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973-2021 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DB35/T 1973-2021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General Plann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973-2021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01
实施日期
2021-07-01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编制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一般规定、现状调查与评价、总体布局、保护与恢复规划、科普宣教规划、科研与监测规划、合理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区域协调规划、管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规划文件组成和图表制作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湿地保护中心。
起草人:
郑丁团、陈建全、周冬良、张晓萍、潘标志、龚玉启、陈秀铃、汪荣、余希、张勇、李铮、王战宁、林建丽、黄辰、黄骐、刘碧云。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973—2021

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masterplanofprovincialwetlandpark

2021-04-01发布2021-07-01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1973—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2

5现状调查与评价.....................................................................3

6总体布局...........................................................................3

7保护与恢复规划.....................................................................4

8科普宣教规划.......................................................................5

9科研与监测规划.....................................................................5

10合理利用规划......................................................................6

11防灾减灾规划......................................................................6

12基础工程规划......................................................................7

13区域协调规划......................................................................7

14管理规划..........................................................................7

15环境影响评价......................................................................8

16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8

17保障措施..........................................................................8

18规划文件组成......................................................................8

附录A(资料性)基础资料收集.........................................................9

附录B(资料性)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文本参考提纲....................................10

附录C(资料性)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附表格式........................................12

附录D(规范性)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图件制作要求....................................13

参考文献.............................................................................14

I

DB35/T197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湿地保护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丁团、陈建全、周冬良、张晓萍、潘标志、龚玉启、陈秀铃、汪荣、余希、

张勇、李铮、王战宁、林建丽、黄辰、黄骐、刘碧云。

II

DB35/T1973—2021

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编制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一般规定、现状调查与评价、总体布局、保护与恢复规

划、科普宣教规划、科研与监测规划、合理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区域协调规划、

管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规划文件组成和图表制作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4708湿地分类

GB5028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T5029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3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wetland

天然或者人工形成,常年或者季节性带有静止或者流动水体的地域,包括滨海湿地、湖泊湿地、河

流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等人工湿地。

3.2

省级湿地公园Provincialwetlandpark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经省林业行政主

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命名,依法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

3.3

功能分区functionaldivision

根据规划区资源特征、分布情况和保护利用方式的不同,为实现规划目标,将湿地公园划分成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同区域单元。

3.4

湿地率wetlandcoverage

湿地公园内的湿地面积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百分比。

1

DB35/T1973—2021

4一般规定

4.1规划原则

4.1.1保护优先

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

4.1.2科学修复

结合湿地公园生态系统退化或受损情况,采取针对性修复措施,使退化或受损湿地得到科学修复。

4.1.3合理利用

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科学确定湿地资源利用范围、方式及强度。

4.1.4可持续发展

湿地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对湿地资源利用的要求,促进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1.5统筹协调

统筹考虑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各方面的需要,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等相协调。

4.2规划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性公约、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相关规划等。

4.3规划内容

包括现状调查和评价,湿地公园性质、定位、发展目标,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区划,保护与恢复规

划、科普宣教规划、科研与监测规划、合理利用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区域协调规划、

管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及图表制作等。

4.4规划期限

湿地公园规划期为5年~10年,宜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一致,可分为近期和中远期。

4.5规划程序

4.5.1前期准备

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物质和技术等方面准备,制定总体规划技术方案。

4.5.2调查与评价

外业调查,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

4.5.3规划编制

提出湿地公园的范围、功能分区方案及规划总体思路等,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和建议,编写总体规划

文本,编绘必要的规划图件。

4.5.4规划评审

2

DB35/T1973—2021

向湿地公园主管部门提交规划评审材料,并根据审查论证意见进行规划文件修改、形成报批稿。

5现状调查与评价

5.1基础资料收集

根据规划编制的需要,收集准确、可靠并反映现状的基础资料,参见附录A。

5.2专题调查

5.2.1湿地资源调查

主要调查湿地的类型、面积、特点、整体分布及变化趋势,水源补给、水质状况等。

5.2.2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

主要调查野生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和植被情况以及野生动物种类、分布、种群数量等。

5.2.3自然与人文景观调查

对湿地公园的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分布区域、数

量、类型、规模等。

5.3现状分析与评价

5.3.1分析评价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景观资源、水文水质、地质地貌和地理位置等现状。

5.3.2分析评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典型性、稳定性和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5.3.3分析评价湿地公园历史人文情况、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趋势、保护管理和建设状况、所在地社

会经济、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当地居民和政府对建立湿地公园的支持程度等。

5.3.4分析湿地受到的威胁、存在问题和保护对策。

5.4建立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5.4.1必要性分析

从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示范性等方面作用分析建立湿地

公园的必要性。

5.4.2可行性分析

从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景观价值、资源权属、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方面分析建立湿地公

园可行性。

6总体布局

6.1规划范围

依据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湿地类型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连续性,社会经济的关联性,地域单

元的相对独立性,保护管理、合理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具有明确的地形标志物等确定规划范围。依

据矢量图上的标界范围计量湿地公园面积。

6.2湿地公园定位

3

DB35/T1973—2021

依据湿地典型特征、资源类型、自然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