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04/T 0009-202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DB5404/T 0009-2023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404/T 0009-2023
标准类型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03
实施日期
2023-01-03
发布单位/组织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10

CCSP01

540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04/T0009—202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2023-07-01发布2023-08-02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404/T0009—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3

5一般要求...........................................................................4

5.1选线、选址.....................................................................4

5.2设计...........................................................................4

5.3施工...........................................................................4

5.4防治与补救措施.................................................................5

5.5资质和管理.....................................................................5

6跨河建设项目.......................................................................5

6.1适用范围.......................................................................5

6.2选址...........................................................................5

6.3轴线...........................................................................5

6.4跨越方式与梁底高程.............................................................5

6.5桥墩与桥跨布置.................................................................5

6.6承台布置.......................................................................6

6.7控制参数.......................................................................6

7穿河建设项目.......................................................................6

7.1适用范围.......................................................................6

7.2选址...........................................................................6

7.3埋深...........................................................................6

7.4警示标志.......................................................................7

7.5施工...........................................................................7

8穿堤建设项目.......................................................................7

8.1适用范围.......................................................................7

8.2选址...........................................................................7

8.3设计要求.......................................................................7

9临河建设项目.......................................................................8

9.1适用范围.......................................................................8

9.2选址...........................................................................8

9.3与堤防交叉连接要求.............................................................8

9.4旅游码头布置...................................................................8

9.5取(排)水设施...................................................................9

9.6景观工程.......................................................................9

附录A(资料性附录)施工组织方案编制要求.........................................10

附录B(资料性)冲刷计算.........................................................12

附录C(资料性)最大壅水高度计算.................................................17

I

DB5404/TXX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林芝市水利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林芝市水利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林春,土丹洛桑,黄东,顾立忠,刘画眉,王云森,李海彬,吴名栈,何书

琴,扎西达瓦,宫鹏杰,田军,林美兰,刘森,蔡素芳,美多,曾珂,德吉央宗,岑栋浩,杨冰,梁汝

豪,王睿璞,次吉拉姆。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II

DB5404/T0009—2023

引言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许可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的行业部门多,技术

含量高,内容复杂;高效、规范、有序地实施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行政许可,对保障河道防洪安全

具有重大作用。

因此,结合近年来林芝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实践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林芝市《河道管

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是必要的。

III

DB5404/T0009—2023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林芝市行政区域内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包括跨河、穿河、

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船坞、道路、交通(涵)闸、渡口、隧道、管道、缆线、涵管、取水、排水

(污)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临河公园、景观和其他公共设施,以及生态工程、河道治理、路堤结合

工程(道路)等。

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临时建设项目,以及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201防洪标准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JTGC3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工程waterconservancyproject

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

3.2

河道rivercourses

水流的通道。

3.3

堤防levee

沿河、渠、湖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

3.4

护堤地levee-protectionarea

为保护堤防工程,在堤防两侧划定作为堤防保护地的一定区域。

3.5

河道管理范围thescopeofmanagementforrivercourses

1

DB5404/TXXXX—XXXX

为维护河道生态健康、行洪畅通、河势稳定而划定的河道管理区域。

3.6

重要河段criticalreach

重点防洪工程所在河段或具有重要防洪任务的河段。

3.7

险工险段dangeroussectionofthelevee

河道堤防上存在着不利于堤防防洪安全的隐患所在的工程和堤段。

3.8

跨河建设项目constructioncrosstheriver

主体功能设施从河道水面上方跨越而过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

注:主要包括公路桥、铁路桥、管桥(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等)、渡槽及输电、通信工程等。

3.9

穿河建设项目constructionthroughtheriver

主体功能设施从河床下方穿越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

注:主要包括管道(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等)、隧道(公路、铁路、缆线等)、涵管等工程。

3.10

穿堤建设项目constructionthroughthelevee

主体功能设施从堤身或堤基穿越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

注:主要包括管道、缆线、交通(涵)闸、取水、排水(污)和市政涵管等工程。

3.11

临河建设项目constructionnearbytheriver

河道两岸修筑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

注:主要包括旅游码头、跨堤取水工程、排水设施、临河公园、亲水平台、景观等工程。

3.12

明挖埋管open-cutandburiedpipe

采用明挖的方式开挖管沟,敷设管段,再恢复原地貌的施工方法。

3.13

定向钻穿越directionaldrillingcrossing

采用定向钻机将管道从河床和堤基下穿过的非开挖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3.14

顶管穿越crossingbypushingpipethroughtunnel

采用顶进设备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后,再将前方开挖面的土方运走,使管壁与外侧土腔边

界基本吻合的敷设管道的施工方法。

3.15

防治与补救措施preventionandremedialmeasures

2

DB5404/T0009—2023

为消除和减少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河道行洪畅通、水工程安全、水文设施和监测环境等的不利影

响,建设单位采取的各种措施。

3.16

设计洪水designflood

符合建设项目所在河段规划防洪标准要求,以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等特征表示的洪水。

3.17

设计洪水位designfloodlevel

指设计频率洪水对应的洪水水位。

3.18

河宽riverwidth

两岸有堤防的河道,其宽度为两岸堤防临水侧堤顶线间的距离;两岸或某一岸无堤防的河道,其宽

度为河道两岸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淹没边界间的距离,简称河宽。

3.19

阻水比areawater-blockingratio

设计洪水位下,建设项目阻水建(构)筑物在工程断面垂直于主流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与工程建设前

同一过水断面过流面积的比率。

3.20

壅水高度backwaterheight

因建设项目阻水建(构)筑物缩小行洪过流面积而引起河道水面抬高的高度。

3.21

岸线shoreline

河流、湖泊或水库等水体周边一定范围内水陆相交的带状区域。

3.22

主槽mainchannel

洪水期洪水主流所通过的、水深较大的河床部分,是行洪的主体。

3.23

边滩marginalshoal

河床中与岸相连的,枯水位出露而中、高水位淹没的浅滩区域。

4总则

4.1建设项目应满足如下要求:

——符合防洪规划、岸线规划等水利行业相关规划;符合河湖管理范围划定成果的要求;

——设计防洪标准符合GB50201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不妨碍建设项目临近区和周边范围的防汛抢险;

——对河道行洪、河势稳定、水质及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工程及其设施安全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不影响其他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确有影响的,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与第三人签订有关

3

DB5404/TXXXX—XXXX

协调意见书。

4.2建设单位应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或防洪评价)报告,必要时应开展相关专项论证。

4.3建设项目除满足本文件要求外,还应符合交通、生态环境、林草等部门的有关规定。

5一般要求

5.1选线、选址

5.1.1建设项目(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相关的除外)不应布置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严重污染

水域的新建、扩建项目不应布置在二级保护区内,二级保护区内改建和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必须削减污染

物排放量;造纸、印染、化工、制革、电镀、屠宰、选矿等严重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不应布置在地表水

或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

5.1.2建设项目不应布置在水文监测环境保护范围内。

5.1.3建设项目不宜布置在现有和规划水工程及其设施管理范围内;确需占用管理范围内用地的,应

经专题论证,制订保护原有水工程安全的可靠措施。建设项目需占用水工程管理用地时,不应破坏或损

毁水工程的管理设施,不应占用或挪用原有的防汛备用物料,不应中断防汛抢险道路。

5.1.4建设项目不宜布置在河道狭口及险工险段处。

5.1.5建设项目(河道治理除外)不宜布置在河道汇流或分汊处,确需布置的,应进行专项论证。

5.2设计

5.2.1建设项目设计应采用可靠的水文气象、河道地形地质、现有工程状况以及水利规划等基础资料。

5.2.2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在综合比选的基础上,遵循对河道防洪影响较小的原则,优选方案。

5.2.3建设项目需向河道排水的,设计方案应满足所在河段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的要求,并避免冲

刷堤防和护岸,不应影响堤防安全。

5.2.4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应明确与河道堤防或岸坡的连接方式、与其它水工程的交叉或连接方式、占

用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域、土地及建筑设施情况等。

5.2.5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坐标系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2.6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宜统一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3施工

5.3.1建设项目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布置(含平面图、立面图和结构图等)、施工交通组织、主要施

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临时建筑物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河道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见附录A)。

5.3.2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防洪安全措施及设施等相关内容。

5.3.3建设项目应合理安排工期,涉及影响防洪安全的工程宜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如需跨汛期施工的,

应编制度汛方案。

5.3.4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宜根据需要组织编制安全监测设计方案,设置必要的监测设施加强

对河道、堤防、周边工程和建设项目的安全监测,编制防洪应急预案。

5.3.5建设项目施工不应损毁堤防和其他水工程及其设施;涉及改变堤身(护岸)结构形式或者破堤

施工的,应由具有相应水利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详细的设计、施工方案;应在围堰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

格后方可破堤施工,施工期修筑围堰工程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现有堤防防洪标准。应按照GB50286有关

要求进行复堤,复堤(岸)段应按相应规划标准进行达标加固建设,并与上、下游堤(岸)段平顺衔接。

5.3.6施工期不应在堤防和护堤地堆放施工物料、布置大型施工机械设备。

5.3.7施工期不应向河道管理范围内倾倒和排放生产、生活废弃物,不应直接和间接向河道排放未经

处理达标的生产和生活废污水。

5.3.8涉及水工程的,施工期应进行水工程安全监测,并采取必要的防洪安全防护措施。

5.3.9施工期临时建筑物应最大限度减少占用河道行洪过流面积。

4

DB5404/T0009—2023

5.3.10施工期不宜使用堤顶作施工运输道路;确需使用的,应符合堤防稳定要求。

5.3.11施工期不宜阻断防汛抢险道路;确需短期阻断时,应设置满足防汛抢险需要的临时道路。破堤

施工时,应预留与上、下游防汛抢险道路衔接的临时防汛抢险道路。

5.3.12工程完建时,应清除施工遗留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临时设施、施工弃渣、余泥和生活垃圾等,

并恢复原貌。

5.4防治与补救措施

5.4.1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行对防洪安全造成明显影响的,应调整或优化建设项目的总体布置、建设规

模、结构型式与尺寸、施工组织设计等,并制定必要的防治与补救措施,保证防洪安全。

5.4.2建设项目可能导致水工程及其设施遭到损坏、正常运行受到影响,应提出补救措施,消除由建

设项目引起的不利影响。

5.4.3建设项目影响水文监测或导致水文测站需迁移的,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等有

关规定执行。

5.4.4建设项目对堤防、护岸工程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应提出补救措施,并进行堤岸防护专题设计。

具体防护措施和范围应根据洪水影响评价(防洪评价)成果、河道及堤防的重要程度、河道地形地质条

件和水流特性等综合确定。

5.4.5防治与补救措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投入使用,需兴建等效替代工程的则应先于

主体工程建成。

5.5资质和管理

5.5.1涉及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行业资质的单位承担。

5.5.2建设单位应协助配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建设项目管理范围内堤防的安全监测和管理。

6跨河建设项目

6.1适用范围

跨河建设项目主要为跨河公路桥梁、铁路桥梁,以及跨河的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等管桥,渡槽,

其他如高跨输电、通信等工程可参照执行。

6.2选址

桥位宜选在河道顺直,河势稳定,河岸、河床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河段。

6.3轴线

桥墩顺水流方向轴线宜与洪水流向基本一致,两者交角不宜超过5°。

6.4跨越方式与梁底高程

6.4.1桥梁跨越堤防宜采取立交方式,桥梁跨堤部分梁底与相应堤防堤顶间的净空应满足防汛抢险要

求。

6.4.2桥梁跨越堤防采取平交方式的,平交桥桥台应与堤防一体合建,建设单位应对受影响的堤段按

规划标准完成达标加固建设,并确保平交道路上下游防汛抢险道路的畅通,且梁底最低标高应不低于河

道相应设计洪水位加超高0.5m。无堤防的河道,桥台不宜超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