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36-2022 “黑土滩”建植人工草地恢复治理效果评价

DB63/T 2036-2022 Evaluation of the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effect of artificial grassland establishment in "black soil terrace"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2036-2022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2-07-14
实施日期
2022-08-15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80

CCSZ59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38—2022

退化高寒山坡草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2022-07-14发布2000-08-15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03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兰州大学、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果洛州林草

局、同德牧场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尚占环、周琼,周华坤,施建军,李以康,马林,王采娥,黄梅,贺有龙,汪

海波,汪新川,李世雄,王彦龙,王晓丽,马宏义,赵晓军,马元杰,肖峰,季海川,徐文华,贾顺斌,

马玉寿。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2038—2022

退化高寒山坡草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寒地区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效果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类型和等级、技术实施、恢

复效果调查和样品采集、处理、恢复效果评价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高寒地区山坡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效果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21439草原健康状况评价

GB/T37067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

GB/T38360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DB63/T603“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建植及其利用管理技术规范

DB63/T674“黑土型”退化草地等级划分及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DB63/T1007生态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寒地区

海拔高、常年低温、冻土常年不化的地区,该标准指在海拔3000m以上高寒草甸分布的地区。

3.2

坡地

恢复对象为7度以上,55度以下的山坡草地。

3.3

退化草地

由于人为活动或不利自然因素引起植被高度、覆盖度、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生境恶化,生产能力

和生态功能衰退的草地。该标准中指草地中出现裸露秃斑的高寒草地。

3.4

1

DB63/T2038—2022

生态恢复

根据生态学原理,对退化草地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

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退化草地

的植被和土壤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5

生态效益

生态系统及其变化引起的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改善程度,综合了生态系统的多层级贡

献,包括了生态系统要素、结构、过程、功能和服务5个方面的指标。如退化草地的水土保持、生物多

样性、大气调节、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等。

3.6

土壤水土保持

生态恢复活动对水分涵养和土壤固定,减少水分流失和土壤流失等方面的影响,以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