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24-2021 再生微表处施工技术规范
DB53/T 1024-2021 Recycling microsurfac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99
R18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24—2021
再生微表处施工技术规范
2021-04-08发布2021-07-08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2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涉及到附录C和附录D相关专利的使用。本文
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本文件的其他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1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锋、郝培文、蒋鹤、唐江、李树繁、王春、李昌洲、严恒、李佳佳、沈盼、
王小明、郁彩霞、叶六地、常睿、张德鹏、王寓鹏。
I
DB53/T1024-202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多年行车后,有相当一部分路面结构虽然整体强度完好,但
出现了多种表面功能性病害。对于这部分路面结构的养护维修,从减少对路面标高的影响与节约资源的
角度出发,仅需对其表面功能进行恢复,而采用微表处养护技术是较为理想的方案。
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公路养护发展纲要中,要求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
分别达到100%、98%,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通过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材料体系进行科学调
整,开发出掺加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再生微表处混合料用于微表处路面施工,以达到节约改性
乳化沥青、集料的目的。本标准的制定主要参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微表处和稀浆封层
技术指南》,在该指南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添加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再生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和混合后材料
的性能要求。本标准规范了再生微表处的材料、再生微表处混合料设计、再生微表处施工、施工质量控
制,有利于再生微表处混合料技术的推广,为RAP的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II
DB53/T1024-2021
再生微表处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微表处的材料、再生微表处混合料设计、再生微表处施工、施工质量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的沥青路面采用再生微表处混合料罩面层的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3450-2019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主编2006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RAP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的缩写,是指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
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3.2
再生微表处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一定比例的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RAP、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
等,按照设计配合比在常温下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封层。
3.3
矿料
包括填料在内的集料、RAP拌和均匀后的混合物,不含乳化沥青和水。
4代号
4.1BCR
1
DB53/T1024-2021
拌和用改性乳化沥青。
4.2MS-2
微表处矿料级配Ⅱ型。
4.3MS-3
微表处矿料级配Ⅲ型。
5材料
5.1改性乳化沥青
5.1.1再生微表处混合料中使用的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中BCR的要求。
表1再生微表处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BCR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慢裂JTGE20-2011:T0658
筛上剩余量(1.18mm筛)%≤0.1JTGE20-2011:T0652
电荷——阳离子正电(+)JTGE20-2011:T0653
恩格拉粘度E25——3~30JTGE20-2011:T0622
a
沥青标准粘度C25,3s12~60JTGE20-2011:T0621
含量%≥60JTGE20-2011:T0651
针入度(100g,25℃,5s)0.1mm40~100JTGE20-2011:T0604
蒸发残留物性
软化点℃≥53bJTGE20-2011:T0606
质
延度(5℃)cm≥20JTGE20-2011: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97.5JTGE20-2011:T0607
1d%≤1
贮存稳定性cJTGE20-2011:T0655
5d%≤5
a改性乳化沥青粘度以恩格拉粘度为准,测试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沥青标准粘度;
b炎热地区、重载交通道路及用于填补车辙时,BCR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应不低于57℃;
c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5天,当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试验
天数也可选用1天。当改性乳化沥青5天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时,但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一致并不影
响正常使用时,此时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应存放在附有循环或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并进行循环或搅拌。
5.1.2再生微表处混合料应选用阳离子型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改性剂剂量(改性剂有效成分占沥青
的质量百分比)不宜小于3%。
5.2集料
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2
DB53/T1024-2021
表2再生微表处用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26JTGE42-2005: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28JTGE42-2005:T0317
粗集料石料磨光值(BPN)≥42JTGE42-2005:T0321
坚固性(%)≤12JTGE42-2005:T0314
针片状含量(%)≤15JTGE42-2005:T0312
坚固性a(%)≤12JTGE42-2005:T0340
细集料
砂当量b(%)≥65JTGE42-2005:T0334
集料中粒径>0.3mm部分。
a集料中粒径<4.75mm部分。
5.3RAP
5.3.1RAP可采用冷铣刨法或机械开挖回收,采用不同回收方法的RAP应分别存放。
5.3.2RAP不宜长期存放,宜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现破现用。破碎时可结合级配类型现场采用10mm或5mm
的标准筛进行筛分。
5.3.3RAP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RAP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9.5mm通过率(%)100JTGE42-2005:T0302
RAP
砂当量(%)>55JTGE42-2005:T0334
RAP中的沥青针入度(0.1mm)>20JTGE20-2011:T0604
5.4填料
再生微表处混合料合成级配不满足表4中的要求时,可掺加矿粉、水泥、消石灰等填料。填料应干
燥、疏松,无结团,并应符合JTGF40和JTG/T5521中的相关要求。
5.5水
饮用水可直接用于再生微表处的施工,非饮用水用于再生微表处的施工时,不应含有油污、泥土和
其他有害杂质,且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再生微表处的性能。
6再生微表处混合料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再生微表处混合料级配范围应满足表4的要求。填料应计入矿料级配。
3
DB53/T1024-2021
表4再生微表处合成级配范围
各筛孔通过率(%)
筛孔尺寸(mm)MS-2MS-3
上限下限上限下限
9.5100100100100
4.75100909070
2.3690657045
1.1870455028
0.650303419
0.330182512
0.152110187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WS/T 837-2024 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性能保障技术指南 2024-07-23
- YZ/T 0194-2024 生鲜品快递包装基本要求 2024-08-08
- WS/T 839-2024 医护人员院前医疗急救培训标准 2024-07-23
- WS/T 844-2024 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 2024-07-24
- WS/T 845-2024 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人在养老区和医疗区之间床位转换标准 2024-07-24
- WJ/T 9102-2023 民爆专用生产设备通用安全技术条件 2023-12-29
- WS/T 391-2024 CT检查操作规程 2024-07-23
- WS/T 307-2024 医疗机构标志标准 2024-07-23
- WS/T 842-2024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标准 2024-07-23
- WJ/T 9022-2023 油气井用爆破器材分类命名规则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