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25-2021 木荷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DB33/T 2325-2021 Seed orchard establishment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chima seedling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325-2021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13
实施日期
2021-05-13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80

CCSB6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325—2021

木荷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establishmentofseedorchardforSchimasuperba

2021-04-13发布2021-05-13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325—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兰溪市苗圃、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蕊、周志春、张振、金国庆、童庆元、徐肇友、范金根、肖纪军、滕国新、

沈斌。

I

DB33/T2325—2021

木荷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荷种子园园址选择、规划设计、建园亲本材料选择、建园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和档

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木荷种子园的营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620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

LY/T1345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

DB33/T179.2林业育苗技术规程第2部分:林业容器育苗

DB33/T2120木荷营造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优树无性系Plustreeclone

由同一株优良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无性繁殖方法产生的植株总和。

4园址选择

4.1建园规模

根据建园地区木荷造林的发展情况,按种子园供种区域的用种量、种子园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确定,

连片生产区面积应在3公顷以上。

4.2建园地区的确定

种子园应建在主要供种地区,宜在浙南、浙中和浙北地区分别建园。

4.3建园环境选择

1

DB33/T2325—2021

园址应选在海拔1000m以下,交通便利、水源有保证、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5.5~6.5,

土层较厚、肥力中等,周边120m内无木荷分布的连片缓坡地或平地,若有木荷分布需营建隔离带。

5建园材料

建园材料应选择生长量、材质、干形、抗逆性等目标性状优良稳定,种实产量较高的优树无性系。

6建园技术

6.1种子园区划

种子园种子生产区宜区划为若干大区,大区下应设置若干小区。大区间设立3m~6m林道,小区

间设置2m左右宽的作业道。一般大区面积不小于2公顷,小区面积不小于0.3公顷。林道与作业道

两侧开设排水沟,种子园周边设置花粉隔离带。

6.2建园方式

6.2.1建园程序

宜采用先培育建园无性系2年生嫁接容器苗,再一次性移植成园的建园方式,其建园程序为:砧木

容器苗培育→嫁接苗培育→整地→定植→补植。也可采用先在种子园定砧,第二年进行嫁接的方式建园。

6.2.2砧木容器苗培育

按照DB33/T179.2执行。

6.2.3嫁接容器苗培育

6.2.3.1砧木选择

应选用地径为0.5cm以上的1年~2年生木荷轻基质容器苗作为嫁接用砧木。

6.2.3.2穗条采集、运输与保鲜

应选择采集采穗母株中上部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腋芽或不定芽饱满的1年~2年生枝条,剪

除叶片保留叶柄,按无性系分别捆扎、包装,并挂上标签,宜随采随接。异地采穗,在运输过程中应及

时用湿润纸或毛巾等包扎穗条基部,做到遮光、保湿、通气、防压、防发热。

6.2.3.3嫁接方法和时间

在3月至4月,采用切接或腹接等方法嫁接,每砧木嫁接1个穗。剪取长5cm左右、粗0.4cm~

0.8cm、带1年~2个饱满休眠芽的枝段做接穗,切接嫁接部位在砧木根颈以上10cm~20cm处,保

留下部辅养枝1枝;腹接在砧木嫁接部位以上10cm左右进行剪顶,保留部分辅养枝。

6.2.3.4接后管护

6.2.3.4.1保温和保湿

嫁接后及时将嫁接苗按不同无性系整齐摆放在圃地中,可用小弓棚保温和保湿。夏季高温干旱季节

应及时抗旱和遮阳。

2

DB33/T2325—2021

6.2.3.4.2补接、除萌、修剪、解绑带和立支柱

接后及时检查嫁接成活情况,发现嫁接未成活的应及时补接。待接穗成活后,剪去辅养枝并及时除

萌。用腹接法嫁接的,应分2次~3次剪除接口以上的砧木。成活接穗抽梢时应用刀口在接口背面竖割

解除绑带,新梢达20cm左右时应及时用小木棍等立支柱扶正扶直新梢。

6.2.3.4.3追肥

因苗木生长情况而定,按照DB33/T2120执行。

6.2.3.4.4病虫害防治

加强圃地管理,及时通风、清洁和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防霉菌病毒;防治蚜虫和食叶象甲等有害昆虫,

按照DB33/T2120执行。

6.3整地、挖穴与施基肥

6.3.1整地

整地于定植前的秋季进行,清除杂灌,坡地采用水平带机挖整地,平地采用机挖整地或穴垦,深度

30cm左右。

6.3.2挖穴与施基肥

定植前,按株行距(5~6)m×(7~8)m、呈“品”字形定点挖穴,穴规60cm×60cm×50cm,

回填表土时每穴施20kg厩肥+0.5kg氮磷钾复合肥或0.5kg过磷酸钙作基肥。

6.4建园无性系数量和配置

6.4.1无性系数量

无性系一般为40个左右。

6.4.2配置原则

同一生产小区配置花期一致的无性系,亲缘关系相近的无性系配置在不同生产小区。

6.4.3配置方式

按LY/T1345执行。

6.4.4无性系配置

按6.4.2和6.4.3的要求,可采用随机排列方式配置各小区无性系,相同无性系间隔20m以上。

不同组相间排列,组内随机排列,避免无性系间的固定搭配。

6.5定植与补植

6.5.1定植

一般在2月~3月,宜选择在阴天或雨后晴天栽植。按无性系配置图分苗到穴,具体栽植方法按照

GB/T15776执行。栽植时应去容器。

3

DB33/T2325—2021

6.5.2补植

死株与生长不良植株应在当年秋季或次年春季用相同无性系的备用苗补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