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79-2024 普洱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指南

DB5308/T 79-2024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8/T 79-2024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4-26
实施日期
2024-06-26
发布单位/组织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普洱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咖啡质量基础与产业服务)、普洱市检验检测院、普洱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小凹子咖啡庄园有限公司、普洱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普洱茶研究院、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墨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云南宏基咖啡产业有限公司、普洱金树咖啡产业有限公司、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普洱咖啡协会、孟连县咖啡产业协会。
起草人:
罗正刚、伍旭东、陈保、吕毅、彭海明、刘杰、李学俊、李新成、杨峰、姜东华、刘新月、王丽芳、袁烽皓、林珊、杨显鸿、黄春、许正宏、邓家有、石华忠、杨曦、李春梅、邓家录、刘明辉、董燕梅。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05

5308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5308/T79—2024

普洱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指南

2024-04-26发布2024-06-26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7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普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咖啡质量基础与产业服务)、普洱市检验检测院、

普洱市植保植检站、云南爱伲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普洱小凹子咖啡庄园有限公司、普洱学院、云南

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普洱茶研究院、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墨江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

发展中心、云南宏基咖啡产业有限公司、普洱金树咖啡产业有限公司、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云

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普洱咖啡协会、孟连县咖啡产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正刚、伍旭东、陈保、吕毅、彭海明、刘杰、李学俊、李新成、杨峰、姜东

华、刘新月、王丽芳、袁烽皓、林珊、杨显鸿、黄春、许正宏、邓家有、石华忠、杨曦、李春梅、邓家

录、刘明辉、董燕梅。

I

DB5308/T79—2024

普洱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普洱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设时涉及的环境条件、规划设计、种植园开垦、种植模

式、咖啡园定植、咖啡园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1698小粒种咖啡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3329咖啡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DB53/T149.3小粒种咖啡第3部分:种植管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coffeestandardizationdemonstrationplantation

依据咖啡品种的生物特性和种植环境条件,相对集中连片种植且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标准化

水平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示范效应突出的咖啡种植园。

4环境条件

4.1总则

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宜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交通方便,有利于农事活动,能维护咖啡园

生态平衡,保持咖啡园可持续生产力。

4.2气候条件

宜选择年平均气温17℃~23℃,冬季无霜,无低温寒害,≥10℃年活动积温≥6500℃;年降

雨量在1000mm以上;静风环境,年平均风速<1.5m/s。

4.3地貌条件

1

DB5308/T79—2024

宜选海拔≥800m,坡度≤25°的低山、丘陵、台地或平地;不宜选用冷空气易于沉积且排路不畅

的低凹地、狭谷、沟箐、低台地及“冷湖”区。

4.4土壤条件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以砖红壤、燥红壤、砂壤和黄壤为

宜,pH值为4.5~6.5,地下水位≥1m,有机质含量≥2%。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5规划设计

5.1总则

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的规划设计遵循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多层次布局的原则。

5.2道路系统

5.2.1咖啡园宜规划干道和支道,干道可通行汽车和拖拉机,支道连接干道可满足园内作业与运输。

5.2.2步道与参观通道连接主道和支道,有坡度部分可建设成阶梯状,配合主道、支道使用,可满足

人工作业和参观。

5.3排灌系统

5.3.1咖啡园内地势低凹的地方宜开挖主排水沟,新建咖啡园适度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

5.3.2有条件的园区,可采用固定管道或半固定式喷灌或滴灌系统。

5.3.3水源缺乏地区,宜建造水窖、水肥池收集雨水,水窖及水肥池大小与咖啡种植园相适应。

6种植园开垦

6.1原生植被区域开垦咖啡种植园,不破坏原生植被,根据咖啡的生长习性,直接开挖种植,并利用

现有原生树木为咖啡树遮荫、保湿。

6.2普通园地开垦,参照DB53/T149.3的规定执行。

7种植模式

7.1立体复合种植模式

根据咖啡品种特性及环境条件,按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在咖啡园内采取间作其他经济林木,

形成立体复合模式,即形成“上层树木—下层咖啡树”两层结构或“上层树木—中层咖啡树—下层农作

物或其他作物”的三层结构。咖啡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及技术要点参见附录A。

7.2雨林种植模式

根据咖啡品种特性,在具有较好通风条件和散射光照的原有林地下种植咖啡,形成原生高大乔木-

咖啡-地面原生植被的雨林种植模式,为咖啡创造天然荫蔽和地面保湿条件。

7.3其他模式

根据咖啡品种特性及环境条件,建立适宜咖啡生长的其他种植模式。

2

DB5308/T79—2024

8咖啡园定植

8.1品种选择

咖啡品种的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及环境特点,参照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云南省精品咖啡种植区

划》和《优质咖啡品种推荐地图》,选择通过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的咖啡品种。

8.2苗木培育

咖啡苗木培育参照NY/T3329的要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当年苗或隔年苗作为定植苗木。

8.3定植

咖啡定植参照DB53/T149.3的规定,株距根据品种特性确定,行距根据种植环境条件确定。

9咖啡园管理

9.1土壤管理

雨季结束可对咖啡行间进行翻耕改土,翻耕深度25cm~30cm,距茎基20cm~30cm浅耕。

9.2除草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除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可种植绿肥或铺设防草布(膜),以抑制杂草生

长。

9.3修枝整形

修枝整形采用单干树整形+多干树整形的方式进行,根据咖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以保证咖啡

园的通透性,减少大小年产量差距。操作方法参照DB53/T149.3的规定执行。

9.4咖啡园更新

根据咖啡树势衰退、产量下降情况,对咖啡树主干进行切杆复壮、嫁接更新或重新定植。咖啡园

嫁接更新参照DB53/T149.3的规定执行。

9.5施肥管理

根据测土和叶片分析结果制定肥料配方,合理增施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参照

NY/T394、DB53/T149.3的规定执行。

9.6水分管理

干旱季节,特别是咖啡开花及幼果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8%时需灌水,灌水量以土层深度

20cm~30cm渗湿为度。灌溉水质符合NY/T391灌溉水质要求。

9.7荫蔽度管理

按照咖啡品种特性和种植环境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