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868-2020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DB15/T 1868-2020 Road enginee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ly produced sand concrete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1868-2020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3-20
实施日期
2020-04-20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00.10

Q13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868—2020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highwayengineeringmanufacturedsand

concrete

2020-03-20发布2020-04-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868—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要求..........................................................................3

5机制砂的制备......................................................................3

6机制砂的分级与规格................................................................5

7机制砂的质量要求..................................................................5

8机制砂的质量检验..................................................................8

9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0

10机制砂混凝土的施工..............................................................11

11机制砂混凝土质量检验与验收......................................................14

I

DB15/T1868—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路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

究院、内蒙古路桥工程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米世忠、宋幸芳、王稷良、杜晓丹、周海龙、徐军、贾向春、何永、陈志忠、

王万华、吕骄阳、张军、贾云平、于咏妍、许恒博、于敏、杜天玲、王秋霞、吕志刚。

II

DB15/T1868—2020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建设中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基本要求、机制砂的制备、分级与规格、质量

要求与检验、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的生产与机制砂混凝土的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9142混凝土搅拌机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4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E3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E41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

DB15/T1868—2020

JTG/TF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10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TS/T236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

JT/T522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

JT/T523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

JT/T8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370.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制砂manufacturedsand

岩石或卵石经除土开采,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公称粒径<4.75mm的岩石或卵石颗粒。

注1:改写于JT/T819-2011,定义3.1。

注2: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颗粒。

3.2

石粉含量stonepowdercontent

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3.3

亚甲蓝MB值methyleneblueMBvalue

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颗粒的吸附性能的指标。

注:该指标用于判定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

3.4

压碎指标crushingindex

用于检验机制砂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及控制其颗粒形状的

技术指标。

3.5

粉体材料powdermaterials

机制砂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石粉的总称。

2

DB15/T1868—2020

3.6

细度模数finenessmodule

衡量砂粗细程度的指标。

4基本要求

4.1机制砂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可按照JTG3362、JTGD40、JTG3370.1规定进行取值。

4.2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性能与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

合JTG3362、JTG/T3310、JTGD40、JTG3370.1、JTG/TF30、JTG/TF50、JTG/TF60的相关规定。

4.3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用于硫酸盐侵蚀环境时,应进行专项试验论证,并满足设计要求。

4.4机制砂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强制式搅拌设备。

4.5机制砂混凝土适用的工程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机制砂混凝土可直接应用于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及复合式路面或桥面下面

层,也可直接用于涵洞、简支梁桥、跨径<50m的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等各部位;

b)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的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机制砂,应经过相关的专项试验论证;

特殊结构桥梁(跨径>50m的连续箱梁桥或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钢管拱桥)除基

础、承台、锚碇、墩柱、系梁及其他附属结构的混凝土外,其他部位混凝土使用机制砂时,应

经过相关的专项试验进行论证。

4.6机制砂母岩的放射性应符合GB6566的规定。

4.7当使用含有机制砂的混合砂制备混凝土时,应经过相关的专项试验进行论证。

5机制砂的制备

5.1母岩选择

5.1.1母岩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确定采料场和制砂场。

5.1.2开采时,应防止泥土、风化岩、树根、草皮等杂物混入。

5.1.3制备机制砂的母岩品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母岩应洁净、质地坚硬、无软弱颗粒且未风化,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花岗岩、白云岩、石英岩、

辉绿岩、凝灰岩、玄武岩等岩石,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母岩及卵石的物理力学性能

项目Ⅰ级Ⅱ级Ⅲ级

母岩饱水抗压强度(MPa)≥80≥60

卵石压碎指标(%)≤20≤25

b)生产路面或桥面混凝土用机制砂时,母岩的磨光值不应<35,且不应选用耐磨性较差的泥岩、

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生产机制砂;

c)机制砂母岩不宜具有潜在碱集料反应活性。

3

DB15/T1868—2020

5.2工艺要求

5.2.1机制砂的生产宜采用砂、石联产工艺,应根据实际供水、污染排放、石粉含量控制等情况选择

生产工艺。

5.2.2机制砂场设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5.2.3机制砂采用干法制砂工艺时,其工艺应包括初破、中破、制砂、筛分、干法选粉以及收尘等系

统;当采用湿法生产时,其工艺应包括初破、中破、制砂、筛分、洗砂、细粉回收以及收尘等系统。

5.2.4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应根据生产条件、母岩种类、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等进行确定。

5.2.5机制砂生产设备选型要求:

a)机制砂破碎过程中,初破宜选用颚式破碎机,中破宜选用反击式破碎机或圆锥式破碎机,制砂

宜选用冲击式破碎机;

b)机制砂筛分设备宜选用圆振动筛,筛网宜采用正方形筛孔,不宜采用长方形、圆形;

c)机制砂输送系统布置应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转运距离,且应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混料现象;

d)干法制砂工艺:干法选粉宜选用制砂分级机、风选机、收尘器等,选粉设备的大小、数量应根

据机制砂石粉含量要求合理选择,并根据生产工艺进行合理布置;湿法除粉工艺:应采用轮式

洗砂机,并应配置细砂回收装置。洗砂机的转速、水流速度应可调控,并应配备相应大小的沉

淀池或污水处理系统。

5.3质量控制

5.3.1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参数应根据设备的特性进行优化,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及

时更换破碎机内衬板、筛网等易损部件。

5.3.2初破宜采用振动给料机喂料,清除母岩中表皮土、夹层土及其它杂质。振动给料机筛条间距宜

控制在8cm~12cm之间,或根据母岩中渣土含量进行调整。

5.3.3制砂机的喂料粒径不宜超过40mm;制砂机的喂料量应根据设备与母岩性质进行合理控制。

5.3.4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可通过调试振动筛的筛面倾角、筛孔形状和筛孔尺寸进行控制,机制砂筛网

宜采用正方形筛孔,筛面最大倾角不宜超过25°,筛孔尺寸不宜>4.0mm。

5.3.5机制砂输送系统安装倾角宜控制在30°以内,下料高度应以机制砂不发生离析为准。干法制砂

工艺中,输送系统上方宜加设微型喷水装置喷洒适量水。当机制砂大规模堆放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

离析,如对机制砂建立递升的倾斜堆料层,倾斜坡度不宜<3:1,如图1所示;或对机制砂建立递升的

水平堆料层,如图2所示。机制砂的堆放高度不宜过高,一般不应超过5m。

图1递升倾斜堆料

4

DB15/T1868—2020

图2水平递升堆料

5.3.6当采用干法制砂工艺时,应通过收尘或选粉设备控制机制砂石粉含量;当采用湿法工艺制砂时,

应通过洗砂设备进行控制。洗砂用水应采用洁净的淡水。

5.3.7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每生产班次应抽样检验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细度模数变化范围

不应超过目标控制值±0.2,石粉含量变化范围不应超过目标控制值±2.0%。

5.4环保要求

5.4.1机制砂生产过程中对破碎、筛分和输送系统等设备应进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