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58-2004 无公害食品 太平洋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DB37/T 458-2004 Non-pollution food Pacific oyster cultur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7/T 458-2010 |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58-2004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4-12-14
实施日期
2005-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1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58-2004

无公害食品太平洋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2004-12-14发布2005-0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458-2004

前言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中国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厚钧田传远刘树金王如才潘秀莲董济军于瑞海郑小东贾平

DB37/T458-2004

无公害食品太平洋牡蛎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gigas(Thunberg)无公害养殖环境条件、苗种生产和养成操作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太平洋牡蛎无公害苗种生产和养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154无公害食品近江牡蛎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壳长shelllength

壳顶至壳腹缘的最大距离。

3.2变态metamorphosis

面盘幼虫的面盘消失、营固着生活、长出次生壳变为稚贝的生物学发生过程。

3.3规格合格率certifiedsizerate

符合规格要求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3.4伤残死亡率woundedanddeathrate

伤残死亡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百分比。

3.5肥满度meetcondition

软体部湿重占体重的百分比。

4苗种生产

4.1半人工采苗

4.1.1采苗场环境条件

4.1.1.1场地选择

风浪较小,潮流畅通,有亲贝源的浅滩或内湾海区;没有污染源。

4.1.1.2底质

砂泥底或泥砂底。

4.1.1.3潮流

流速20cm/s~60cm/s。

4.1.1.4水质

符合NY5052的规定。

1

DB37/T458-2004

4.1.1.5温度

20℃~25℃。

4.1.1.6盐度

20~32。

4.1.1.7采苗水层

4.1.1.7.1浅滩采苗

指在中潮区和低潮区附近至水深40cm的浅水层进行采苗;该采苗区域,在大潮时每天露空时间不

超过4h。

4.1.1.7.2深水采苗

指在低潮线至水深10m左右的海区进行采苗。

4.1.2采苗场准备

在浅滩场地,分区插标,整滩筑畦,清除敌害生物和杂物;在深水场地,划定范围,做好标记。

4.1.3采苗预报与采苗时机

太平洋牡蛎的繁殖季节为6月~8月。在繁殖季节,隔天测量1次采苗场的盐度、水温,观察亲贝

排精产卵情况,拖网镜检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的数量。

4.1.3.1根据性腺消长预报

亲贝性腺由丰满而突然变瘦、呈半透明状或显出消瘦的生殖管网络时,8d~10d内投放采苗器进行

采苗。

4.1.3.2根据海区中幼虫数量预报

牡蛎壳顶后期幼虫数量达到25个/m3~60个/m3时,5d~8d内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

4.1.4采苗器

4.1.4.1种类

扇贝壳、牡蛎壳、胶皮绳、石块等,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

4.1.4.2投放量

胶皮绳(直径0.8cm~1.2cm,长100cm)30根/m2~40根/m2;贝壳(每串2m~4m)25串/m2~45串/m2。

4.1.5采苗方法

采用投石采苗、筏架垂下式采苗等。筏架垂下式采苗是太平洋牡蛎半人工采苗的主要方式。

4.1.6效果检查

每周下海检查1次,观察计数牡蛎苗的固着量。蛎苗密度以0.5个/cm2~1.5个/cm2为宜。

4.1.7蛎苗锻炼

蛎苗达到1.0cm左右时,每天露空6h~10h,锻炼蛎苗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提高蛎苗质量。

4.2人工育苗

4.2.1亲贝

4.2.1.1规格

壳长≥10cm,湿重≥100g。

4.2.1.2质量

4.2.1.2.1肥满度

≥28%。

4.2.1.2.2规格合格率

≥95%。

4.2.1.2.3感官要求

须符合表1的规定。

2

DB37/T458-2004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形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