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781-2023 既有建筑薄抹灰保温层加固修缮技术规程

DB21/T 3781-2023 Thin stucco insulation layer reinforcement and repai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isting buildings

辽宁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5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1/T 3781-2023
标准类型
辽宁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7-30
实施日期
2023-08-30
发布单位/组织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锦州市好为尔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泰邦仕新材料有限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海南安捷泰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泰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弘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大连莲禾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沈阳硕迩城建现代化咨询有限公司、辽宁硕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鞍山益安房屋修缮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罡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盛元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廊坊科立迩化工建材有限公司、辽宁省酚醛材料协会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5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20.10DB21

CCSP36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781—2023

J—20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有建筑薄抹灰保温层加固修缮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engthenofthinplasteringinsulation

layerofexistingbuildings

2023-07-30发布2023-08-30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辽宁省地方标准

既有建筑薄抹灰保温层加固修缮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trengthenofthinplasteringinsulationlayer

ofexistingbuildings

DB21/T3781—2023

主编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23年08月30日

2023年沈阳

前言

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

计划>的通知》(辽住建科〔2022〕11号)的要求,为规范既有建筑薄抹灰保温层加固修缮

技术,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标准及技术文献,结合辽宁省

工程实际,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估、系统

与材料、修缮设计、施工、安全绿色修缮、质量验收和相关附录等。

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锦州市好为尔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规程中条文5.2.1/5.2.2/5.2.3/5.2.5和附录C涉及专利技术,专利权人愿意同任何

使用者在公平、合理、非歧视基础上协商实施专利技术。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均可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

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652。

锦州市好为尔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地址:锦州市黑山县庞河产业园区福源路;电

话:0416-5308777;电子邮箱:mfhaoweier@163.com。

主编单位:锦州市好为尔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泰邦仕新材料有限公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海南安捷泰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泰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弘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大连莲禾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沈阳硕迩城建现代化咨询有限公司

辽宁硕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鞍山益安房屋修缮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罡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盛元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廊坊科立迩化工建材有限公司

辽宁省酚醛材料协会

主要起草人:韩喜林李明亮郑永春李庆刚王晴谷亚新李明树陈国俊

赵红玲李思运杨振周天然张勇刘军唐皓张涛汪新凯

金富房熹王炜罡周丽芳孙宝勇

主要审查人:陈德龙郑孝党李莉于永斌杨璐徐向飞夏志忠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评估..............................................................3

4.1一般规定.............................................................3

4.2资料收集与现场查勘..................................................4

4.3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4

4.4结果评估............................................................5

5系统与材料............................................................5

5.1一般规定............................................................5

5.2系统...............................................................6

5.3保温材料............................................................8

5.4配套材料............................................................12

5.5系统性能.............................................................15

6修缮设计...............................................................16

6.1一般规定...........................................................16

6.2叠加加固设计.......................................................17

6.3置换加固设计.......................................................17

6.4叠换加固设计........................................................17

6.5保温装饰板工程修缮设计...............................................17

7施工...............................................................18

7.1一般规定..........................................................18

7.2叠加加固施工........................................................19

7.3置换加固施工........................................................20

7.4叠换加固施工........................................................21

7.5保温装饰板工程施工..................................................21

7.6安全绿色施工........................................................22

8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23

8.1一般规定...........................................................23

8.2薄抹灰保温层工程质量检验...........................................23

8.3保温装饰板工程质量检验..............................................24

8.4工程验收...........................................................25

附录A空鼓面积比计算......................................................26

附录B现场抽样复验项目.....................................................27

附录C借助构造柱、圈梁做基层保温..........................................28

本规程用词说明............................................................30

引用标准名录..............................................................31

附:条文说明..............................................................33

Contents

1GeneralPrinciple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Assessment3

4.1GeneralRequirements3

4.2DataCollectionandSiteInvestigation4

4.3On-siteInspectionandTesting4

4.4On-siteInspectionandTestingRequirementAssessment5

5SystemandMaterials5

5.1GeneralRequirements5

5.2System6

5.3Materials8

5.4SupportingMaterials12

5.5SystemPerformance15

6RepairPlan16

6.1GeneralRequirements16

6.2OverlayStrengthenScheme17

6.3ReplacenmentStrengthenScheme17

6.4SuperpositionStrengthenScheme17

6.5RepairMethodforDecoration&lnsulationPanel17

7Construction18

7.1GeneralRequirements18

7.2OverlayStrengthenConstruction19

7.3ReplacenmentStrengthenConstruction20

7.4SuperpositionStrengthenConstruction21

7.5ConstructionforDecoration&lnsulationPanel21

7.6SafeGreenRepair22

8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23

8.1GeneralRequirements23

8.2EngineeringQualityAcceptanceofInsulationthickness-increasing23

8.3EngineeringQualityAcceptanceofInsulation&DecorationPanel24

8.4Acceptance25

AdditionACalculationofEmptyDrumAreaRatio26

AdditionCOn-siteMaterialReinspectionItem27

AdditionDConstrutionforRCColumn&RingBeam28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30

ListofQuotedStandards31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3

1总则

1.0.1为规范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材料选用、现场查看、方案设计,有效治理外

保温系统的缺陷,提高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安全性、热工性能和使用年限,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既有建筑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层及改用保温装饰板加固的修缮。

1.0.3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施工高度不大应于100m,当大于其施工高度应经专项论证。

1.0.4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

行国家、行业和辽宁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externalinsulationlayerthicknessincrease&strengthenforouter

cladding

为保证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达到现行的热工性和安全等性能,并消除其保温系统出现质量缺陷

和损伤,对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检查、评估后,对其保温层采取增厚加固的修复活动。

2.0.2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externalinsulationlayerthickness-increaseworks

对原外保温系统保温层通过组合、组装和加固,安装固定在外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建筑物实体,

简称加固工程。

2.0.3贯穿紧固件PenetratedSplitBolts

指能同时穿透基层墙体和保温层后固定的杆状连接紧固件,分为直型、几型和凸型,统称紧

固件。

2.0.4查勘survey

采用实地调查、观察或仪器检测的方法,寻找外墙外保温系统缺陷程度和缺陷范围的工作。

2.0.5空鼓面积比emptydrumarearatio

单一朝向立面(墙面)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空鼓总面积与该朝向外墙建筑立面(墙面)净面积

的比值。

2.0.6界面增强材料interfacestrengtheningmaterial

用于提高界面表层强度或提高界面粘结强度的界面预处理材料。

2.0.7叠加加固修缮piledupthicknessincrease&repair

在原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表面增加一定厚度保温层的加固修缮措施。

2.0.8置换加固修缮replacementthicknessincrease&repair

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与基层间发生脱落或拉拔强度低于规定值,将其保温系统完全清除后,

按重新设计保温层厚度进行加固修缮的措施。

2.0.9叠换加固修缮superpositionthicknessincrease&repair

指单元墙体范围内,叠加增厚与置换增厚共存混用的加固修缮措施。

2.0.10单元墙体cellwall

未被装饰线条、变形缝等分割的连续外墙外保温墙体。

2

3基本规定

3.0.1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前,应对既有建筑外保温系统进行现场查勘和检测,根

据查勘和检测结果编制合理的书面评估报告,并根据评估报告结果编制专项修缮方案和施工设计。

3.0.2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应安全、牢固、可靠,在基层正常变形以及自重、风荷载和室

外气候的反复作用下,不应产生有害空鼓、变形、渗水。

3.0.3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应进行建筑节能设计、防火设计和抗风设计。

3.0.4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应经热工计算确定保温层的厚度,工程修缮后外保温墙体的热工性能,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以及现行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DB21/T2885的有关规定。

3.0.5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的防火性能不得低于原有保温系统防火等级的设防,且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3.0.6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应对其做细部节点构造设计,做好密封防水处理,确保水分不

会渗入保温层及基层,重要部位做法应有详图,施工单位应掌握施工图中细部节点构造及有关技术

要求。

3.0.7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缺陷,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施工标准》JGJ/T112

中相关规定修复合格后,方可进行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增厚修缮。

3.0.8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

匹配,对材料和施工质量有特别要求,应在技术文件上注明。

3.0.9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必须保证安全,其安全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

行国家有关安全、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规定。

3.0.10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工程,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其工程使用应在设计使用年

限之内。

3.0.11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后,应进行周期性检查,且检查周期根据保温系统已使用年限

可按表3.0.11确定。

表3.0.11外保温系统检查周期

已使用年限A(年)检查周期

A≤93年

9<A<152年

A≥151年

3.0.12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4评估

4.1一般规定

4.1.1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的评估,应由具备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鉴

定,并提出相应鉴定报告、评估报告。当发现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已存在明显缺陷,产权单位或相关

管理部门可与工程施工单位协商制定修缮方案并组织施工。

3

4.1.2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修缮的评估宜包括下列内容:

1对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和缺陷等进行初步资料收集、初步调查;

2对外保温系统进行现场检查与检测;

3根据现场检查和现场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编制评估报告。

4.1.3基层结构出现损坏、明显缺陷或建筑外围护系统发生火灾后,对基层结构影响程度,应按现

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或鉴定。

4.2资料收集与现场查勘

4.2.1在查勘工作进行前,应先进行下列资料收集:

1项目概况,包括建筑结构形式、保温系统构造和规模等;

2建筑原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资料;

3外保温系统及其组成材料的性能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及施工方案、施工时间、施工记录、

施工期间环境条件、施工质量验收报告等;

5外保温系统运行修缮记录,已使用年限等。

4.2.2现场查勘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外保温系统缺陷部位、缺陷原因,对使用安全、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

2)外保温系统空鼓、脱落、开裂等缺陷现状;

3)基层墙体检查;

4.3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

4.3.1外保温系统的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应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

4.3.2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技术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项目基本概况;

2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的内容、依据;

3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的方法、设备;

4现场检测进度安排、安全保护措施等;

5现场检测时间。

4.3.3外保温系统的缺陷检查宜包括下列内容:

1外保温系统检查包括外墙面普查、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查和保温系统缺陷检查;

2外墙面普查主要检查外墙面是否有明显缺陷,可辅助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外墙面缺陷进行

检查;

3外保温系统保温层的不同类型缺陷部位及无缺陷部位抽查数量均不应少于3处。

4外保温系统构造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保温系统各组成材料的施工质量;

2)阳角、门窗洞口、女儿墙、变形缝和外出结构管线、设备等细部节点部位保温构造等。

3外保温系统缺陷检查时,应采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法记录缺陷部位,缺陷类型、缺陷面

积和程度。

4.3.4外保温系统现场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保温层厚度;

2外保温系统拉伸粘结强度;

3保护层(抹面层)与保温层间拉伸粘结强度;

4外保温系统对热工缺陷影响。

4.3.5外保温系统性能检测,应根据检测项目选用对应技术标准。

4

1外保温层厚度、构造做法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标准》GB50411

规定进行。

2外保温系统热工缺陷检测,宜选用红外热像法全数检测,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居

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规定,根据外墙外保温系统损坏情况检查和热工缺陷检测结果,记

录破坏状态、缺陷产生原因、缺陷部位。

3外保温系统拉伸粘结性能检测,宜选用下列相关技术标准:

1)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之间粘结性能检测,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

JGJ144进行;

2)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之间机械锚固力检测,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

规定进行;

3)抹面层或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拉伸粘结强度检测,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

术标准》JGJ144规定进行。

4.4结果评估

4.4.1对外保温系统检测结果的评估可按下列要求进行:

1外保温系统的热功性能,应按现行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2885

规定;

2外保温系统构造和缺陷检查结果的评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

准》GB50411规定,以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修缮标准》JGJ376执行;

3当采用红外热像法普查检测热工缺陷时,结果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执行;

4外保温系统粘结性能现场检测结果的评估,安全性评估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外墙外保温系

统材料安全性评价方法》GB/T31435执行,且在检测报告中应注明抽样部位、检测结果和破坏状态。

4.4.2外保温系统评估报告,应根据初步调查、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结果的评估进行编制,应包括

下列主要内容:

1委托单位和评估时间;

2评估目的、范围、主要内容、依据;

3外保温系统的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基本情况;

4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测的主要部位、过程、数据资料、分析评价等;

5外保温系统的缺陷类型、缺陷面积及程度;

6做出评估结论和处理意见。

5系统与材料

5.1一般规定

5.1.1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用保温材料,以及工程所用其他材料的性能指标、类型、规格尺寸应

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加固用保温材料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材料应与原保温系统同类材质;

2外保温层加固修缮后,建筑防火等级不得低于原系统要求,且有机类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等级

不得低于B1级;

3建筑首层保温材料可采用两层耐碱玻纤网格布与保温板增强复合;

4在基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置换增厚修缮可将原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改用保温装

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5.1.2保温层加固面积在1000m2及以上时,主要材料应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按附录B进行现

5

场随机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产品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当复验结果

不合格时,工程施工中不得使用。

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面积小于1000m²以下时,按以上规定可少取样一组复验。

5.1.3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加固用材料应由供应商配套供应,供应商应对材料技术性能负责。

5.1.4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

5.2系统

5.2.1砌体基层结构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修缮,可以选用直型紧固件穿透墙体加固,基本构造示意如

图5.2.1-1、图5.2.1-2所示。

图5.2.1-1直型紧固件穿透叠加加固墙体系统构造

1-砌体基层;2-原保温层;3-增加保温层;4-饰面层;5-直型紧固件

图5.2.1-2直型紧固件穿透置换加固系统构造

1-砌体基层;2-置换保温层;3-饰面层;4-直型紧固件

5.2.2砌体基层结构选用保温装饰板系统修缮,可以选用几型或干字型等锚件穿透墙体加固,基本

6

构造示意如图5.2.2-1和图5.2.2-2所示。

图5.2.2-1几字型或干字型锚件穿透叠加加固系统构造

1-砌体基层;2-原保温层;3-增加保温层;4-饰面层;5-几型锚件;6-穿墙锚件

图5.2.2-2几型或干字型锚件穿透置换加固系统构造

1-砌体基层;2-置换保温层;3-饰面层;4-几型锚件;5-穿墙锚件

5.2.3混凝土基层结构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叠加加固,可以选用非穿透墙体的凸型锚固件,基本构造

示意如图5.2.3所示。

图5.2.3非穿透墙体的凸型锚固件加固叠加系统构造

1-混凝土基层;2-原保温层;3-叠加保温层;4-饰面层;5-凸型锚固件;6-基层锚固钉;7-保温层锚固钉

7

5.2.4借助构造柱、圈梁做墙体保温层加固,基本构造见本规程附录C中构造示意图。

5.2.5保温装饰板带内衬卡边件的基本构造示意如图5.2.5所示。

图5.2.5基本构造

1-饰面板;2-保温层;3-卡边件;4-锚钉

5.3保温材料

5.3.1有机类保温板燃烧性能不得低于B1级,其它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辽宁地方相

关标准的规定。

1模塑聚苯乙烯泡沫(EPS)板技术性能除应符合表5.3.1-1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29906的有关规定。

表5.3.1-1模塑聚苯板技术性能

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导热系数[W/(m.K)]≤0.039

表观密度(kg/m³)18~22GB/T634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MPa)≥0.10

尺寸稳定性(%)≤0.3

燃烧性能(级)B1

2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EPS)板技术性能应除符合表5.3.1-1要求外,尚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JC/T2441的有关规定。

表5.3.1-2石墨改性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EPS)板技术性能

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导热系数[W/(m.K)]≤0.033GB/T10294或GB/T10295

表观密度(kg/m³)18~22GB/T634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MPa)≥0.10GB/T29906

尺寸稳定性(%)≤0.3GB/T6342

燃烧性能(级)B1GB8624

3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板的粘贴面宜压花或搓麻,应用时其粘贴面应有满涂的表面处

理剂。挤塑聚苯板性能除应符合表5.3.1-3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挤塑聚苯板(XPS)薄

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30595的有关规定。

表5.3.1-3挤塑聚苯板技术性能

8

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导热系数[W/(m.K)]≤0.032GB/T10294或GB/T10295

表观密度(kg/m³)22~35GB/T634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MPa)≥0.2GB/T29906

尺寸稳定性(%)≤1.2GB/T6342

燃烧性能(级)B1GB8624

4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GXPS)技术性能除应符合表5.3.1-4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绝热用石墨改性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GXPS)》JC/T2627的有关规定。

表5.3.1-4石墨改性聚挤塑苯板技术性能

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导热系数[W/(m.K)]≤0.033GB/T10294或GB/T10295

表观密度(kg/m³)18~25GB/T634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MPa)≥0.10GB/T29906

尺寸稳定性(%)≤0.3GB/T6342

燃烧性能(级)B1GB8624

5酚醛泡沫(PF)板技术性能除应符合表5.3.1-5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酚醛泡沫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T515的有关规定。

表5.3.1-5酚醛泡沫保温板技术性能

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导热系数[W/(m.K)]≤0.024≤0.032GB/T10294或GB/T10295

表观密度(kg/m³)≥45GB/T634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MPa)≥0.08GB/T29906

压缩强度(MPa)≥0.12GB/T8813

尺寸稳定性(70Cº,48h)(%)≤1.0GB/T6342

弯曲断裂力(N)≥20GB/T8812.2

燃烧性能(级)B1GB8624

6硬泡聚氨酯板主要性能除应符合表5.3.1-6要求外,其它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硬

泡聚氨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JGJ/T420的规定。

表5.3.1-6硬泡聚氨酯板技术性能

项目性能指标检验方法

PIRPUR

密度(kg/m³)≥30≥35GB/T6343

导热系数[W/(m.K)]≤0.024GB/T10294或GB/T10295

尺寸稳定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