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585-2013 阴极射线示波器通用规范

GB/T 6585-2013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cathode-ray oscilloscop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5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6585-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17
实施日期
2014-05-15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3)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射线示波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机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电量或观察电量的通用阴极射线示波器(以下简称示波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
起草人:
韩谷成、冯锦法、黄英华、李惠民、曹玲
出版信息:
页数:54页 | 字数:9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220.20

L85百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6585—2013

代替GB/T6585—1996

阴极射线示波器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forcathode-rayoscilloscopes

2013-12-17发布2014-05-15实施

GB/T6585—2013

目次

前言m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7

4.1品种分类7

4.2结构分类7

4.3使用电源分类7

5要求7

5.1一般要求7

5.2功能8

5.3性能特性8

5.4安全性12

5.5环境适应性13

5.6包装及运输13

5.7电磁兼容性13

5.8可靠性13

6试验方法13

6.1总的试验要求13

6.2外观与结构13

6.3尺寸和重量13

6.4电源13

6.5功能14

6.6性能特性14

6.7安全性44

6.8环境适应性44

6.9包装及运输44

6.10电磁兼容性44

6.11可靠性44

7检验规则45

7.1检验分类45

7.2检验项目45

7.3抽样及合格判据45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49

8.1标志49

8.2包装50

T

GB/T6585—2013

8.3运输50

8.4贮存50

9随机文件50

n

GB/T6585—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6585—1996《阴极射线示波器通用规范》,与GB/T6585—1996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删除了适用范围1.2〜1.4,增加了第4章“分类”;

——删除了已不再使用的术语定义;

—要求中增加了“光标测量”、“频率测量”技术要求,取消了外触发(同步)适应频率至少达到给出

的带宽要求;

——增加了第9章“随机文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丁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绿扬电子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丁业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谷成、冯锦法、黄英华、李惠民、曹玲。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6585—1986、GB/T6585—1996。

m

GB/T6585—2013

阴极射线示波器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射线示波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及随机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电量或观察电量的通用阴极射线示波器(以下简称示波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587—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GB/T11464电子测量仪器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11464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

一个电子束管,其射束可以在平面上聚焦成一个小截面,并且可以改变位置和强度,从而能产生一

个可见的或可以检测的图形。

3.2

阴极射线示波器cathode-rayoscilloscope

测量或观察用的一种仪器,它用一个或多个电子束的偏转,从而得到表示某变量函数瞬时值的显

示,通常,变量之一是时间。

3.3

垂直(水平)偏转系数vertical(horizontal)deflectioncoefficient

电压与由此电压产生的垂直(水平)偏转的长度之比。

注:偏转系数用单位长度电压表示,并且5V/div比5mV/div的偏转系数大,对灵敏度而言,具有系数为5V/div

的灵敏度比具有系数为5mV/div的灵敏度低。

3.4

扩展expansion

偏转扩大的装置,其通常用于提高放大器增益,使显示的部分加以放大。

3.5

长期漂移long-termdrift

光点在1h内的最大偏移。

3.6

短期漂移short-termdrift

在1h总的记录时间内,光点在最不利的1min内的最大偏移。

1

GB/T6585—2013

3.7

开路噪声open-circuitnoise

通道输入端开路并加以屏蔽时的噪声。

3.8

短路噪声short-circuitnoise

通道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的噪声。

3.9

频率响应不平度frequencyresonses

示波器输入不同频率的等幅正弦信号时,在屏幕上所显示的幅度值是随频率变化的,通常以所显示

幅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来表示。

3.10

频带宽度(带宽)frequencybandwidth

示波器输入不同频率的等幅正弦信号时,屏幕上对应基准频率的显示幅度随频率变化而下跌3dB

时,其下限到上限频率的范围。

3.11

上升时间risetime

一个矩形脉冲前沿的电压或电流从稳态幅度A的10%〜90%所经过的时间间隔(见图1),通常以

Ir表示。

图1

3.12

上冲overshoot

屏幕上显示的矩形脉冲信号,前沿部分高于基本幅度平顶的最大值”与基本幅度A的百分比(见

图1),如式(1):

yX100%(1)

式中:

b——前沿部分高于基本幅度平顶的最大值,单位为格(div);

A——基本幅度,单位为格(div)。

3.13

阻尼振荡ringing

屏幕上显示的矩形脉冲信号,除上冲外,在10匚时间内的衰减振荡最大幅度c或与基本幅度人的

百分比(见图1),取二者较大值,见式(2):

2

GB/T6585—2013

彳X100%

[(2)

诗X100%

式中:

d(或C2)——除上冲外,在10/r时间内的衰减振荡最大幅度,单位为格(div);

A——基本幅度,单位为格(div)。

3.14

下垂tilt

屏幕上显示的脉冲信号,平顶部分的倾斜幅度d与基本幅度人的百分比(它是对一定的脉冲宽度

而言,见图2),取二者较大值,见式(3):

—X100%

.>(3)

丁X100%

式中:

"(或/)——平顶部分的倾斜幅度,单位为格(div);

4(或人)基本幅度,单位为格(div)。

3.15

直流特性d.c.response

对频率响应从直流开始的示波器,检验放大器直流增益的一致性。当输入直流电平的瞬时到达稳

定状态时,其幅度值的偏移g或与稳定幅度A的百分比(见图3),如式(4):

—X100%

>(4)

或春X100%

式中:

g(或——输入直流电平的瞬时到达稳定状态时幅度值的偏移,单位为格(div);

A——稳定幅度,单位为格(div)o

图3

3

GB/T6585—2013

3.1

脉冲顶部不平度(平坦度)pulsetopflatness

屏幕上显示的矩形脉冲信号,除上冲外在3t7时间内最大起伏幅度Ac与基本幅度人的百分比(见

图1),如式(5):

—X100%(5)

式中:

*除上冲外在3/y时间内最大起伏幅度,单位为格(div);

A基本幅度,单位为格(div)。

注:心为延迟线的延迟时间。

3.17

位移positioning

使图像作垂直和水平方向移动的调节装置。

3.18

动态范围dynamicrange

图像失真在规定的范围内,显示幅度的范围。一般表示为示波器带宽的上限值能够显示到多少

幅度。

3.19

通道隔离度channelisolation

用于确定示波器任意两通道间相互影响的量,如式(6):

X100%(6)

K2XAj

式中:

厂——干扰通道的偏转系数,单位为伏每格(V/div);

K2——被干扰通道的偏转系数,单位为伏每格(V/div);

A,——干扰通道的显示幅度,单位为格(div);

A2——被干扰通道的显示幅度,单位为格(div)0

3.20

通道延迟时间差delaytimedifferencebetweenchannels

相同信号加于多踪示波器任意两输入端时,它的两个显示波形之间的时间差。

3.21

XY相位差phasedifferencebetweenXandY

相同相位信号加于具有X-Y显示的示波器两输入端时的相位差,是与频率有关的量值。

3.22

共模抑制比commonmoderejectionratio

把一电压加于示波器并接后的两输入端与接地点之间所测得的偏转量与把该电压加于偏转电路的

两个差分输入端之间所测得的偏转量之比。

3.23

延迟线delayline

延迟被测信号的具有集中或分布参数的传输线。

注:延迟的数值应足够大,以便允许在信号显示之前扫描就已开始,并且增辉。

3.24

视在信号延迟时间apparentsignaldelaytime

从扫描出现的瞬间到信号轨迹达到基本幅度10%所经过的时间九(见图1)。

4

GB/T6585—2013

3.25

直流平衡d.c.balance

差分放大器中保持直流电位对称的调节装置。

3.26

连续扫描freerunningsweep

周期的连续的扫描(即使在没有信号时)。

注:连续扫描可由外部或内部同步。

3.27

触发扫描triggeredsweep

每一次扫描都是由一个触发脉冲驱动的时基,使每一次扫描的起始点与被显示量的一个预定点相

重合,这样在被显示量是周期量时得到稳定的显示,重复率不一定是周期性的。

注:置这种方式T•作时,可选择任何时间系数,它与观察的周期无关。并且不影响显示的稳定性。

3.28

双时基doubletimebase

由两套扫描所组成的时基。

3.29

时基自动设定timebaseautosetting

能将扫描时间系数自动定位到与被测信号周期相适应的偏转档级。

3.30

释抑电路hold-offcircuit

时基电路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使光点恢复到原有静止位置,而且在电路完全恢复以,防止重新

被触发扫描。

3.31

扫描时间系数sweeptimecoefficient

光点在X轴方向移动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

注:单位为时间每格。

3.32

增辉spotunblanking(orbrightup)

使光点仅在扫描期间内增加辉度,而在回扫与静止期间被抑制的过程。

3.33

延迟扫描delayingsweep

在双时基电路中,除能单独运用外,还可用来延迟骡动被延迟扫描的时基电路。

3.34

被延迟扫描delayedsweep

在延迟扫描工作后,延迟一定时间再开始扫描的时基电路。

3.35

双时基工作状态doubletimebaseoperation

延迟扫描和被延迟扫描同时作用的示波器工作状态。

3.36

扫描延迟时间delayedsweeptime

在具有双时基电路的示波器中,延迟扫描和被延迟扫描的两个起始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3.37

同步synchronized

重复扫描时,使扫描周期与被观察信号的周期成整数倍关系,从而使每次扫描所显示的波形重合。

5

GB/T6585—2013

3.38

触发triggered

一种扫描的工作方式。每次扫描开始时均对应于被观察信号上预定电平点而获得稳定显示。

注:在触发方式中,内触发脉冲可在正向或负向变化信号的任意电平上产生。

3.39

触发(同步)阈值triggered(synchronized)threshold

使图像获得稳定显示所需的触发(同步)信号最小数值。

注:通常外触发以电压表示,内触发以丫轴显示幅度表示。

3.40

触发(同步)频率范围triggering(synchronization)frequencyrange

在规定的触发(同步)阈值值时,可获得稳定显示的频率范围。

3.41

扫描延迟晃动比fitterratioofdelayedsweep

在采用延迟扫描和被延迟扫描的电路中,表示被延迟扫描的晃动和扫描延迟时间之比。

3.42

基准正弦波referencesine-wave

失真系数P等于0.05的正弦波,但其峰值与J2倍有效值之差不超过1%。

3.43

检验工作面measuringarea

屏幕上能保证示波器各种性能指标的显示区域。

3.44

基本幅度basicamplitude

矩形脉冲信号中的一个稳定状态突变到另一个稳定状态的幅度。

3.45

基准档referenceposition

额定带宽的最小偏转系数档(微调置于校准位置)。

3.46

脉冲持续时间pulseduration

脉冲信号基本幅度50%处的前沿与后沿上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3.47

矩形脉冲rectangulaypulse

具有轮廓近似为矩形,其上升和下降时间远小于脉冲持续时间的波形。

3.48

基准脉冲referencepulse

其上升时间为待测电路厶的函数的矩形脉冲。

3.49

中基准脉冲mediumreferencepulse

持续时间为10匚〜25/「,上升时间为0.1存〜0.25/「,幅度最大误差不超过±5%的基准脉冲。

3.50

长基准脉冲longreferencepulse

持续时间从25匚到任意特殊试验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为0.1匚〜2.5匚顶(底)部电平的最大偏离

6

GB/T6585—2013

不超过设定值±0.5%的基准脉冲。

3.51

探极校准信号probecalibrationsignal

用于校准探极补偿,定性观测示波器工作是否正常的信号。

3.52

偏转系数误差relativeerrorofadeflectioncoefficient

示波器偏转系数所给出的误差极限。

3.53

时间系数误差relativeerrorofatimecoefficient

示波器时间系数所给出的误差极限。

3.54

幅度线性误差amplitudelinearityerror

在检验工作面内,对输入电压幅度变化的相对误差。

3.55

位移线性误差shiftlinearityerror

在检验工作面内,由于图像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幅度变化的相对误差。

3.56

扫描线性误差sweeplinearityerror

在检验工作面的80%内,所测得的扫描时间系数平均值,与两边缘10%区域内任一端所测得的扫

描时间系数平均值所产生的相对误差,取较大值。

4分类

4.1品种分类

通用示波器:借助于刻度或校准的开关位置对波形参数进行测量的示波器。

CRT读出示波器:借助于光标对显示波形参数进行测量并以数字量直接在示波管屏上显示测量结

果的示波器。

4.2结构分类

按GB/T6587-2012中3.4或3.5,在产品标准中标明台式或便携式,如结构分类超出

GB/T6587—2012中3.4或3.5,应在产品标准中给出。

4.3使用电源分类

使用电源可分为直流、交流、交直流,应在产品标准中给岀电源种类和要求。

5要求

5.1—般要求

5.1.1外观与结构

由产品标准规定示波器的外观与结构。

5.1.2尺寸和重量

由产品标准规定示波器的最大尺寸和最大重量。

7

GB/T6585—2013

5.1.3电源

5.1.3.1电源适应性

应按GB/T6587—2012中4.10的规定,给出电源适应性要求。

5.1.3.2功率

应给出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消耗的最大功率(W)或视在功率(VA)值。

5.2功能

由产品标准规定示波器测量、显示(指示)、控制等功能要求。

5.3性能特性

5.3.1垂直(丫轴)系统

5.3.1.1输入阻抗

应给出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数值,有需要时,也可给出带宽上限值时的高频输入阻抗。除非另有规

定,输入电阻值优先采用1M和50Q,并以相对数值表示其误差。输入电容值以绝对数值给出其

误差。

5.3.1.2最大输入电压

应给出最大输入电压的数值,一般采用DC+AC呻k、ACp—p或Vrms、士V(DC+AC),及其对应的频

率值,必要时也可以给出最大输入电压数值与对应输入频率值间关系曲线。

5.3.1.3偏转系数

5.3.1.3.1偏转系数范围与档级

应给出范围与档级数值,档级步进应优先采用1、2、5进制数列。

5.3.1.3.2误差

应给出误差值,通常以范围或档级值的相对数值给出。

5.3.1.3.3微调比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比值并保证档级覆盖。

5.3.1.3.4扩展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扩展倍率值与倍率误差值。

5.3.1.3.5幅度线性误差

有需要时,应给出幅度线性误差值。

5.3.1.4位移

5.3.1.4.1位移范围

应给出位移范围数值,通常以格(div)或伏(V)为单位表示。

8

GB/T6585—2013

5.3.1.4.2位移线性误差

应给出位移性线误差数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5.3.1.4.3高频动态范围

带宽大于100MHz的示波器,应给出高频动态范围数值,通常以格(div)为单位表示。

5.3.1.5频带宽度与频率响应不平度

应给出各种输入耦合方式时的频带宽度’有需要时,应给出所有与偏转档级对应的频带宽度,多踪

示波器产品有需要时可给出各种丁作方式下的频带宽度;观察示波器允许仅给出频率响应不平度,其值

应不超过3dBo

5.3.1.6瞬态响应

5.3.1.6.1上升时间

应给出与偏转档级对应的数值,如式(7):

式中:

lr——上升时间,单位为纳秒(ns);

B——示波器产品频带宽度上限值,单位为兆赫兹(MHz)。

5.3.1.6.2上冲

应给出与偏转档级对应的数值。

5.3.1.6.3阻尼

有需要时,应给出与偏转档级对应的数值。

5.3.1.6.4脉冲顶部不平度

有需要时,应给出与偏转档级对应的数值。

5.3.1.6.5下垂

有需要时,应给出与偏转档级对应的数值。

5.3.1.6.6直流特性

有需要时,应给出其数值。

5.3.1.7视在信号延迟时间

当具有延迟线装置时,应给出视在信号延迟时间值。

5.3.1.8通道延迟时间差

频带宽度在30MHz以上的多踪示波器,有需要时,应给出通道延迟时间差。

5.3.1.9漂移

应给出长期漂移数值,当偏转系数小于2mV/div时,应给出短期漂移数值,通常以“格”表示。

9

GB/T6585—2013

5.3.1.10噪声

应给出开路噪声值,高灵敏度示波器还应给出短路噪声值,通常以电压表示。

5.3.1.11通道隔离度

有需要时,多踪示波器应给出通道隔离度,也可以按频带宽度分段给出不同的比值。

5.3.1.12共模抑制比

多踪示波器或具有差分信号输入装置的示波器,有需要时,应给出其共模抑制比值及相应的频率

范围。

5.3.2水平(X轴)与时基系统

5.3.2.1外触发(或X轴外输入)输入阻抗

应给出其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数值及误差值。

5.3.2.2外触发(或X轴外输入)最大输入电压

应给出最大输入电压值及其相应的频率范围限值。

5.3.2.3水平(X轴)偏转系数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其范围和档级值。

5.3.2.4扫描时基

5.3.2.4.1扫描时间系数范围与档级

应给出范围与档级值,档级值应优先采用1、2、5步进数列。

5.3.2.4.2误差

应给出档级误差值。

5.3.2.4.3微调比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微调比并保证档级值覆盖。

5.3.2.4.4扩展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扩展倍率值和倍率误差值。

5.3.2.4.5扫描线性误差

应给出未扩展和扩展的扫描线性误差值。

5.3.2.4.6连续扫描频率范围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扫描频率范围值。

5.3.2.5位移范围

应给出水平位移及时基扫描基线位移范围,需要时,应给出位移线性误差值。

10

GB/T6585—2013

5.3.2.6X轴频带宽度(或X轴频率响应)

当具有偏转系数时,应给出与偏转档级对应的频带宽度(或频率响应不平度)值。

5.3.2.7XV相位差

具有XY显示特性时,应给出相位差不超过3°时的频率范围值。

5.3.2.8延迟时间范围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延迟时间范围值。

5.3.2.9延迟时间刻度线性误差

如有此延迟刻度盘装置,应给出延迟时间刻度线性误差值。

5.3.2.10时基晃动

应给出时基晃动数值,有双时基装置,应给出被延迟扫描延迟晃动比值。

5.3.2.11时基信号输出

当具有锯齿波、闸门脉冲、被延迟扫描闸门脉冲信号的输出装置时,由产品标准规定电阻负载下的

输出波形、幅度及极性。

5.3.2.12释抑调节

如有此装置,至少应给出释抑时间调节检查方法,如有需要,应给出释抑时间倍率(或范围)。

5.3.2.13时基自动设定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时基自动设定适应频率范围值及显示被测信号周期数值。

5.3.3触发(同步)特性

5.3.3.1内触发(同步)电平控制范围

应给出能获得稳定显示的内触发(同步)电平控制范围,通常以格(div)表示。

5.3.3.2外触发(同步)电平控制范围

应给出能获得稳定显示的外触发(同步)电平控制范围,通常以伏(V)表示。当具有衰减装置时,应

分别给出数值。

5.3.3.3内触发(同步)阈值

应给出内触发(同步)阈值,通常以格(div)表示。当分频段给出时,应按频段给出对应数值。

5.3.3.4外触发(同步)阈值

应给出外触发(同步)阈值,通常以伏(V)表示。当分频段给出时,应按频段给出对应数值。

5.3.3.5触发(同步)频率范围

应给出触发(同步)频率范围数值,内触发(同步)频率范围至少应能达到产品频带宽度要求,可按偏

11

GB/T6585—2013

转系数规定的频带宽度要求对应分段给出。

5.3.3.6最高触发(同步)频率

有需要时,可在产品标准中给岀最高触发(同步)频率数值。

5.3.4显示系统

5.3.4.1图像畸变(几何失真)

当具有图像的调整装置时,由产品标准规定:

a)边缘直线度偏差值;

b)垂直度偏差值;

c)水平度偏差值。

5・3・4・2外调辉(Z轴)

当具有该装置时,由产品标准规定:

a)输入电阻阻值;

b)最大输入电压值;

c)增辉电压范围和极性;

d)最高调辉频率值。

5.3.5探极校准信号

如有此装置,应给出信号函数波形名称、幅度值、频率值及其误差值

5.3.6探极

当具有探极时,应给出与整机组合工作时下列性能特性:

a)名称及型号;

b)输入阻抗及允差;

c)最大允许输入电压;

d)衰减比及误差;

e)上升时间。

5.3.7光标测量

当产品具备此装置时,应给出:

a)光标类型或名称;

b)测量时间间隔(△/)、幅度差(△▼)的准确度值。

5.3.8频率测量

当产品具备此装置时,应给出:

a)频率测量范围及灵敏度;

b)频率测量的误差值,误差值可分频段给出。

5.4安全性

除非另有规定,安全性应符合GB/T6587—2012中4.6的要求。

12

GB/T6585—2013

5.5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GB/T6587—2012中4.7及表1规定。

5.6包装及运输

应按GB/T6587—2012中4.8规定。

5.7电磁兼容性

应符合GB/T6587—2012中4.9要求规定。

5.8可靠性

应符合GB/T6587—2012中4.11规定。

6试验方法

6.1总的试验要求

6.1.1基准工作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应符合GB/T6587—2012中5.1要求。

6.1.2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应符合GB/T6587—2012中5.2要求。在进行性能试验时,应保持受试整机处于

完整状态,其附属装置和附件应作为一个整体,在实施匸作特性测试时,应在不打开机箱的情况下进行。

6.1.3检验设备

所使用的试验与检测设备,应在规定的计量周期内。试验用所有检测设备给定的测试误差应不大

于被测示波器规定误差要求的1/3。

6.2外观与结构

用目视和手感法检查。

6.3尺寸和重量

用标准长度计量尺和标准称重器具测量。

6.4电源

6.4.1电源适应性

按GB/T6587—2012中5.12要求进行。

6.4.2功率

6.4.2.1测试框图

见图40

13

GB/T6585—2013

b)

图4

6.4.2.2试验方法

视在功率和额定消耗功率测试分別按如下方法进行:

a)视在功率

按图4a)连接,测出被测示波器在额定电源电压条件下的有效值电流与电压,其视在功率P由式

(8)求得:

P=UI(8)

式中:

U——实测交流电压有效值,单位为伏(V);

I——实测交流电流有效值,单位为安培(A)。

b)消耗功率

按图4b)连接,测出被测示波器在额定电源条件下的实测功率。

当示波器的功率消耗与丁作状态有明显关系时,应按照产品标准中注明的最大功率状态进行测定。

6.5功能

接通电源,经规定的预热时间后,按产品标准给定的功能进行逐项检查。

6.性能特性

6.6.1输入阻抗

6.6.1.1测试框图

见图5。

14

GB/T6585—2013

O

ViX>皿仲■龙檢入0

图5

6.6.1.2试验方法

测量电阻时应采用电阻表或直流电桥,在各偏转系数档级上测试。

测量电容时应采用电容表交流电桥,测试频率大于或等于1kHz,在各偏转系数档级上测试。

高频输入阻抗的测试,应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频率要求进行。

被测示波器处于工作状态,分别读取输入端电阻值与电容值。当有误差规定时,其输入电阻误差与

输入电容误差分别由式(9)、式(10)求得:

R_R°

X100%(9)

式中:

R——输入电阻的实测值,单位为欧姆(Q);

R。——输入电阻的额定值,单位为欧姆(Q);

C——输入电容的实测值,单位为皮法(pF);

一一输入电容的额定值,单位为皮法(pF)。

注:本条试验方法适用于外触发(或X轴外输人)输入阻抗检查。

6.6.2最大输入电压

6.6.2.1测试框图

见图6。

图6

15

GB/T6585—2013

6.6.2.2试验方法

被测示波器处于T作状态,输入耦合置“DC”,光迹居中,调节电压源(低频电压源采用直流电压或

50Hz交流电压,高频电压源采用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与频率,达到产品标准中规定值后,接通

输入电压,并持续1min,断开输入电压,被测示波器仍应T作正常。

注:本条试验方法适用于外触发(或X外输入)最大输入电压检查。

6.6.3偏转系数范围与档级及误差

6.6.3.1测试框图

见图7。

c

Q

MX:,■人3

图7

6.6.3.2试验方法

输入耦合置于“DC”,“微调”置校准位置,调节标准电压发生器(在无特殊规定时,标准电压发生器

采用1kHz方波)输出电压,使显示幅度约为检验丁作面高度(或长度)的80%,读取显示高度(或长度)

和相应的标准电压发生器输出电压值V,则偏转系数及误差分別由式(11)、式(12)求得,被测示波器应

在各偏转系数档级上进行。

(11)

或心=<

Id,

E=心;Kd°%I。。%

=HdX100%

(12)

Hd

或E;"X100%

Id

式中:

-偏转系数的实测值,单位为伏每格(V/div);

V——标准电压发生器输出电压值,单位为伏(V);

Hd(或/a)——偏转的显示高度(或长度),单位为格(div);

16

GB/T6585—2013

E——偏转系数误差;

Km——偏转系数的额定值,单位为伏每格(V/div);

Hd。(或4。)一一偏转的额定显示高度(或长度),单位为格(div)。

注:本条试验方法适用于水平(X轴)偏转系数检査。

6.6.4微调比

6.6.4.1测试框图

见图7。

6.6.4.2试验方法

偏转系数置于任意档,“微调”置校准位置,调节标准电压发生器(在无特殊规定时,标准电压发生器

采用1kHz方波)的输出电压,使显示达到检验工作面高度,然后调节微调从最大到最小位置时,分别

读取显示的最大高度杠与最小高度则偏转微调比由式(13)求得:

min

式中:

Hg微调最大显示高度,单位为格(div);

Hmin微调最小显示高度,单位为格(div)o

6.6.5扩展

6.6.5.1测试框图

见图7。

6.6.5.2试验方法

“倍率”装置置于不扩展,调节标准电压发生器(在无特殊规定时,标准电压发生器采用1kHz方

波)输出电压,使显示高度约为检验工作面高度的80%,然后使“倍率”置于扩展档,减小标准电压发生

器的输出电压达到额定倍率的电压要求,读取显示高度H,则偏转系数扩展倍率及其误差分别由式

(14)、式(15)求得:

K—KH—H

E=”°X100%-TTnX100%(15)

KaHa

式中:

K——实测的扩展倍率;

Ko——额定的扩展倍率;

Ho未扩展时的显示高度,单位为格(div);

H——扩展后对缩小K。倍信号电压的显示高度,单位为格(div);

E——扩展倍率误差。

6.6.6幅度线性误差

6.6.6.1测试框图

见图8。

17

GB/T6585—2013

图8

6.6.6.2试验方法

偏转系数置于规定档(一般为基准档),输入耦合置于“AC”,时间系数置合适档,调节信号发生器输

出电压和频率,使显示波形的幅度幺达到检验工作面高度(长度)的50%,并居中显示,读取此时的电压

值,然后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增加一倍,读取此时的显示波形的幅度A,则幅度线性误差由式(16)

求得:

4—9/;

仝」X100%(16)

La

式中:

A——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增加一倍时的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