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838-2021 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DB34/T 3838-2021 Road engineering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standar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5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50
CCSL7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3838—2021
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编码标准
Standardforclassificationandcodingofhighwayengineering
buildinginformationmodel
2021-01-25发布2021-02-25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3838—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1
4.1分类对象和分类方法.............................................................1
4.2编码及扩展规定.................................................................3
5应用方法...........................................................................4
5.1编码逻辑运算符号...............................................................4
5.2编码的应用.....................................................................4
6构件标识码.........................................................................4
6.1一般规定.......................................................................4
6.2编码结构.......................................................................4
6.3增补编码.......................................................................5
附录A(规范性)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6
附录B(资料性)公路工程构件标识码编码方式示例......................................50
I
DB34/T38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
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工程建设监理有限
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玉、李景丰、郑建中、卢禹、邵虎、张吕伟、韩磊、邱旭光、刘永松、姚孝
虎、吴军伟、蔡权慧、方毅、王继红、耿媛婧、戴玮、王中豪、张孝虹、张帆、王艳利、张越峰、张若
寒、刁凯、储茂安、周邦艮、尹国、胡冬、黄圣恩、范军、张磊、李晓波、姜莹、周漪、王长兵。
II
DB34/T3838—2021
公路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应用方法、构件标识码。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信息模型中信息的分类和编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51269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
JTGG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构件component
工程主体中独立或与其他部分结合,满足工程主体至少一项主要功能的部分。构件按功能特征定义。
3.2
标识码identificationcode
一种在要素分类的基础上,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实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3
顺序码sequencecode
标识系统的组成部分。顺序码是一种代表编码对象的连续性数字,只作为编码对象的唯一标识。
3.4
整体空间overallspace
标识系统的组成部分。按JTGF80/1-2017附录A中单位工程的空间划分规则,将公路工程项目划
分为若干个空间,称为整体空间。
3.5
局部空间localspace
标识系统的组成部分。按JTGF80/1-2017附录A中分部工程的空间划分规则,在整体空间划分的
基础上,进一步将公路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个空间,称为局部空间。
4基本规定
4.1分类对象和分类方法
1
DB34/T3838—2021
4.1.1建筑信息模型中信息的分类结构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包括下列内容:
a)建设成果包括按功能分建筑物、按形态分建筑物、按功能分建筑空间、按形态分建筑空间、
元素、工作成果、公路工程构件七个分类表;
b)建设进程包括工程建设项目阶段、行为、专业领域、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四个分类表;
c)建设资源包括建筑产品、组织角色、工具、信息、公路工程产品五个分类表;
d)建设属性包括材质、属性、公路工程地形地质三个分类表。
表1建筑信息模型分类结构
内容分类表名称
按功能分建筑物
按形态分建筑物
按功能分建筑空间
建设成果按形态分建筑空间
元素
工作成果
公路工程构件
工程建设项目阶段
行为
建设进程
专业领域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
建筑产品
组织角色
建设资源工具
信息
公路工程产品
材质
建设属性属性
公路工程地形地质
4.1.2建筑信息模型中信息的分类应符合表2的规定,分类表的进一步细分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1.3单个分类表内的分类对象应按层级依次分为一级类目“大类”、二级类目“中类”、三级类目
“小类”、四级类目“细类”。
表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表
表代码分类表名称编制说明
10按功能分建筑物
11按形态分建筑物
引用GB/T51269
12按功能分建筑空间
13按形态分建筑空间
2
DB34/T3838—2021
表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表(续)
表代码分类表名称编制说明
14元素
15工作成果
20工程建设项目阶段
21行为
22专业领域
30建筑产品引用GB/T51269
31组织角色
32工具
33信息
40材质
41属性
19公路工程构件附录表A.1
23公路工程施工工艺附录表A.2
36公路工程产品附录表A.3
51公路工程地形地质附录表A.4
4.2编码及扩展规定
4.2.1分类编码的编码结构(图1)应由表代码与分类对象编码组成,两者之间用连字符“-”连接。
图1分类编码的编码结构
4.2.2表代码应采用2位数字表示。
4.2.3分类对象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由大类代码、中类代码、小类代码和细类代码组成,相邻层级代码之间用英文句点号“.”隔
开(图2);
图2分类对象编码的编码结构
b)分类对象编码分为大类编码、中类编码、小类编码、细类编码四种形式;
c)大类编码采用8位数字表示,第1--2位为大类代码,后6位用“0”补齐;
d)中类编码采用8位数字表示,第1--2位为大类代码,第3-4位为中类代码,后4位用“0”补
齐;
e)小类编码采用8位数字表示,第1-2位为大类代码,第3-4位为中类代码,第5-6位为小类
代码,后2位用“0”补齐;
f)细类编码采用8位数字表示,第1-2位为大类代码,第3-4位为中类代码,第5-6位为小类
代码,第7-8位为细类代码。
4.2.4分类和编码的扩展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a)建筑信息模型的分类方法和编码方法应符合GB/T7027的规定;
3
DB34/T3838—2021
b)建筑信息模型中信息的分类应符合可扩延性、兼容性、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实用性原则;
c)扩展分类和编码时,已规定的类目和编码应保持不变;
d)扩展各层级类目代码时,应按照本文件第4.1规定执行;
e)表内扩展的最高层级代码应在90~99之间取值进行编码。
5应用方法
5.1编码逻辑运算符号
5.1.1在描述复杂对象时,应采用逻辑运算符号联合多个编码一起使用。
5.1.2编码逻辑运算符号宜采用“+”、“/”、“<”、“>”符号表示,并应符合合下列规定:
a)“+”用于将同一表格或不同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个以上编码含义的集
合;
b)“/”用于将单个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表内的连续编码段落落,以表示对象的分
类区间;
c)“<”、“>”用于将同一表格或不同表格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
对象的从属或主次关系,开口背对是开口正对编码所表示对象的一部分。
5.2编码的应用
5.2.1建筑信息模型中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应用应符合建筑信息模型交付和存储要求求。
5.2.2信息的归档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a)无逻辑运算符号的单个编码应按照表表、大类、中类、小类、细类的层级,,依次对各级代码按
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归档;
b)由同一类逻辑运算符号联合的组合编码集合,应按从左到右、从小到大的顺顺序逐级进行归档;
c)由单个编码和组合编码构成的编码集合,应先对由“/”联合的组合编码进进行归档,再对单个
编码进行归档,之后对由“+”联合的组合编码进行归档,最后对由“<””、“>”联合的组合
编码进行归档。
6构件标识码
6.1一般规定
6.1.1构件标识码为构件实体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唯一性编码(参见附录B的示例)。
6.1.2宜利用建模软件或自主开发程序进行自动编码。
6.1.3如需采用人工方式编码,应做好构件标识码的校验。
6.1.4构件标识码可与其它编码组合使用。
注:在项目管理中,除了构件标识码外,通常还用到工序代码、状态码、零件号等编码。构件标识码与这些编码进
行组合,可满足某些工作环节或某个管理维度上的应用需求。
6.2编码结构
6.2.1构件标识码的编码结构(图3)应包括空间编码、分类对象编码、顺序码,三者之间用连字符
“-”连接。
4
DB34/T3838—2021
图3构件标识码的编码结构
6.2.2空间编码应符合以下要求:
a)空间编码采用四级14位数字与大写字母混合组成(不含“O”、“I”两个字母);
b)每一级空间代码之间采用连字符“-”连接;
c)第一级为项目代码,共4位;
d)第二级为标段代码,共2位;
e)第三级为整体空间代码,共2位;
f)第四级为局部空间代码,共4位;
g)代码的拟定宜符合设计习惯,兼顾识读需要;
h)应具有唯一性。
6.2.3分类对象编码应按附录表A.1的分类结构,编码方式参见4.2.3。
6.2.4顺序码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3位数字型代码;
b)为同一空间单元内、同一构件类别下不同构件实例的顺序编号;
c)编号顺序宜符合设计习惯;
d)无特殊约定时,顺序码依次以桩号从小到大、截面方向从左至右、标高从低至高的顺序进行
编号;
e)应具有唯一性。
注: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会为某些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或分项工程设置代码,如1#桥、3#桥墩、3#桩基等。在此
情况下,整体空间代码、局部空间代码、顺序码编码时宜与设计阶段的编码习惯保持一致。
6.3增补编码
6.3.1设计变更造成构件数量减少时,不宜调整构件标识码。
6.3.2设计变更造成构件数量增加时,宜为新增构件赋予新的标识码。增补规则如下:
a)整体空间或局部空间数量增加,应按6.2.2新增空间编码;
b)整体空间或局部空间内构件数量增加,应按6.2.4为新增的构件拟定顺序码,其顺序码在原
顺序码基础上顺延;
c)设计变更引起构件类别变化(即分类对象编码改变),按本条b)执行。
5
DB34/T3838—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
A.1公路工程构件宜按表A.1进行分类和编码:
表A.1公路工程构件(表代码19)
代码类目
大类中类小类细类大类中类小类细类
01000000地基基础
01010000填土
01020000垫层
01030000基础
01030100扩大基础
01030200桩基础
01030201承台
01030202桩帽
01030203桩
01030204桩系梁
01030300沉井基础
01030400沉箱基础
02000000支护
02010000翼墙
02020000端墙(一字墙)
02030000挡土墙
02030100垫层
02030200基础
02030300帽石
02030400墙身
02030500桩基
02030600加筋带
02030700锚杆
02030800拉杆
02040000边坡防护
02040100植物防护
02040200骨架植物防护
02040300抹面防护
02040400喷浆防护
02040500护面墙
02040600锚喷支护
02040700捶面
02040800抗滑桩
6
DB34/T3838—2021
表A.1公路工程构件(表代码19)(续)
代码类目
02040900桩板式抗滑挡墙
02050000河道防护
02050100河床铺砌
02050200导流设施
02050300抛石防护
02050400石笼防护
03000000排水
03010000沟
03010100边沟
03010200排水沟
03010300截水沟
03010400渗沟
03020000管
03020100横向排水管
03030000槽
03030100急流槽
03040000井
03040100检查井
03040200跌水井
03050000池
03050100蒸发池
03050200净化池
03050300油水分离池
03050400沉淀池
03050500事故应急池
03060000跌水
03070000拦水带
03080000泄水孔
03080100仰斜式排水孔
04000000路线
04010000平面线形
04010100直线
04010200圆曲线
04010300缓和曲线
04010301回旋曲线
04020000纵断面线形
04020100直线
04020200竖曲线
04020201圆曲线
7
DB34/T3838—2021
表A.1公路工程构件(表代码19)(续)
代码类目
04020202抛物线
05000000道路
05010000路面
05010100基层
05010101路基处置层
05010102底基层
05010103上基层
05010104下基层
05010200面层
05010201上面层
05010202中面层
05010203下面层
05010300路缘石
05020000路基
05020100路床
05020101上路床
05020102下路床
05020200路堤
05020201上路堤
05020202下路堤
06000000涵洞
06010000圆管涵
06010100涵身
06010200垫层
06010300接头
06010400洞口
06010500底座
06020000拱涵、箱涵和盖板涵
06020100顶(盖)板
06020200侧墙
06020300底板
06020400基础
06020500洞口
06020600接缝
06020700涵身
06020800搭板
06020900洞顶铺装
07000000桥梁
07010000上部构造
8
DB34/T3838—2021
表A.1公路工程构件(表代码19)(续)
代码类目
07010100主梁
07010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CA 88-2023 罩耳式有源抗噪耳机 2023-09-26
- T/INFOCA 3-2017 视频服务用户评估算法和参数-直播 2017-09-29
- T/UWA 005.3-3-2022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 第3-3部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播放设备 2022-02-10
- T/UWA 012.9-2022 “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音频传播系统 公共显示屏系统(室内 LCD) 技术要求 2022-11-10
- T/CCSA 229-2018 云计算安全威胁和需求 2018-07-24
- T/TAF 126-2022 智能终端设备间互操作数据保护测试方法 2022-09-15
- T/CVIA 21-2012 37英寸LED背光液晶电视屏结构与电气接口技术规范(V2.0) 2012-01-01
- T/ZGTXXH 055-2023 IPv6+基准测试方法 第四部分:5G切片 2023-03-28
- T/UWA 021-2023 显示屏熄屏一体黑测试与评价方法 2023-11-15
- T/SZBX 019-2021 航空航天线缆用辐照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材料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