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180-1997 信息处理系统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与提供无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协议联合使用的端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选择交换协议

GB/T 17180-1997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End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eing exchange protocol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protocol for providing the 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servic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180-199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7-12-25
实施日期
1998-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起草人:
罗韧鸿、黄家英
出版信息:
页数:34页 | 字数:6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7180-1997

前b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9542:1988《信息处理系统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与提供

无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协议联合使用的端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选择交换协议》。

GB/T15126等(同采用ISO/IEC8348:1993)已包含了ISO/IEC8348以前版本的各个补篇的内

容,因此在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中不再列出ISO/IEC8348的各个补篇。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和附录C均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韧鸿、黄家英。

GBIT17180-1997

!04--a占份-At

i1JV目叨「1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个国家标准机构(I(S()的成员体)联合组成的一个世界性组织。该组

织通过其各个技术委员会进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凡是对于已设有技术委员会的某一专业感兴趣的

每一个成员体,都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与ISO有联系的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

的制定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子技术标准化的所有方面都进行密切合作。

各个技术委员会提出国际标准草案,须先分发给各成员体表决通过后,再由ISO理事会批准为国

际标准。根据ISO工作导则,国际标准至少需要投票成员体的75%赞成。

国际标准ISO9542是由ISO/TC97“信息处理系统”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附录A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附录B和附录C仅提供参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处理系统系统间远程通信

和信息交换与提供无连接方式的网络

服务协议联合使用的端系统到中间

系统路由选择交换协议,dt留乱获1编1997

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s-Telecommunicationsand

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systems-Endsystemto

intermediatesystemrouteingexchangeprotocolfor

useinconjunctionwiththeprotocolforproviding

theconnectionless-modenetworkservice

0引言

本标准是为了便于开放系统的互连而编制的一组标准中的一个。这组标准包括了实现这一互连所

要求的各种服务和协议。

本标准相对于其他相关标准的位置由ISO7498.1定义的层和GB/T15274定义的结构来确定。具

体来说它是一个网络层协议。本标准允许端系统和中间系统交换配置和路由选择信息,以便于网络层路

由选择和中继功能的操作。

涉及在同一个子网上端系统与中间系统之间通信的网络层路由选择的各个方面内容,在很大程度

上能与涉及在连接多个子网的中间系统之间通信的各个方面内容区分开。本协议只论述前者的内容。通

过提供在中间系统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附加协议协同操作将极大地增强本协议,但无论这个附加

的协议是否可用,本协议都有很大作用。

本标准设计成能与ISO8473及其补篇密切联合在一起进行操作。

本标准提供对以下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

a)端系统怎样发现是否存在且能否达到这样的中间系统,这些中间系统能确定NPDU至目的地

的路由,而目的地不在端系统直接连接的子网之上?

b)端系统怎样发现是否存在且能否到达同一子网上的其他端系统当(直接检查目的地NSAP地址

不能提供关于目的地子网地址的信息时?)

c)中间系统怎样在端系统直接连接的子网上发现是否存在及能否到达这些端系统?

d)当可访间的中间系统多于一个时,端系统如何确定使用哪个中间系统将NPDU转发到某个目

的地?

本协议假定:

a)在同一子网上选择至某一规定的子网连接点地址S(NPA)的路由是由子网本身来圆满完成,但

b)子网不能单独使用NSAP地址在全球的基础上进行路由选择,去实现与某一个请求的目的地进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一12一25批准1998一08一01实施

GB/T17180-1997

行通信,’。

此外,某些协议功能假定:

c)子网支持广播、组播或其他形式的多目的地编址以进行n向传输。

本协议为无连接的,它设计成:

a)在端系统能与其他端系统通信之前,使其所需的先验状态信息量减到最小;

b)使在端系统中存储路由选择信息所需的存储器容量减到最小;

c)使端系统路由选择算法的计算复杂程度减至最低。

,范围

本标准规定一个在端系统和中间系统分(别对应于ES和IS)中运行ISO8473的网络层实体用于

维护路由选择信息的协议。该协议依赖于提供无连接方式低层服务2,。

本标准规定:

a)在驻留于端系统的网络实体和驻留于中间系统的网络实体之间传输配置信息和路由选择信息

的规程;

b)用于传输配置信息和路由选择信息的协议数据单元的编码;

c)正确解释协议控制信息的规程;

d)对声称与本标准一致的实现的功能要求。

这些规程是按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义的:

a)端系统与中间系统网络实体之间通过交换协议数据单元的交互作用,

b)网络实体与低层服务提供者之间通过交换子网服务原语的交互作用。

本标准不规定便于在中间系统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和中继的任何协议要素或算法。这方面的功能不

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1595-89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

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dtCCITTX.25(1985))

GB/T15126-94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网络服务定义i(dtISO/IEC8348;1993)

GB/T15274-9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的内部组织结构i(dtISO8648:1988)

GB/T16974-1997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数据终端设备用X.25包层协议i(dtISO/IEC

8208:1990)

ISO/IEC7498.1-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低层参考模型:低层模型

ISO8473:1988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提供无连接方式的网络服务协议

ISO8802:1988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通信局域网

第一篇概述

3定义

3.1参考模型定义

”因此,不可能使用应用层通信实现本标准的功能。

2)关于在基于GB/T16974和GB/T15629的子网上实现这种服务所需的机制可参见ISO8473:1988的第8章。

GB/T17180-1997

本标准采用ISO7498.1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网络层networklayer;

b)网络服务访间点networkserviceaccesspoint;

c)网络服务访间点地址networkserviceaccesspointaddress;

d)网络实体networkentity;

e)路由选择routeing;

f)网络协议networkprotocol;

g)网络中继networkrelay;

h)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etworkprotocoldataunit.

3.2网络层体系结构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5274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子网subnetwork;

b)端系统endsystem;

c)中01,系统intermediatesystem;

d)子网服务subnetworkservice;

e)子网相关会聚功能subnetworkdependentconvergencefunction.

3.3网络层编址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5126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子网地址subnetworkaddress;

b)子网连接点subnetworkpointofattachment;

c)网络协议地址信息networkprotocoladdressinformation;

d)网络实体标题networkentitytitle.

3.4局域网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8802中定义的下列术语:

a)组播地址multicastaddress;

b)广播媒体broadcastmedium.

3.5补充定义

下面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5.1配置configuration

连接到单个子网上的端系统和中间系统的集合,按系统类型、呈现的NSAP地址、呈现的网络实体

及系统与SNPA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几个方面来定义。

4符号和缩略语

4.1数据单元

PDU协议数据单元

SNSDU子网服务数据单元

NPDU网络协议数据单元

SNPDU子网协议数据单元

4.2协议数据单元

ESHPDU端系统呼唤协议数据单元

ISHPDU中间系统呼唤协议数据单元

RDPDU重定向协议数据单元

4.3协议数据单元字段

GB/T17180-1997

NPID网络层协议标识符

LI长度指示符

V/P版本/协议标识符扩展

TP类型

CS检验和

NETL网络实体标题长度指示符

NET网络实体标题

DAL目的地址长度指示符

DA目的地址

SAL源地址长度指示符

SA源地址

BSNPAL至目的地更佳路由的SN地址长度指示符

BSNPA至目的地更佳路由的SN地址

HT保持时间

4.4参数

CT配置定时器

RT重定向定时器

ESCT建议的端系统配置定时器

4.5地址

NSAP网络服务访间点

SNPA子网连接点

NPAI网络协议地址信息

4.6其他

ES端系统

IS中间系统

LAN局域网

PICS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

GoS服务质量

SN子网

5协议概述

5.1协议提供的信息

本标准向支持其操作的网络实体提供下面两类信息:

a)配置信息;和

b)路由重定向信息。

配置信息使端系统能发现是否存在及能否到达中间系统,并使中间系统能发现是否存在及能否到

达端系统。该信息使连到同一子网的各个ES和IS能动态地发现互相是否存在及可达,从而不再要求

在ES和IS处进行人工干预来建立能用于选择NPDU的路由的网络实体身份。

在没有可用的中间系统时,配置信息还使端系统可获得相互间的信息。

注:术语“配置信息’,并不具有oSI系统管理上下文中所包含的广义的配置意义。而仅仅只表示本标准具体规定的

功能。

路由重定向信息使中间系统在向特定的目的地转发NPDU时,通知端系统采用可(能)更佳的路

径。更佳的路径可能是与ES在同一子网上的另一个IS,或者是目的ES自身,如果它与源ES在同一子

GB/T17180-1997

网上。允许IS向ES通知采用的路由使在端系统中作出路由选择决定的复杂程度降至最低,同时改善

了性能,原因是ES可以利用更好的IS或本地子网访间,以便进行后续的传输。

5.2编址

本标准所指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参数是OSI网络服务访问点地址。OSI网络服务访问点地址的语法

和语义在GB/T15126中描述。

5.3协议假定的低层服务

支持本标准所要求的低层服务由表1中的原语来定义。

表1低层服务的服务原语

ISNUNITDATA,Reauest”}SNDestinationAddress,

Ii),iNwuantyofoervice,I

I!ZIN一usernata.……I

注:这些服务原语被用来描述在协议机与一个低层实子网之间存在的抽象接口,或在实子网或实数据链路上操作

以提供所要求的低层服务的子网相关会聚功能”。

5.3.1子网地址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规定了连接到一个传输中所涉公用或专用子网的连接点称(作子网连接点或

SNPA)。子网地址在每个子网的服务定义中定义。

本标准是为了利用支持广播、组播或其他形式的多目的地寻址进行n向传输的子网而设计的。除了

通常的单目的地址外,还假定SN_Destination_Address参数可以采取下列多目的地址中的一种:

a)全部端系统网络实体

b)全部中间系统网络实体

在一个实子网本身并不支持广播或其他形式的多目的地址传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项会聚功能

向这些多目的地址提供n向传输。

当SN_UNITDATA.Request上的SN_Destination_Address参数是一个多目的地址时,对应的

SN_UNITDATA.Indication中的SN_Destination_Address参数应是同一个多目的地址。

除上述特性以外,子网地址的语法和语义不在本标准中定义。

5.3.2子网用户数据

SN_Userdata是有序整数倍的多八位位组,它在规定的子网连接点之间透明地传送。

要求低层服务支持运行ISO8473至少所要求的服务数据单元长度。

5.4子网类型

为了评估本标准在特定端系统、中间系统和子网配置中的可用性,标识了下述三种类属类型的子

网。

a)点到点子网;

b)广播子网;

。)通用拓朴子网。

以下各条讨论上述子网类型。

5.4.1点到点子网

点到点子网恰好支持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可以是两个端系统,或一个端系统和一个中间系统。连

接两个网络实体的一单个点到点数据链路是点到点子网的一个例子。

5.4.1.1点到点子网上的配置信息

在一个点到点子网上,本标准的配置信息可向正在通信的网络实体通知下述情况:

a)此拓朴是否只由两个端系统组成;或

1)关于在基于GB/T16974和GB/T15629的子网上实现这种服务所需的机制可参见ISO8473:1988的第8章。

GB/T17180-1997

b)两个系统中有一个是中间系统。

注:在一个点到点子网上,如果两个系统均是中间系统,则本标准不能用于这种情形.而是以后应使用IS到IS的协

议。然而在is到is环境中不能使用此配置信息来确定该拓朴结构并启动is到IS协议的操作是没有理由的。

中间系统被告之端系统中的网络实体所支持的NSAP地址。这使得关于这些NSAP的可达性信息

和路由选择度量准则能传播给其他中间系统,以便计算往返此端系统的路由。

5.4.1.2点到点子网七的路由重定向信息

由于没有任何可替换的路由,因此在点到点子网上不使用重定向信息。

5.4.2广播子网

广播子网支持任意数目的端系统和中间系统,另外为了响应SN_UNIDATA.Request能将单个

SNPDU发送到全部这些系统或其一个子集。一个广播子网的例子是符合ISO8802类型1操作的LAN

局(域网)。

5.4.2.1广播子网上的配置信息

在一个广播子网上,可使用本标准的配置信息向正在通信的网络实体通知下述情况:

a)端系统被告知子网上每个活动的中间系统的可达性、网络实体标题及SNPA地址。

b>中间系统被告知每个端系统支持的NSAP地址及ES的SNPA地址。一旦中间系统获得这一信

息,关于这些NSAP的可达性信息和路由选择度量准则就可传播给其他IS,以便计算往返子网上的每

个ES的路由。

。)如果没有可用的中间系统,端系统可在广播子网上进行查询,以便发现在子网上是否有可到达

的特定NSAP,如果有的话,使用什么SNPA地址到达那个NSAP,

5.4-2.2广播子网上的路由重定向信息

在广播子网上可以使用重定向信息使中间系统能向端系统通知通向一个目的地NSAP的优越路

由。这个优越路由可能是与ES处于同一子网上的另一个IS,而如果在源ES所处的同一个子网上可直

接到达目的地ES,则优越路由也可能是目的地ES本身。

5.4.3通用拓朴结构子网

通用拓朴结构子网支持任意数目的端系统和中间系统,但与广播子网不同,它不支持一个便利的多

目的地无连接传输设施。通用拓朴结构子网的例子是使用X.25或GB/T16974的子网。

注:区分广播子网和通用拓朴结构子网的关键特征是在子网上系统中的一个可能的大型子集的n向传输的“代

价”。在通用拓朴结构子网上,认为这种代“价”接近于对子网上每个SNPA发送单个PDU的代价。相反,在厂’播

子网上认为这一代价接近于向子网上一个SNPA发送单个PDi】的代价。当然这两种极端之间的中间情形也是

可能的。在这些中间情形下,就有可能将子网作为广播类或者通用拓朴结构类对待。

5.4.3.1通用拓朴结构子网上的配置信息

在通用拓朴结构子网上,由于使用子网资源或(对其收费)时协议代价很大,一般不使用配置信息。

5.4-3.2通用拓朴结构子网上的路由重定向信息

在通用拓朴结构子网上,可以使用重定向信息使中间系统能向端系统通知通向目的地NSAP的优

越路由。这一优越路由可能是与ES处于同一子网的另一个IS,而如果在源ES所处的同一个子网上可

直接到达目的地ES,则优越路由也可能是目的地ES自身。

第二篇协议规范

6协议功能

本篇描述作为协议的一部分而执行的功能。

并不要求各实现执行所有的功能:8.1规定哪些功能是必备的,哪些功能是任选的。

6.1协议定时器

GB/T17180-1997

许多协议功能都是建立在定时器基础之上的。这意味着它们是在一个定时器期满时而不是接收到

一个服务原语的PDU或调用时被执行。本协议使用的两种定时器是配置定时器C(T)和保持定时器

(HT)。

注:建议定时器值的实现分辩率不低于1s,

6.1.1配置定时器

配置定时器是本地定时器(即由每个系统独立保持),它帮助完成报告配置功能见(6-2)。定时器决

定每隔多长时间一个系统向同一子网上的其他系统报告一次它的可用性。配置定时器设定的时间越短,

同一子网上的其他系统就能越快地了解发出报告的系统何时成为可用,何时不可用。在子网和接收系统

中提高响应速度与提高资源利用率之间可以进行折衷的选择。

6.1.2保持定时器

保持定时器适用于配置信息和路由重定向信息。保持定时器的值由信息源设定,并在适当PDU的

保持时间字段中发送。希望信息的接收方保留该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保持定时器设定的时间。旧的配置

或重定向信息在保持定时器期满后就应废弃,以确保协议的正确操作。

使用这两种定时器的理由及其使用指南的进一步讨论可参见附录B,

6.2报告配置功能

端系统和中间系统使用报告配置功能互相向对方报告各自的可达性和当前子网地址。每当在ES

或IS中本地配置定时器C(T)期满时就调用该功能。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任选地调用该功能。例如,当系

统SNPA中的一个变成可操作时,与配置定时器期满相比可更频繁地执行这项功能。它使得其他系统

能很快注意到配置方面的变化。

6.2.1由端系统报告配置

端系统网络实体构造并发送ESHPDU,以向其他系统通报其服务的NSAP。这样做可通过为每个

NSAP构造一个ESHPDU来完成。另一种办法是可以根据允许的SNSDU长度及最大ESHPDU首标

长度所施加的限制,构造多个一次运送有关一个以上NSAP的信息的ESHPDU。每个ESHPDU通过

发出带有下述参数的一个SN-UNITDATA.Request来发送:

SNUserdata(SNSDU)-ESHPDU

SN_Destination_Address~指示全“部中间系统网络实体”的多目的地址。

在一个端系统支持一个以上的SNPA时,关于端系统所服务的每个NSAP的信息应在每个SNPA

上发送。在每个SNPA上,在ESHPDU之间分发NSAP不要求完全相同。

注:向其他系统通知网络实体所服务的各个NSAP这一需要是因在网络实体标题和NSAP地址之间缺乏形式化的

关系而产生的。如果对这种关系加以约束,以要求所有的NSAP地址都被指派为本地网络实体的网络实体标题

所表示的一个域的叶子域,那么就能发送包含ES的网络实体标题的单个ESHPDU。从而网络实体标题将蕴涵

哪个NSAP可能呈现在那个端系统处。

保持时间H(T)字段置为大约是ES的配置定时器C(T)参数的两倍。该值应足够大,即使每个其他

ESHPDU被丢弃(由于缺乏资源)或在子网中丢失,配置信息仍将受到维护。同时该值又应置为足够

小,使得中间系统能对正在成为可用或不可用的端系统作出及时的响应。

注:用于表示“全部中间系统网络实体”的SN_Destination_Address的实际值依赖于子网,并且很可能在各子网之

间不同。对于广泛使用的子网类型如(基于GB/T15629的子网)当然希望对这个值以及全“部端系统网络实

体”多目的地址的值予以标准化。

6.2.2由中间系统报告配置

中间系统构造包含IS网络实体标题的单个ISHPDU,并在与之连接的每个SNPA上发出带有下

列参数的SN_UNITDATA.Request,

SNUserdata(SNSDU)-ESHPDU

SN_Destination_Address~指示“全部端系统网络实体”的多目的地址。

保持时间H(T)字段置为大约是中间系统的配置定时器C(T)参数的两倍。该变量应置为足够大的

GB/T17180-1997

值,使得即使每个其他的ISHPDU被丢弃(由于缺乏资源)或在子网中丢失,配置信息仍将受到维护。

同时该值又应置为足够小,使得端系统能迅速停止使用已失效的IS,从而防止了在网络中的“黑洞”。

IS可以通过在发送的ISHPDU中包括ESCT选项任选地为本地子网的端系统推荐一个值,用作

这些端系统的配置定时器C(T)的值。设定这个选项使得一个IS能影响ES发送ESHPDU的频度。

注:一个is可能愿意这样来影响端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在传输ESHPDU所消耗的子网资源与其可以容忍关于某

个ES的已过时的配置信息的时间长度之间进行折衷。

6.3记录配置功能

记录配置功能接收ESH或ISHPDU,提取配置信息,并在本地网络实体的路由选择信息库中更新

此信息。

注:ES愿惫的话,可以决定启动使用合适的多目的地址,从而使其能处理由其他端系统组播的ESHPDU。这样作

可能会对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但其代价是额外的存储器开销,可能还有端系统中额外的处理周期。ES通过记录

其他ES的配置信息有可能将NPDU直接送往本地子网的ES,而无需先由中间系统重新定向。

同样,中间系统可以选择接收其他is的ISHPDU,从而使本标准可被用作一个完整的IS到is路由选择协议的

初始化和拓朴结构维护部分。

不要求接收系统处理一个接收到的ESH或ISHPDU中的任何选项字段。

注:当一个系统选定处理这些任选字段时,应采取的准确动作不由本标准规定。

6.3.1由中间系统记录配置

一旦接收到一个ESHPDU,IS抽取出配置信息,并将各对N{SAP,SNPA}存入其本地路由选择信

息库中以取代同一对N{SAP,SNPA}的任何其他信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可用于存储新的配置信息,

该PDU将被丢弃。

6.3.2由端系统记录配置

一旦接收到ISHPDU,ES抽取出配置信息,并将各对{NET,SNPA}存入其本地路由选择信息库

中以取代同一对N{ET,SNPA}的其他任何信息。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可用于存储新的配置信息,该

PDU将被丢弃。

此外,ES还可以根据收到的包含“建议ES配置定时器(E(SCT)”任选字段的IS[HPDU重新计算其

配置定时器.如果端系统选定使用一个计算得出的CT而不是系统管理供给的一个本地值,它应完成下

面所描述的操作。

a)对本地路由选择信息库进行检查并确定ES为之维护配置信息的任何is是否提供了一个ES-

CT。如果没有任何IS提出一个ES配置定时器的建议,ES将使用本地系统管理所提供的值。

b)如果有一个或多个is提出了ESCT建议,就用最小建议值取代ES的配置定时器C(T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