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DB23/T 3518-2023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iberian apricot germplasm resources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T 3518-2023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7-21
实施日期
2023-08-20
发布单位/组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  B  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2023-07-021发布2023-08-20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3518—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权益调查监测院、哈尔滨丘禾景观

设计有限公司、桦南县柳毛河林场、黑龙江肇源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哈尔滨易成电气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妍妍、吕跃东、卢慧颖、王妍、何广军、唐志亮、于琳琳、庄园、刘瑞东、

李智伟、吴国峰、刘会锋、韩乐乐、陈兴玉。

DB23/T3518—2023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杏(PrunussibiricaL.)种质资源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种质资源评价和技

术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山杏种质资源调查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452仁用杏杏仁质量等级

NY/T1306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杏

NY/T2028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杏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调查内容

4.1立地因子

调查记载内容见附录A。

4.2植物学性状

调查记载内容见附录B。

4.3物候期

按NY/T1306的规定执行。

5调查方法

5.1调查准备

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技术规程与有关基础知识,统一技术要求,通过短期培训及试

点,掌握外业、内业的工作程序与技术要求、外业工作的安全常识。查阅山杏基础生物学特征、实地照

片影像;同时查阅所需要调查地区的森林档案、林相图等相关资料。制定调查实施方案,准备调查所需

的仪器设备和表格资料等。

1

DB23/T3518—2023

5.2外业调查

5.2.1访问调查

通过走访山杏重点分布区县、乡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当地林农,了解野生和栽培山杏资源及优特

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山杏种质资源基础信息。

5.2.2样线调查

确定当地需要调查的山杏种质资源的基础信息,实地踏查,按照自然环境因子的变化和山杏种质资

源的分布,选择有代表性的路线,对山杏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填写表C.1。

5.2.3样方调查

对山杏种质资源所在群体进行样方调查,每个群体设置3块标准地,根据群体大小设置标准地面积

50m2~400m2,正方形或长方形,对样方内的山杏单株进行每木调查。填写表D.1。

5.2.4单株调查

对附表B的内容进行调查。填写附表E。

5.2.5物候期调查

对4.3的内容进行调查。填写表F

5.3调查技术质量要求

各项定量调查因子,包括经纬度、坡度、海拔、树龄、树高、地径、冠幅等,测量误差要求<5%。

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者,以调查值为准;反之,则以检(抽)查值为准。种质鉴定正确率≥95%;调查因子

正确率≥95%;种质信息漏登率<5%。

5.4内业整理

5.4.1材料整理

对外业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数据分析,如发现数据缺失或异常等问题,进行补充调查,将外

业调

5.4.2影像整理

影像资料应反映山杏种质资源整体情况及优特性状。在影像资料中注明拍摄地点、地理坐标、拍摄

时间、拍摄部位,同时进行编号,与对应的外业调查表的编号相一致。将影像资料附于对应的外业调查

表中。同时保存电子版和纸质版文件。

5.4.3标本整理

检查标本制作情况,妥善保存并组织鉴定。

6种质资源评价

6.1丰产类型

6.1.1区域群体产量确定

2

DB23/T3518—2023

选取有代表性的山杏林分进行样方调查,计算单株产核量,统计群体平均值(m)、群体标准差(s)、

变异系数(cv)等。产核量a(g/m2)计算公式(1):

×××

=

式中:

b:标准枝果个数;

c:单株含标准枝的个数;

d:平均单果重;

e:出核率;

f:树冠垂直投影面积。

6.1.2丰产优良单株初选标准

10m半径范围内结实量明显大于邻株、树势健壮、树形整齐、树冠开张、无严重病虫害、冠幅大于

2m的非林缘植株,且单株产核量多于山杏群体平均单株产核量,确定为初选丰产优株。

6.1.3丰产优良单株复选标准

第2年对初选丰产优株的产核量继续进行测定,以两年平均单株产核量作为丰产指标,如果比复选

标准X复选值大,即确定为复选丰产优株。X复选值计算公式(2):

X复选=m+cs

式中

m:群体平均数;

c:1/100选择概率下的c值;

s:群体标准差。

6.1.4丰产优良单株决选标准

第3年对复选丰产优株的产核量继续进行测定,以三年平均单株产核量作为丰产指标,如果比决选

标准X决选值大,即确定为决选丰产优株。X决选值计算公式(3):

X决选=m+cs

式中

m:群体平均数;

c:1/2000选择概率下的c值;

s:群体标准差。

6.2晚花类型

观察同一坡向、同一坡位的山杏个体盛花期,比山杏群体盛花期晚7d以上的山杏植株确定为初选

晚花类型。经多年连续观测,晚花特性稳定,确定为晚花山杏。

6.3抗逆型

根据附表B中1a生枝和病虫害果实调查结果,1a生枝条未出现冻死的为抗冻型山杏;果实未出现

病害的为抗病型山杏。

6.4甜仁类型

应符合GB/T20452的规定。

3

DB23/T3518—2023

6.5特异类型

应符合NY/T2028的规定。

7技术档案

应建立技术档案,内容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及种质资源评价等。

4

DB23/T3518—2023

附录A

(资料性)

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表

A.1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见表A.1

表A.1山杏种质资源调查立地因子描述表

序号调查内容调查指标调查因子描述

地理(1)省(2)县(市、区)(3)乡(林场)(4)村(工区)

1调查地点

位置(5)林班(6)小班(7)地理坐标。

地貌

(1)高山(2)中山(3)低山(4)丘陵(5)平原。

类型

(1)北坡:方位角337.5°~360°,0°~22.5°;

(2)东北坡:方位角22.5°~67.5°;

(3)东坡:方位角67.5°~112.5°;

(4)东南坡:方位角112.5°~157.5°;

坡向(5)南坡:方位角157.5°~202.5°;

(6)西南坡:方位角202.5°~247.5°;

2地形因子

(7)西坡:方位角247.5°~292.5°;

(8)西北坡:方位角292.5°~337.5°;

(9)无坡向:坡度<5°。

(1)Ⅰ级为平坡<5°;(2)Ⅱ级为缓坡5°~15°;

坡度(3)Ⅲ级为斜坡15°~2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