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898-2021 杨卷叶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DB23/T 2898-2021 DB23/T 2898-2021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gulations for Yang Juelie Beetle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2898-2021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5-13
实施日期
2021-06-12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898—2021

杨卷叶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2021-05-13发布2021-06-12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2898—202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河航空护林站、逊克县道干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恒旭、赵红盈、仲亮、仲崇威、张亚栋、穆野、遇文婧、王笑松、王琪、继

丹、刘欣。

I

DB23/T2898—2021

杨卷叶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卷叶象甲(ByctiscusbetulaeL.)防治的虫情调查、综合防治、效果评价和技术

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杨卷叶象甲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虫情调查

3.1虫情调查方法

采取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2虫情踏查

3.2.1踏查对象

将基本调查单元内的寄主林分,按龄级划分为若干个踏查块,龄级划分标准参照杨树人工林等阔叶

树种龄级划分标准,见附录A。

3.2.2踏查线路

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沿设计路线对拟调查林分沿林间小道、小班线、林

班线或其他自选路线进行踏查,踏查路线不应重叠。

3.2.3踏查时间

对同一林地,每年在5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上旬害虫发生期,进行线路踏查。

3.2.4踏查方法

采用样株调查法,逐样株观察记载有无害虫,将调查结果填入杨卷叶象甲虫情线路踏查记录表,参

见附录B.1。

3.3虫情标准地调查

1

DB23/T2898—2021

3.3.1标准地虫口密度调查

对表B.1中确定有虫的样地,随机选取20棵样株,将样株树冠分上下两层、阴阳两面依次轮换取一

长50cm以上的样枝,查数样枝上的虫苞数,测量样枝枝条的延长长度。计算50cm长枝条的平均虫苞数,

将每次调查结果填入杨卷叶象甲标准地样枝调查表,参见附录B.2。

3.3.2发生面积统计

根据标准地调查结果,将达到发生统计起点的林分,填入某月份杨卷叶象甲发生情况调查表,参见

附录B.3。

3.3.3危害程度调查

在5月~7月卷叶象甲为害期,调查一次树冠叶部的危害程度,计算失叶率,将调查结果填入杨卷叶

象甲成灾情况标准地调查表,参见附录B.4。并按照失叶率确定虫害危害程度:

a)轻度发生:失叶率≤30%以下;

b)中度发生:30%<失叶率<50%;

c)重度发生:失叶率≥50%以上。

4综合防治

4.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营林、人工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必须使用化学

防治时,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

4.2防治策略

按危害程度调查,可分为三种:

a)轻度发生:以自然调节为主,采用营林防治、生物防治或人工物理防治;

b)中度发生:在发生虫害林地进行生物防治及人工物理防治,局部林地可结合化学防治;

c)重度发生:进行全面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4.3防治方法

4.3.1营林防治

采用多树种营造混交林和隔离带,主栽树种占比为45%~55%;树种选择应多以乡土树种或抗性树种

为主;清除林内枯枝落叶及杂草,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4.3.2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期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中的害虫蛹。成虫羽化盛期,在树干下铺塑料布,振动树干捕

杀落下的成虫,该方法适用于小面积防治。在幼虫孵化盛期,人工摘除卷叶,并集中烧毁或挖坑深埋,

该方法适用于幼林。

4.3.3化学防治

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在幼虫期,可利用吡虫啉乳油、苦参烟碱乳油进行喷雾防治;在成虫期,

可利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杀防治。

2

DB23/T2898—2021

5效果评价

5.1效果调查

防治后当年的7月上中旬,调查树木虫苞内害虫死亡率,调查方法按3.3执行,计算方法按5.2执行,

结果填入杨卷叶象甲防治效果标准地调查表,参见附录C.1。

5.2评价方法

树木虫苞内害虫降低率按公式1计算,判定标准为林分内树木虫苞内有虫率≤5%为合格。

…………………(1)

RS1S2/S1

式中:

R——树木虫苞内害虫降低率,%;

S1——防治区树木虫苞内害虫死亡率,%;

S2——对照区树木虫苞内害虫死亡率,%。

害虫死亡率按公式2计算。

…………………(2)

RS1/S2100%

式中:

R——害虫死亡率,%;

S1——死亡害虫数,头;

S2——害虫总数,头。

6技术档案

应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虫情调查档案、标准地调查档案和防治技术档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23/T2898—2021

A

附录A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