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261-200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GB/T 10261-2008 Stabilized DC power supply for nuclear radiation detector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261-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7-02
实施日期
2009-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高压稳压电源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交流或直流供电的室内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高压稳压电源(以下简称电源)。有关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见附录A。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核(北京)核仪器厂
起草人:
王文通、刘翠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7.120

F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261—2008

代替GB/T10261—198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StabilizedDCpowersupplyfornuclearradiationdetectors

2008-07-02发布2009-04-01实施

发布

GB/T10261—2008

前言ni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品分类3

5要求3

6试验方法4

6.1一般要求4

6.2输出效应测试5

6.3温度系数测试6

6.4稳定性测试7

6.5纹波和噪声测试7

6.6潮湿试验8

6.7电源工作噪声的测试8

6.8不连续控制分辨力的测量9

6.9介电强度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9

6.10直流内阻的测量9

6.11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及读数误差的测量10

6.12电源开(关)机时输出过冲的测量10

6.13额定输出电流的测量11

6.14遥控控制率的测量11

6.15源电流的测量11

6.16平均无故障吋间(MTBT)的试验12

6.17外观检验12

6.18包装运输试验12

7检验规则12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13

8.1标志13

8.2包装13

8.3运输13

8.4贮存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14

图1电源输出效应测试5

图2纹波和噪声测试方框图8

图3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测量装置11

图4电源开(关)机输出过冲特性11

图A.1瞬态效应测试14

T

GB/T10261—2008

图A.2效率测试15

图A.3输出阻抗测试16

图A.4浪涌电流测试17

图A.5限流类型18

表1电源输出电压类别3

表2电源输出电流类别3

表3电源的使用环境3

表4电源的技术性能4

表5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4

表6电源噪声值的校正9

表7抽检方案12

D

GB/T10261—2008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0261—1988《核仪器用高、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GB/T10261—198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前言;

——引用新的规范性文件;

——增加“遥控控制率”等术语;

——增加技术要求、检验规则等产品标准的内容;

-增加资料性附录A,内容是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核(北京)核仪器厂。

本标准起草人:王文通、刘翠。

本标准于1988年12月第一次发布。

ni

GB/T10261—2008

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稳压电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高压稳压电源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交流或直流供电的室内核辐射探测器用直流高压稳压电源(以下简称电源)。有关

核仪器用直流稳压电源的特定测试方法见附录Ao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993—1998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

GB/T10257-2001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19661.1核仪器及系统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EJ/T436-1989核仪器可靠性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交流源电压ACpowerinputvoltage

向电源提供能量的输入端交流电压。

3.2

影响量influencefactor

电源外部可能影响其特性的任何量。

3.3

输出效应outputeffect

在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由于一个或几个影响量的稳态值在规定范围变化,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

变化。

3.4

交流源效应ACpowerinputvoltageeffect

由于交流源电压在规定范围内变化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5

负载效应loadeffect

由于负载电流在规定范围内变动,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6

交流源电压及负载组合效应ACpowerinputvoltageandloadeffect

由于交流源电压及负载在各自的额定使用范围内同时发生变化,而引起稳定输出量的变化。

3.7

温度效应(温度系数)temperatureeffect

环境温度每变化1"C时,电源稳定输出量的最大变化。

GB/T10261—2008

3.8

稳定性(漂移)stability

在所有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电源在规定的预热时间之后的一段指定时间内,其稳定输出量的最大

变化。

3.9

纹波和噪声rippleandnoise

叠加在电源直流输出电压上的残余交流分量,其周期波动称为纹波,随机波动称为噪声。

3.10

瞬态效应transienteffect

任何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之后,电源稳定输出量的响应特性。瞬态的测量包括:电源稳定输出量的

过冲幅度及恢复时间。过冲幅度,既输出量的瞬态偏移的峰值与其额定值或最末值的差。恢复时间,既

从影响量中的某个量阶跃变化•到稳定输出量返回并停留在T作误差带内瞬间的吋间间隔。丁作误差

带,既处在工作误差范围内的稳定输出量的稳态值范围。

注:只有当瞬态偏移超出工作淚差极限时,才使用过冲幅度这个概念。

3.10.1

交流源瞬态效应ACpowerinputvoltagetransienteffect

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源电压在其额定值的上、下限跃变后电源稳定输出量的特性。

3.10.2

负载瞬态效应loadtransienteffect

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负载在空一满载状态跃变后,电源稳定性输出量的特性。

3.10.3

通、断瞬态效应turn-on,turn-offtransienteffect

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源电压在通一断状态跃变后,电源稳定输出量的特性。

3.11

效率efficiency

电源的直流总输出功率除以输入有功功率。

3.12

浪涌电流surgecurrent

接通电源电压时,电源装置输入电流的最大瞬时值。

3.13

电流保护currentprotection

保护电源装置和(或)连接的设备,不被过大的电流(包括短路电流)所损坏。

3.14

过压保护over-voltageprotection

当输入和(或)输出电压过高吋,保护电源和(或)连接的设备,不被过高的电压损坏的措施。

3.15

过温保护over-temperprotection

保护电源或其部件不被超过规定温度所损坏。

3.16

预热时间warm-uptime

电源在规定条件下通电后,使其满足所有性能要求所需要的吋间。

3.17

遥控控制率remotecontrolspeed

电源在遥控工作模式情况下,输出电压的数值不离开偏差带吋,由于遥控控制量的变化而引起输出

GB/10261—2008

电压的变化。

3.18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meantimebetweenfilure(MTBF)

对可修复产品,指相邻两次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3.19

绝缘试验电压insulationtestvoltage

施加于规定点之间并能保持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生击穿或飞弧现象的交流或直流电压。

4产品分类

4.1电源按输出电压或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可分为五类,见表10

表1电源输出电压类别

类别输出电压或输出电压调节范围/V

10〜50

20〜500

30〜1500

40〜3000

50〜5000

注:在考核电源技术指标时,其输出电压的下限值应取其输出上限电压的10%。

4.2电源按输出电流或输出电流调节范围可分为八类,见表2。

表2电源输出电流类别

类别输出电流范围

10—100卩A

20〜20()卩A

30〜50()卩A

40〜1mA.

50〜2mA

60〜5mA

70〜10mA

8$1()mA

4.3电源的使用环境见表3。

表3电源的使用环境

电网频率50Hzi1Hz

环境温度0'C〜45BC

最大相对湿度93%(40°C)

预热稳定时间=0・5h

5要求

电源按技术要求的高低分为A、B、C三级,见表4。

3

GB/T10261—2008

表4电源的技术性能

级别

序号技术要求

ABc

01负载效应<5X10-5<1X1O_,Itl产品标准给出

02源电压效应<5X10_f'<1X1O_,Itl产品标准给出

03温度系数V/"C<lX10_f'<5X10-5<5X10-4

0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