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70.5-201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第5部分:湿热试验设备
GB/T 5170.5-2016 Inspection methods for environmental testing equipments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5:Damp heat testing equipments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对GB/T 2423.3、GB/T 2423.4、GB/T 2423.16、GB/T 2423.50所用试验设备的检验。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
发布历史
-
1996年12月
-
2008年06月
-
2016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五所环境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无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伍伟雄、谢晨浩、黄开云、吕国义、刘世念、倪一明、谢凯锋、苏伟、蔡锦文、赖文光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HIOKIHIOKI
ICS19.040
K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70.5—2008
代替GB/T5170.5—199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湿热试验设备
Inspectionmethodsforenvironmentaltestingequipments
forelectricandelectronicproducts--
Dampheattestingequipments
2008-06-16发布2009-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170.5—200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检验项目1
5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2
6检验负载2
7检验条件2
8检验方法2
9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10
10检验周期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检验项目的选择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干湿表法测量相对湿度12
I
GB/T5170.5—2008
前言
GB/T5170包含以下部分:
——GB/T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
——GB/T5170.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温度试验设备
——GB/T5170.5-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
——GB/T5170.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盐雾试验设备
——GB/T5170.9-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太阳辐射试验设备
——GB/T5170.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高低温低气压试验设备
——GB/T5170.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腐蚀气体试验设备
——GB/T5170.13-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机械
振动台
——GB/T5170.14-198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
振动台
——GB/T5170.15-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液压
振动台
——GB/T5170.16-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稳态加速度试验用离心
机
——GB/T5170.17-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低温/低气压/湿热综合
顺序试验设备
——GB/T5170.18-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
验设备
——GB/T5170.19-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温度/振动(正弦)综合
试验设备
——GB/T5170.20-200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水试验设备
本部分是GB/T5170的第5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5170.5-1996。与GB/T5170.5-1996相比,技术内容主要有如下变化:
——标准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湿热试验设备”更改为“电工电子
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湿热试验设备”;
——所有用词“检定”更改为“检验”;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章;
——增加了“相对湿度波动度”检验项目;
——增加了“相对湿度均匀度”检验项目;
——增加了“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检验项目;
——增加了“温度指示误差”检验项目;
——增加了“相对湿度指示误差”检验项目;
——增加了“温度过冲量”检验项目;
——增加了“相对湿度过冲量”检验项目;
——增加了“温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项目;
——增加了“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检验项目;
II
GB/T5170.5—2008
——增加了“噪声”检验项目;
——在“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一章中,给出了温度测量系统和湿度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
不确定度(k=2)的要求;
——增加了“检验负载”一章;
——测量数据记录改为每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增加了附录A“检验项目的选择”;
——增加了附录B“干湿表法测量相对湿度”。
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伍伟雄、谢晨浩、蔡锦文、张孝华、罗军、薛秀美、孔玉梅、梁为旺、罗国良。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T5170.5-1985,GB/T5170.6-1985,GB/T5170.7-1985,GB/T5170.5-1996。
III
GB/T5170.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
湿热试验设备
1范围
GB/T5170的本部分规定了湿热试验设备的检验项目、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检验负载、检验条
件、检验方法、数据处理结果与检验结果、检验周期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对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
试验》、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和GB/T2423.1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长霉》所用试验设备的首次检验/验收检验和
周期检验。
本部分也适用于类似试验设备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17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3
-2006,IEC60068-2-78:2001,IDT)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
2423.4-2008,IEC60068-2-30:2005,IDT)
GB/T2423.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长霉(GB/T2423.16-1999,
idtIEC60068-2-10:1988)
GB/T2424.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温度/湿度试验箱性能确认(GB/T2424.6-2006,IEC
60068-3-6:2001,IDT)
GB/T5170.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检验方法总则
GB/T6999环境试验用相对湿度查算表
GB/T16839.1热电偶第1部分:分度表(GB/T16839.1-1997,idtIEC60584-1:1995)
IEC60751工业铂电阻敏感元件
3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GB/T5170.1-2008规定的术语和定义。
4检验项目
本部分的检验项目如下:
——温度偏差;
——相对湿度偏差;
——温度波动度;
——相对湿度波动度;
——温度均匀度;
——相对湿度均匀度;
1
GB/T5170.5—2008
——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
——风速;
——升降温特性;
——温度指示误差;
——相对湿度指示误差;
——温度过冲量;
——相对湿度过冲量;
——温度过冲恢复时间;
——相对湿度过冲恢复时间;
——噪声。
5检验用主要仪器及要求
5.1温度测量仪器
采用由铂电阻、热电偶传感器及二次仪表组成的温度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
不大于被检温度允许偏差的1/3。
铂电阻传感器应符合IEC60751的等级A,热电偶传感器应符合GB/T16839.1。
传感器在空气中的50%响应时间应在10s~40s之间,温度测量系统的响应时间应小于40s。
5.2湿度测量仪器
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或由其他湿度传感器组成的湿度测量系统,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
不大于被测湿度允许偏差的1/3。
5.3风速测量仪器
采用各种风速仪,其感应量不大于0.05m/s。
5.4噪声测量仪器
带A计权网络的声级计,其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不大于1dB。
6检验负载
按GB/T5170.1-2008第7章的规定(或按有关标准的规定)。
7检验条件
7.1受检试验设备在检验时的气候条件、电源条件、用水条件和其他条件应符合GB/T5170.1-2008
第4章的规定。
7.2受检试验设备的外观和安全要求应符合GB/T5170.1-2008第8章的规定。
8检验方法
8.1温度偏差、相对湿度偏差、温度波动度、相对湿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相对湿度均匀度、温度
指示误差、相对湿度指示误差、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风速的检验方法
8.1.1测量点数量及位置
8.1.1.1根据试验设备容积的大小,将工作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通过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
将一定数量的温度、相对湿度传感器布放在其中规定的位置上,传感器不应受冷热源的直接辐射。
8.1.1.2测量点分别位于上、中、下三层。
8.1.1.3温度测量点用O、A、B、C、D、E、F、G、H、J、K、L、M、N、U表示。
8.1.1.4相对湿度测量点用O、D、H、L表示。
hhhh
8.1.1.5风速测量点数量及布放位置与温度测量点完全相同。
2
GB/T5170.5—2008
8.1.1.6测量点E、O、Oh、U分别位于上、中、下层的几何中心。其它各测量点与试验设备内壁的距
离为各自边长的1/10(遇有风道时,是指与送风口和回风口的距离),但最大距离不大于500mm,最小距
离不小于50mm。如果设备带有样品架或样品车时,下层测量点可布放在样品架或样品车上方10mm处。
8.1.1.7试验设备容积小于或等于2m3时,温度测量点为9个,相对湿度测量点为3个,位置如图1
所示。
8.1.1.8试验设备容积大于2m3时,温度测量点为15个,相对湿度测量点为4个,布放位置如图2所
示。
8.1.1.9当试验设备容积小于0.05m3或大于50m3时,可适当减少或增加测量点。
8.1.1.10根据试验和检验的需要,可在试验设备工作空间增加对疑点的测量。
8.1.1.11每5min温度平均变化速率测量点为工作空间几何中心点。
·AB··K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LPTRA 1.5-2018 茶船古道 六堡茶 第5部分: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2018-12-27
- T/HEBQIA 241-2024 刺梨藏茶包 2024-03-20
- T/MHC 002-2020 勐海茶 茶叶包装与运输基本要求 2020-03-01
- T/HNTI 08-2019 湖南红茶 公用商标使用管理规范 2019-11-01
- T/YGIIA 047-2024 农产品地理标志 老姆登茶 第1部分:绿茶 2024-05-10
- T/DZCY 01-2020 地理标志 东至云尖 2020-11-30
- T/TTIA 00003-2022 泰宁岩茶 加工技术规范 2022-10-14
- T/HBTSS 002-2022 卷曲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 2022-03-14
- T/CANTON 01-2023 茶叶消费品鉴指南 2023-12-28
- T/ZYCX 002.4-2018 遵义绿 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20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