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03-2013 额定电压6kV到35kV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DB34/T 1903-2013 Rated voltage of 6kV to 35kV for frequency converter power cabl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顺驰电缆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沈志荣、韩惠福、王智勇、邓九旺、项志才、尚乃福、巫春生、邵文贞、黄叶 祥、周东生、何帮飞、叶东生、宋伟。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060.20
K1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03—2013
额定电压6kV到35kV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Convertiblemotorcablesforratedvoltageof6kVupto35kV
2013-06-27发布2013-07-2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90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无为县电线电缆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
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顺驰电缆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科电缆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虹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安徽意力电缆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红旗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瑞之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志荣、韩惠福、王智勇、邓九旺、项志才、尚乃福、巫春生、邵文贞、黄叶
祥、周东生、何帮飞、叶东生、宋伟。
I
DB34/T1903—2013
额定电压6kV到35kV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6kV到35kV变频器用电力电缆的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技术要求、成
品电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交货长度和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3.6/6kV到26/35kV变频器用电力电缆(以下简称变频电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2007标准电压
GB/T2951.1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
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
法
GB/T2951.14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
法
GB/T2951.2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GB/T2951.3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
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2951.32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
法--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
GB/T2951.41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
试验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
量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显微镜法评估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GB/T3048.12-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
GB/T6995.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5部分:电力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12706.2-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
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GB/T12706.3-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
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
GB/T17737.1-2000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1
DB34/T1903—201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额定电压ratedvoltage
电缆的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使用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额定电压用U0/U(Um)表示,标示如下:
U0/U(Um)=3.6/6(7.2)-6/6(7.2)-6/10(12)-8.7/10(12)-8.7/15(17.5)-12/20(24)-18/30
(36)-21/35(40.5)-26/35(40.5)kV
U0——电缆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
Um——设备可使用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见GB/T156-2007)。
3.2
批batch
批是指一次订货的同型号规格产品数量。如果一次订货中有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则不同的型号规
格应视为不同的批。
3.3
例行试验routinetests(符号R)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4
抽样试验sampletests(符号S)
由制造方进行,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
检验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5
型式试验typetests(符号T)
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规范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能满足预
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
注:该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设计或制造工艺的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的特性,试验做过以后就不需要重做。
4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
4.1代号
4.1.1产品系列代号
变频器用电力电缆………………………BP
2
DB34/T1903—2013
4.1.2导体代号
第2种绞合铜导体……………………省略
第5种软铜导体…………………………R
4.1.3绝缘代号
交联聚乙烯绝缘…………………………YJ
乙丙橡胶绝缘………………E
4.1.4护套代号(包括挤包的内衬层和隔离套等)
聚乙烯/聚烯烃……………Y
氯丁橡胶、氯化聚乙烯或类似聚合物…………………F
聚氯乙烯…………………V
4.1.5金属屏蔽代号
铜丝疏绕…………………S
铜丝编织…………………P
镀锡铜丝编织……………P1
铜带绕包1)………………P2
4.1.6金属铠装代号
双钢带铠装…………………2
镀锌钢丝缠绕铠装………………………3
镀锌钢丝编织铠装…………………………9
1)铜带分相屏蔽,在型号中允许省略标注。
4.1.7外护套代号
聚氯乙烯…………………2
聚乙烯/聚烯烃……………3
氯丁橡胶、氯化聚乙烯或类似聚合物…………………4
4.2表示方法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
示例1: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铜带绕包分相屏蔽和铜带绕包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缆,额定电压
为6/10kV,3芯,标称截面240mm2,表示为:BPYJVSP2-6/103×240DB34/T1903—2013
示例2:铜芯乙丙橡胶绝缘铜丝编织总屏蔽氯化聚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缆,额定电压为8.7/15kV,3芯,标称截面
150mm2,表示为:BPEFP-8.7/153×150DB34/T1903—2013
4.3型号名称
型号名称见表1。
3
DB34/T1903—2013
表1型号名称
型号名称
BPYJVP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编织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VP1交联聚乙烯绝缘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VP2交联聚乙烯绝缘铜带绕包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VPP2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编织铜带绕包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VSP2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铜带绕包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SVP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分相屏蔽和铜丝编织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SVP2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分相屏蔽和铜带绕包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BPYJSVSP2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分相屏蔽和铜丝疏绕铜带绕包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变频器用电力电缆
注1:表中未列型号可按4.1和4.2的规定编制。
注2:根据用户需要,在以上型号基础上,阻燃型变频电缆按照GB/T19666命名规则及表示方法。
5技术要求
5.1材料
5.1.1绝缘混合料
所涉及的绝缘混合料及其代号、导体最高温度列于表2。
表2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
绝缘混合料代号
正常运行时短路时(最长持续5s)
交联聚乙烯XLPE90250
乙丙橡胶EPR90250
5.1.2护套混合料
不同类型护套混合物的导体最高温度列于表3中。
表3不同类型护套混合料电缆的导体最高温度
护套混合料代号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
ST180
聚氯乙烯
ST290
ST380
聚乙烯
ST790
聚烯烃ST890
氯丁橡胶、氯化聚乙烯或类似聚合物SE185
5.2导体
5.2.1导体应符合GB/T3956-2008中第2种绞合裸退火铜导体,或者第5种软裸铜导体或镀金属层
退火铜导体。
4
DB34/T1903—2013
5.2.2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丝。导体20℃时的直
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
5.3绝缘
5.3.1材料
绝缘材料应为表2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胶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应
符合附录A中A.1的规定。
5.3.2绝缘厚度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绝缘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同时绝缘偏心度应满足:
导体或绝缘外面的任何隔离层或半导电屏蔽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表4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标称厚度
标称额定电压U0/U(Um)下的绝缘标称厚度/mm
截面3.6/66/6(7.2)kV,8.7/10(12)kV,12/2018/3021/3526/35
/mm2(7.2)kV6/10(12)kV8.7/15(17.5)kV(24)kV(36)kV(40.5)kV(40.5)kV
102.5------
162.53.4-----
252.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4909-202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移动应用平台服务指标要求和评估方法 2024-07-05
- YD/T 4914-2024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918.2-2024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 第2部分:参考架构 2024-07-05
- YD/T 4912-2024 基于电信网的云化虚拟现实 端到端业务质量要求和监测方法 2024-07-05
- YD/T 4918.1-2024 基于边缘计算的机器视觉 第1部分: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 2024-07-05
- YD/T 4913-2024 基于电信网的云化虚拟现实 终端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908-2024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车钥匙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910-2024 基于电信网的云化虚拟现实 总体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915-2024 物联网物模型总体技术要求 2024-07-05
- YD/T 4911-2024 基于电信网的云化虚拟现实 网络技术要求 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