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5105-2016 多层木结构建筑设计规程(试行)
DB22/T 5105-2016 Multilevel Wooden Structure Design Regulations (Tri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多层木结构建筑设计规程
(试行)
Specificationfordesignofmulti-storeytimberstructures
DB22/T5105-2016
代替
DB22/T160-2016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6年09月20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6·长春
多层木结构建筑设计规程(试行)
编者: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责任编辑:崔玉金封面设计:徐艳彬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春市人民大街7548号邮政编码:130022
印刷:长春博美图文制作有限公司
开本:850mm×1168mm1/32
印张:2字数:39千字
标准书号:ISBN978-7-206-07995-5
版次:2016年9月第1版印次: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印数:1-2000册子定价:26.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告
第424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多层木结构建筑设计规程》(试行)的公告
现批准《多层木结构建筑设计规程》(试行)为吉林省工
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22/JT160-2016,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年09月20日
前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6年全省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二)〉的通知》(吉建
标〔2016〕4号)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研究,总
结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1总则;2术语与符号;3荷载与作用;
4材料;5建筑设计;6结构设计;7防火设计;8防护设计。
本规程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吉林省建
苑设计集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
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Email:jljsbz@126.com),以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吉林省阳光硕苑结构设计事务所
有限公司
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吉林省土木风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春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
吉林省公安消防总队
吉林森工集团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意森科木结构有限公司
加拿大木业协会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欣陆伟东张海泉孙小鸾
孙其锋焦慧鑫范志波成颖铭
张子夏何敏娟熊海贝王毅
杨会峰岳孔孙秀刚王晓阳
石铁军赵东徐景戎杨红卫
窦立军袁志仁李九阳赵庆明
王坦张红兴李哲刘殿忠
王亮班玉信刘占林靳威
赵新文范大光杨洪杰黄泳
张海燕刘杏杏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刘伟庆卢晓宁杨学兵周金将
周华樟赵英鹏姜铁华孙宇
目次
1总则............................................................................................1
2术语与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荷载与作用....................................................................................4
3.1竖向荷载................................................................................4
3.2风荷载....................................................................................4
3.3地震作用................................................................................5
4材料................................................................................................7
4.1木材........................................................................................7
4.2钢材与金属连接件................................................................8
4.3结构用胶................................................................................9
4.4其他材料...............................................................................10
5建筑设计.......................................................................................11
5.1一般规定...............................................................................11
5.2建筑节能设计.......................................................................13
5.3建筑隔声设计.......................................................................14
6结构设计.......................................................................................17
6.1一般规定...............................................................................17
6.2结构体系和选型...................................................................18
6.3构件设计...............................................................................23
6.4连接设计...............................................................................23
6.5结构体系分析方法...............................................................26
6.6构造措施...............................................................................30
7防火设计.......................................................................................32
7.1一般规定...............................................................................32
7.2防火要求...............................................................................32
7.3防火构造措施.......................................................................34
8防护设计.......................................................................................35
8.1一般规定...............................................................................35
8.2防水防潮...............................................................................36
8.3防虫.......................................................................................37
附录A承压螺栓钢垫板尺寸计算..................................................38
本规程用词说明.................................................................................39
引用标准名录.....................................................................................40
附:条文说明........................................................................................42
1总则
1.0.1为在多层木结构建筑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层数为4~5层,高度不大于20米,采用
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由木结构承重的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的设计。
1.0.3多层木结构建筑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木构件腐朽或被虫
蛀,应确保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1.0.4多层木结构建筑的设计,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与符号
2.1术语
2.1.1梁柱—中心支撑结构postandbeam-bracingstructure
由木梁、木柱和中心木支撑或中心钢支撑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
作用的结构。
2.1.2梁柱—剪力墙结构postandbeam-shearwallstructure
由木梁、木柱和木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3规格材dimensionlumber
木材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按规定尺寸加工的规格化木材。
2.1.4结构复合木材structuralcompositelumber
采用木质的单板、单板条或木片等,沿构件长度方向排列组坯,
并采用结构用胶粘剂叠层胶合而成,专门用于承重结构的复合材
料。包括旋切板胶合木(单板层积材LVL)、平行木片胶合木(单
板条层积材PSL)、层叠木片胶合木(定向木片层积材LSL)和定
向木片胶合木(OSL)等,以及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复合木产品。
2.1.5胶合木层板gluedlamina
用于制作层板胶合木的板材,接长时采用胶合指形接头。
2.1.6层板胶合木gluedlaminatedtimber(Glulam)
以厚度不大于45mm的胶合木层板沿顺纹方向叠层胶合而成
的木制品。也称胶合木或结构用集成材。
2.1.7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timber(CLT)
以厚度为15mm~45mm的板材相互叠层正交组坯后胶合而成
的木制品。
2
2.1.8胶合木结构gluedlaminatedtimberstructures
承重构件主要采用层板胶合木或正交胶合木制作的单层或多
层建筑结构。
2.2符号
2.2.1材料力学性能
E——材料弹性模量;
f——材料强度设计值。
3
3荷载与作用
3.1竖向荷载
3.1.1多层木结构建筑的自重荷载、楼(屋)面活荷载、屋面雪荷
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
3.1.2计算竖向荷载下的构件内力时,楼面及屋面活荷载宜考虑活
荷载的不利布置。
3.2风荷载
3.2.1设计时采用的基本风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GB50009的规定。
3.2.2垂直于多层木结构建筑表面的风荷载,包括主要抗侧力结构
和围护结构的风荷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的规定。
3.2.3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可按下
列规定采用:
1对平面为圆形的建筑可取0.8。
2对平面为正多边形及截角三角形的建筑可按下式计算:
µs=0.8+1.2/n(3.2.3)
式中:n——多边形边数。
3高宽比H/B不大于4的平面为矩形、方形和十字形的建筑
可取1.3。
4下列建筑可取1.4:
4
1)平面为V形、Y形、弧形、双十字形和井字形的建筑;
2)平面为L形和槽形及高宽比H/B大于4的十字形的建
筑;
3)高宽比H/B大于4、长宽比L/B不大于1.5的平面为矩
形和鼓形的建筑。
5在需要更细致计算风荷载的场合,风荷载体型系数可由风
洞试验确定。
3.2.4横风向振动效应或扭转风振效应明显的多层建筑,应考虑横
风向风振或扭转风振的影响。横风向风振或扭转风振的计算范围、
方法以及顺风向与横风向效应的组合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
3.2.5檐口、雨蓬、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风吸荷载时,风荷
载体形系数μs不宜小于2.0。
3.2.6设计多层木结构建筑的幕墙结构时,风荷载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的规定。
3.3地震作用
3.3.1多层木结构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节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
3.3.2多层木结构建筑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
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有斜
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
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入双向
5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
下的扭转影响;
3多层木结构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
8度抗震设计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3.3.3多层木结构建筑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下列地震作用计
算方法:
1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
的结构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
木结构建筑,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37~8度抗震设防的多层木结构建筑,应按本规程第6.2.10
条和第6.2.12条的规定,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
充计算;
47~8度抗震设防的多层木结构建筑,当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小于0.5时,应进行罕遇地震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
3.3.4多遇地震下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时可不考虑偶然偏
心的影响,但应验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楼层
竖向构件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最大和最小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之
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每层质
心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偏移值可按下式采用:
e=±0.05L
方形及矩形平面:ii(3.3.4-1)
e=±0.172r
其它形式平面:ii(3.3.4-2)
式中:ei——第i层质心偏移值,各楼层质心偏移方向相同;
ri——第i层相应质点所在楼层平面的转动半径;
第层垂直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建筑物长度。
Li——i
3.3.5多层木结构建筑在进行抗震计算时,结构的阻尼比可取0.05。
6
4材料
4.1木材
4.1.1承重结构用材分为板材、规格材、胶合木层板、结构复合材
和木基结构板。根据构件的主要用途选用的材质等级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4.1.2板材采用目测分级,材质等级分为三级,其等级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4.1.3规格材分为目测分级规格材和机械分级规格材。目测分级规
格材的材质等级分为七级,机械分级规格材按强度等级分为八级,
其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4.1.4胶合木层板应采用目测分级或机械分级,并宜采用针叶材树
种制作。胶合木层板分级和选材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胶合木
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结构用集成材》GB/T26899的规定。
4.1.5吉林省地产可作为主要承重结构使用的木材树种,分为红
松、鱼鳞云杉、红皮云杉、东北落叶松、樟子松等,其设计指标和
允许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4.1.6由俄罗斯进口的主要承重结构使用的木材树种,分为西伯利
亚樟子松、西伯利亚落叶松,其设计指标和允许值暂按现行国家标
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的樟子松、北美落叶松的规定
执行。
4.1.7目测或机械分级层板胶合木宜采用樟子松、落叶松、花旗松、
欧洲云杉、欧洲赤松、南方松、云杉-松-冷杉等制作。
4.1.8制作构件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7
1板材、规格材不应大于15%;
2胶合木层板和正交胶合木层板应为8%~12%;
3作为连接件时不应大于12%。
4.2钢材与金属连接件
4.2.1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或Q420钢,其质
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
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4.2.2采用国外进口金属连接件时,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其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对材料进行复检。
4.2.3下列情况下宜采用D级碳素结构钢或D级、E级低合金高
强度结构钢: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的焊接构件或连接件;
2工作温度为-30℃及以下的构件或连接件。
4.2.4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
格保证,对焊接构件或连接件尚应有含碳量的合格保证。钢材的伸
长率不应小于20%。钢木桁架的圆钢下弦直径大于20的拉杆,以
及焊接承重结构或是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
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4.2.5普通螺栓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A和B
级》GB/T5782和《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的规定。
4.2.6高强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
栓》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1229、《钢
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1231、《钢结构用扭剪型高
强度螺栓连接副》GB/T3632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
8
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的规定。
4.2.7锚栓宜采用Q235钢或Q345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
素结构钢》GB/T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
规定。
4.2.8钉的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
GB/T3098的规定。
4.2.9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及《低
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钢构件的力学性
能相适应。
4.2.10金属连接件及螺钉应进行防腐蚀处理或采用不锈钢产品,
与防腐木材直接接触的金属连接件及螺钉应避免防腐剂引起的腐
蚀。
4.2.11处于外露环境并对耐腐蚀有特殊要求的或受腐蚀性气态和
固态介质作用的钢构件,宜采用耐候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
接结构用耐候钢》GB/T4172的规定。
4.2.12外露的金属连接件可采取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涂刷
工艺应满足设计要求。
4.3结构用胶
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1266-2008 里下河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规范 2008-10-30
- DB32/T 1262-2008 沙河桂茗茶 2008-10-30
- DB32/T 1250-2008 A级绿色食品 哈密瓜早春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2008-10-30
- DB32/T 1256-2008 实心水芹 2008-10-30
- DB32/T 1258-2008 水芹保护地湿润栽培技术规程 2008-10-30
- DB32/T 1254-2008 泰兴荞麦 2008-10-30
- DB32/T 1260-2008 寿眉茶 2008-10-30
- DB32/T 1217-2008 明城墙砖 2008-10-30
- DB32/T 1264-2008 天目湖白茶 2008-10-30
- DB32/T 1243-2008 食用玫瑰种植技术规程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