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548-2018 朱顶红栽培技术规程

DB11/T 1548-2018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1548-2024 |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548-2018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15
实施日期
2018-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548—2018

朱顶红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Hippeastrum

2018-06-15发布2018-10-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548—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切球繁殖............................................................................1

5盆栽促成栽培........................................................................3

6主要病虫害防治......................................................................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朱顶红栽培设施常用处理方法及常用药剂一览表...................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朱顶红常用栽培品种一览表.....................................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朱顶红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一览表.............................7

I

DB11/T154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市北亚园林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飞、刘晓娟、马秀红、邢立霞、周涤、司瑞新、黄庆祝、刘克林、王瑛、方

志军。

II

DB11/T1548—2018

朱顶红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朱顶红的切球繁殖、盆栽促成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朱顶红切球繁殖和盆栽促成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1/T291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盘baseplate

生长在鳞茎底部的变态茎,通常为扁锥状,其上着生鳞片、顶芽和侧芽,是种球的繁殖器官。

3.2

籽鳞茎daughterbulb

从基盘上发出长成的小鳞茎。

4切球繁殖

4.1设施要求

用于切球繁殖的温室应具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设施设备。日光温室按照DB11/T291

的要求进行建设。

4.2场地准备

种植前清理温室内部及周边杂物、杂草。

种植前一周采用高效低毒杀虫剂,喷洒地面、苗床、排水沟等,喷至表面布满水滴为宜。

种植前2d~3d采用广谱性杀菌烟剂,密闭熏蒸温室12h~24h,期间人员不得进入。熏蒸后充分通风

6h~12h。

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

4.3扦插床准备

4.3.1扦插床规格

1

DB11/T1548—2018

扦插床以宽度1.0m~1.2m、深度20cm~25cm为宜。

4.3.2地热线铺设

扦插床底部纵向平行铺装地热线,每两道地热线间距8cm~10cm;宜按照20cm~25cm的间距安装固

定,将地热线固定之后,安装控温仪,测试地热线能正常使用后,填装基质。

4.3.3基质配制、填装及处理

宜采用纤维长度5mm~10mm的泥炭、细沙,以及粒径2mm~4mm的蛭石,按照泥炭:细沙:蛭石=2:2:1

的比例混合均匀。将该基质铺于苗床内,厚度20cm~22cm。用50%的多菌灵500倍和50%的辛硫磷1000倍

溶液混合后,对基质进行浇灌处理,覆盖塑料膜2d~3d。

4.4水质要求

灌溉水质pH值为6.0~7.0,EC值≤0.15ms/cm。

4.5鳞茎要求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紧实饱满的鳞茎,周径应≥28cm。

4.6扦插

4.6.1扦插时间

宜在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

4.6.2扦插前准备

4.6.2.1鳞茎处理

剪去枯叶老根,剥去鳞茎皮,清理鳞茎上残存的污物,用75%的百菌清1000倍液浸泡15min~20min。

4.6.2.2切球

使用锋利、已消毒的刀具,沿鳞茎轴均匀纵切,将鳞茎切成12等份,如果鳞茎≥34cm,可切成16等

份,确保每个鳞茎块带有基盘。

4.6.3鳞茎块扦插

沿苗床开种植沟,将鳞茎块外侧面向阳竖直扦插于种植沟内,扦插深度以鳞茎块1/3~1/2露出基质

表面为宜;鳞茎块间距3cm~5cm,行距10cm~12cm。扦插后进行基质掩埋,对鳞茎块基部的基质适当镇

压,使鳞茎块直立并与基质紧密接触。

4.6.4扦插后管理

扦插完成后,自上向下喷淋,浇透水,保持鳞茎块上部清洁。根据基质含水量进行浇水或局部补水,

以基质表面微干为宜。扦插当日开启温控设施,保持基质温度20℃~22℃,空气温度昼温25℃、夜温18℃,

空气相对湿度50%~60%,光照强度5000Lx~10000Lx。

4.6.5苗期管理

2

DB11/T1548—2018

当新生叶片长度约10cm时,开始追施肥料。肥、水交替进行或两次水一次肥,每次间隔10d左右,

施肥以N-P2O5-K2O=20-20-20的复混肥2000倍液为宜。苗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光照强度

15000Lx~25000Lx。

4.7籽鳞茎移栽

4.7.1移栽时间

翌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

4.7.2移栽基质

基质配比及处理方法见4.3.3或按照泥炭(纤维长度5mm~10mm):珍珠岩(粒径2mm~4mm)=4:1

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使用,珍珠岩使用前应用清水冲洗。基质厚度以25cm~30cm为宜,栽植深度以籽鳞茎

肩部与基质表面持平为宜。

4.7.3移栽密度

以株距8cm~10cm、行距15cm~20cm为宜。移栽时将籽鳞茎按大小分别种植。

4.7.4移栽后管理

当新生叶片长度约10cm时,开始追施肥料。肥、水交替进行,每次间隔7d~10d,施肥以

N-P2O5-K2O=20-20-20的复混肥1000~2000倍液为宜。苗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光照强度

15000Lx~35000Lx。

4.8鳞茎采后处理

4.8.1采收时间及处理

第三年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将鳞茎挖出并进行清洗,在阴凉通风处阴干30d~40d,当叶片变黄萎

缩时,在叶片基部1.5cm~2.0cm处平切,清理鳞茎表面的泥土及干缩的根系。

4.8.2分级

参见附录B中表B.1常见品种的商品球规格,根据周径大小进行分级。周径<24cm的鳞茎按照4.7继续

培养。

4.8.3鳞茎贮藏

应放入冷库贮存,鳞茎进入冷库后,逐渐降低温度,在7d~10d内降至5℃±1℃。

5盆栽促成栽培

5.1设施要求

按照4.1执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