温、李敏、蔡振江、包紫薇
- 出版信息:
- 页数:31页 | 字数:5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扬声器听音试验
发布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扬声器听音试验
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扬声器听音试验
标准所述的听音试验是在与居住房间的平均声学特性相类似的房间内进行并给出了有关房
间的尺寸声学特性扬声器与听音员的布置和环境条件等要求标准还包括有关音乐和语言节目素
材的选择数据处理和结果表示的要求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对家用声系统设备的扬声器进行听音试验的方法
标准适用于家用扬声器系统和单元可由生产厂家提供适用的体及必要附件
标准给出有关扬声器听音试验的建立执行和评价方面的各项规定
引用标准
收音机录音机听音试验
校准纯音听力计用的标准零级
模拟节目信号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术语
标准中所用的一些专用术语具体含义如下
激励
某一节目段由某个扬声器重放
节目段
听音试验中在某段时间内由一只扬声器不间断地演示小段音乐或语言
重复
听音试验中为了增加评定的可靠性重复使用同样的激励
可靠性
个人内的可靠性是指某一听音员对同一激励重复评定的一致性
个人间的可靠性是指不同听音人员对同一激励评定的一致性
交互作用
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是指一变量的效果因另一变量的不同而不同在听音评定时扬声器和节目源
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指两个或更多的扬声器的评定差值对不同节目源来说是不同的
实验条件
试听室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理想地讲试听室应模拟我国的典型家庭听音环境
标准规定的试听室的性能要求及具体建议如下
混响时间之间听音区域内混响时间的平均值应在范内最好
为且的各测量值偏离平均值不应大于在以下以上允许偏
离上述平均值超过但在以下不应超过
试听室内声频响曲线应尽可能平滑无明显声染色
在频率范内室内不应有任何异常共鸣和颤动回声
环境条件
温度优选
相对湿度
气压
注若听音用仪器设备性能不受影响听音员无不舒适感觉环境条件可以适当放宽当有争议时仍以条的规定
为准
底噪声空场无听音员时在试听室的听音区测得的底噪声级应低于计权慢
档
室内灯光色彩坐椅等应使听音员感觉舒适
试听室尺寸
图给出了试听室尺寸的范下列数值为推荐尺寸
体积
高
长
宽
图试听室
注参考条
扬声器的方位
在和制造厂的规定不相矛盾的情况下各扬声器的参考轴应在距地面高的水平面上并指
向试听室中线上靠近听音员座席区中央的一点
被听扬声器要放在透声幕布后面见图幕布应是透声不透光的布在声频范
传声损失小于测量时扬声器与传声器相距幕布置于其中间位置
单声道试验
被听扬声器的位置可在图所示的扬声器区内调整但至少距侧墙距后墙这些距离
是从扬声器参考点扬声器参考轴与扬声器前平面的交点起测量的有特殊用途的扬声器如墙角式
扬声器必须按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放置和试听
各被听扬声器之间间隔至少相距可能的话听音试验时扬声器应当交换位置以避免由于
扬声器与具体的试听室位置有关联而产生总体结果的偏差
立体声试验
进行多对扬声器的立体声听音试验时扬声器放置位置的差异会对听音结果带来影响为了保证扬
声器放置位置相同并满足转换时间的要求若条件允许可用一个机械装置来实现位置的转换
扬声器应对称放置至少应相距在小试听室内可能需要把扬声器移到距侧墙以内
最近的听音员离两扬声器连线距离应不小于垂直距离一般情况下最小听音距离为扬声器间距
离的倍两对称扬声器与最近听音位置所组成的角度是
听音员的位置
听音员应坐在规定的听音区域内立体声听音试验应尽量安排在立体声听音区轴线上如图所
示在单声道试验中必须保证有一个听音员处在试听室轴线上其他听音员可在图所示的区域内随
机安排如有必要可以交换听音位置
各听音员距侧墙至少距后墙至少听音员之间的间隔至少
听音员的坐椅靠背应不高于肩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有多个听音员时应避免互相通信必要时可用透声幕隔离听音员以减少视觉通信
节目素材
节目素材的选择对听音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各节目段的选择相互间应有不同的特点应按分离
的独立变量处理以度量被听扬声器音质的不同属性
一般至少应包括种不同的节目段其中一种是语言优选男声语言另一种应为用最强音演奏
的丰满的交响乐曲其他几种节目段应选取一些由少量乐器组合的演奏如
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木管和弦乐器
铜管乐器
独唱和乐器伴奏
打击乐器
各声部合唱
民乐
自然声
戏曲等
再一种是重放声级很高的通俗音乐
各节目段时间应大致相等在之间音乐段应尽可能地构成完整的音乐语句一节目
段结束后应留无声段作记分用成对比较法中各重复节目段间的间歇
节目带也应有必要的声级校准信号
声级调整
节目的听音声级
一节目段的重放声级的大小原则上应为一般听音员优选的听音声级有些实验证明优选声级
通常很接近在典型听音人员位置的实际演出的原语言音乐的声级
在试听室内用高质量的扬声器重放一节目段由听音员对段节目一一进行听音试验就可以
估计出一个平均的优选听音声级
在一次听音试验中常常可能包含多于一个的听音声级原因之一是各个听音人员的优选听音声级
间有很大不同某些听音人员可能更喜欢比平均声级低得多的声级另一原因是对较大扬声器优选的
声级对于某些小扬声器则可能就过载若用另外的听音声级则它们应在原声级以下按一档选
用为了节省听音试验时间这时的优选试验不需要用所有的节目段而仅选择试验中一个或两个具有
最高重放声级的节目段进行优选试验
扬声器的有关声级
试验中力求做到各对应节目段在各受试扬声器上听起来一样响为了做到这一点可在试听室内馈
给受试扬声器试验信号用声级计计权慢档在听音区中央人耳的高度处测量声级使各受试扬声
器产生的声级在声级计上读数一致
试验信号符合中规定的信号声级计应符合
有时测量得不到合适的响度平衡这依赖于节目源的频谱和扬声器的频响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通
过主观方法仔细调节平衡在非常重要的场合可能需要对个节目段进行单独的主观响度平衡
电要求
要使听音试验正确指出各扬声器间的差异仔细考虑某些电要求是重要的试验中用的仪器设备
如录音机调音台功率放大器等的技术指标应不影响受试扬声器的听音效果
功率放大器
当驱动所有的试验扬声器达到最高声级时功率放大器应工作在不削波稳定以及不触发保护电路
的情况下实用的办法是在预备性试验时用示波器或峰值功率表监示放大器的输出
切换系统
切换系统应不损坏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开关接点电阻特别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接点电阻
应当很低应定期检查性能损伤声级调整通过接在功率放大器输入端的电位器来完成转换时不应出
现干扰声转换的寂静时间应短于
应通过测量来确认设备的互联使其重要性能参数如频响底噪声等不发生明显变化
连线
从功率放大器输出端到扬声器的连线应尽量短其总电阻应从放大器输出端测量即由所有选择
开关接点到短路的扬声器端子间电阻不应超过或受试扬声器额定阻抗的两者中较小的值
频率响应
某些扬声器的设计要求在电信号通路中使用频率补偿这一要求可以通过把专用器件插入系统或
按产品标准的规定采用普通的均衡器调节信号通路频响而得到满足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幅频响
应的调节应在功率放大器之前进行
在电信号通路中频响不平直的听音试验均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并标出频响
听音试验方法和评价
听音员
听音员应有高保真听音经验最好有听临场音乐的经验对音乐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的频率范内听音员的听阈级应低于见然不需要把听
力损失超过上述范的人排除在外但对他们的听音评价结果应分别进行分析检查其数据与正常听力
人员的数据一起处理是否合适
在听音经历类似的听音小组内由于个人间可靠性通常相当高所以在听音小组内听音员人数可适
当减少但不能少于人
在数据统计处理时应检查评定结果的可靠性见附录参考件可靠性应认为是试验结果的重
要因素如果评判可靠性不满意则听音试验要用更多的听音员听音员人数较多时可分组进行
试验持续时间
一次听音试验活动应限制在左右其中有一两次休息总持续时间依赖于以下一些因素试验
方法试验中所含系统数量要求的听音员人数以及个听音员所需要的重复演示试验持续时间的估
算在附录参考件中给出对于综合性的听音试验个听音员可能需要多于一次试验活动
听音员天累计听音时间不应多于
评定尺度
总音质要按保真尺度进行评定在评定不同录音的重放时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音乐和录音方法所
以需要不同的标准
对用普通声乐器的音乐和自然嗓音歌唱及讲话的节目素材听音员可用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
的记忆为参考评判重放声与实际原声相符合的程度这个真实自然的标准适用于许多典型的古典
音乐民乐戏曲和爵士音乐等的录音
另一方面各类音乐的现代录音不要求极精确地对听音员来说再现实际演出在这些情况
以及电子合成音乐的情况下听音员只能把重放声与想象的预想概念联系起来
对单个节目段落评分时需要向听音员推荐他应采用什么样的评定标准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求听音员按的尺度报告评价结果表示不能想象的最坏的重放
表示完全忠实于理想的重放把和看成是定义尺度端点的标志希望在实际评定中使用
含一位小数另外附以评语说明如优良中差劣或其它语言这将帮助听音员对扬声器的音
质进行评分评定尺度表示如下
优
良
中
差
劣
用类似方法建立的其它评定尺度如明亮丰满清晰平衡柔和力度真实感立体感亦可使
用
试验方法的选择
单一激励法
单一激励法是指各个激励分开的演示在下一激励出现前由听音员完成对上个激励的评定按
条推荐的节目段的持续时间和间歇激励演示的时间样式如图所示
图
激励包含已知节目段等由已知扬声器等重放例如表示扬声器
重放节目
成对比较法
成对比较法是指所有激励依次成对地演示对激励的演示是指某一确定的节目段首先是在一只
扬声器上重放而后又立即在另一扬声器上重放在下一对激励出现前听音员对上一对扬声器已完成
一次评定成对比较法激励演示的时间样式如图所示
图
激励包含已知节目段等由成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FZ/T 51004-2011 纤维级聚己内酰胺切片 2011-05-18
- FZ/T 50016-2011 粘胶短纤维阻燃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011-05-18
- FZ/T 50010.4-2011 粘胶纤维用浆粕甲种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2011-05-18
- FZ/T 50010.3-2011 粘胶纤维用浆粕 粘度的测定 2011-05-18
- FZ/T 43017-2011 桑蚕丝/氨纶弹力丝织物 2011-05-18
- FZ/T 50017-2011 涤纶纤维阻燃性能试验方法 氧指数法 2011-05-18
- FZ/T 43013-2011 丝绒织物 2011-05-18
- FZ/T 51003-2011 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切片(CDP) 2011-05-18
- FZ/T 52011-2011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短纤维 2011-05-18
- FZ/T 50010.13-2011 粘胶纤维用浆粕 反应性能的测定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