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1/T 91-2023 城镇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技术指南
DB5301/T 91-2023 Guidelines for Overflow Pollution Control of Urban Drainage System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起草人:
- 张英、何佳、吴雪、支国强、周鸿斌、朱启凤、付潇华、刘韬、张帆、赵敏、杨明、谢坤、王燕彩、董蕾、贾付权、常益蓉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30.20
CCSZ66
5301
昆明市地方标准
DB5301/T91—2023
城镇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技术指南
2023-08-01发布2023-09-01实施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1/T9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原则和控制目标.................................................................2
4.1一般原则.......................................................................2
4.2控制目标.......................................................................2
5污染分区及管控.....................................................................3
5.1分区...........................................................................3
5.2管控...........................................................................3
6污染控制技术路线...................................................................4
6.1一般原则.......................................................................4
6.2污染控制总体方案制定...........................................................4
6.3污染分区控制技术路线...........................................................6
7污染控制...........................................................................9
7.1源头削减.......................................................................9
7.2过程控制.......................................................................9
7.3后端治理......................................................................10
8运行管理与维护....................................................................10
8.1一般原则......................................................................10
8.2运行维护......................................................................10
8.3安全管理......................................................................11
8.4运行调度......................................................................11
9监督和评估........................................................................11
9.1监督..........................................................................11
9.2评估..........................................................................12
附录A(资料性)年溢流场次控制率对应的最大降雨强度、日降雨量及年均溢流频次..........13
参考文献.............................................................................14
Ⅰ
DB5301/T9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昆明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英、何佳、吴雪、支国强、周鸿斌、朱启凤、付潇华、刘韬、张帆、赵敏、
杨明、谢坤、王燕彩、董蕾、贾付权、常益蓉。
Ⅱ
DB5301/T91—2023
城镇排水系统溢流污染控制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排水系统溢流污染(以下简称“溢流污染”)控制的基本要求、污染分区管控、
污染控制技术路线、污染控制、运行管理与维护、监督和评估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溢流污染控制,乡镇建成区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1174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
CJJ6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60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68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DBJ53/T-31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DBJ53/T-33云南省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建城函[2014]275号)
《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指南(试行)》(2016年)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镇排水系统
城镇污水和雨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工程的各关联设施所组成的总体。
[来源:GB/T50125—2010,2.0.4,有修改]
3.2
溢流污染
排水系统溢流对受纳水体造成污染现象的统称。
3.3
完全分流制
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且雨污水管渠之间无混接、错接的排水方式。
3.4
合流制
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来源:GB/T50125—2010,2.0.11]
1
DB5301/T91—2023
3.5
混流区域
分流制排水体制中,错接、混接导致雨水混入污水管或污水混入雨水管的区域。
3.6
年溢流场次控制率
通过溢流污染控制措施,外排口年内不溢流天数(场次)占年降雨总天数(场次)的比例。
3.7
雨污分流过渡期
合流制排水体制向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过渡的阶段。
3.8
管网客水
不应该进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外来水,包括山溪水、河道水、地下水、山洪水、景观水、农灌水、漏
失的自来水等。
3.9
低影响开发
基于源头控制和降低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合理利用空间和采取相应措
施削减暴雨径流产生的峰值和总量,延缓峰值流量出现时间,减少城镇面源污染。
[来源:GB50014—2021,2.0.8,有修改]
3.10
绿色设施
采用自然或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城市降雨径流的设施。
[来源:GB/T51345-2018,2.1.6]
3.11
灰色设施
传统的较高能耗的工程化排水设施。
[来源:GB/T51345-2018,2.1.7]
4一般原则和控制目标
4.1一般原则
4.1.1溢流污染控制工程的建设宜统一规划,与已批复的有关上位规划相协调,并与区域内污水收集
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重大涉水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协调。
4.1.2溢流污染控制以控制排口排放负荷、削减进入受纳水体的污染物为目标,并综合考虑受纳水体
的水功能区划、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容量以及污染控制工程的可行性。
4.1.3溢流污染控制宜采取灰色设施与绿色设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后端治理”
的全流程、全过程污染控制。
4.1.4新建城区的排水系统应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
4.1.5老旧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逐步进行分流制改造,暂不具备分流制改
造条件的,应采取相应的溢流污染控制措施。
4.1.6混流区域应对混接、错接、漏接设施进行改造。
4.2控制目标
2
DB5301/T91—2023
4.2.1完全分流制区域全面消除污水管溢流。
4.2.2雨污分流过渡期内的合流制和混流区域宜根据排水系统功能的不同,结合受纳水体的要求,选
取适宜的污染控制目标或控制限值,并实现旱天不溢流。
4.2.3合流制区域宜根据受纳水体的要求,参照表1选取适宜的年溢流场次控制率作为控制目标:
a)主城区雨污分流过渡期内:
1)二环路以内区域年溢流场次控制率达到90%~95%;
2)二环路以外区域达到85%~90%;
3)受纳水体水质目标为Ⅲ类及以上标准的宜取上限值。
b)主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在年溢流场次控制率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可综合受纳水体的保护要求及
区域排水系统现状、技术经济情况等确定具体的控制目标。
年溢流场次控制率对应的最大降雨强度、日降雨量及年均溢流频次可参照附录A选取。
表1合流制区域年溢流场次控制率
区域昆明主城区其他区域
年溢流场次控制率85%~95%不低于70%
4.2.4涉及敏感水体的合流制区域宜根据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等合理制定控
制目标。
5污染分区及管控
5.1分区
5.1.1溢流污染宜根据其污染特征及产-汇-排规律进行分区控制。控制分区宜根据昆明市主城区排水
体制、排水系统运行现状、入河湖污染情况等因素进行划分。
5.1.2溢流污染控制分区可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a)合流制区域。用同一管渠系统收集和输送雨污水,降雨时,超过系统截流和处理能力的合流污
水会发生溢流排放的区域。
b)山洪冲击区域。城市上游产生山洪,且山洪排放对下游城市排水系统造成冲击并导致合流污水
溢流排放的区域。
c)雨污混流区域。按分流制规划建设,但存在雨污混接、错接、漏接等问题,导致排水系统为雨
污混(合)流状态的区域。
d)分流制改造区域。计划实施或正在实施雨污分流提升改造但尚未实施完成的区域,其过渡期内
仍然存在溢流污染。
5.2管控
5.2.1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排查,宜在排查的基础上,划分污染控制分区。
5.2.2各控制分区宜采取表2给出的管控目标和管控原则。
3
DB5301/T91—2023
表2各控制分区污染管控目标及原则
控制分区管控目标管控原则
杜绝旱天溢流。
对不满足合流污水截流要求的管道进行改造;对超过截流和处理能
雨天满足相应的年溢流场次控制
力的合流污水设置调蓄设施,进行高浓度初期合流污水的错峰调
率。
合流制区域蓄。
合流制系统排放水体的污染物总
具备提升条件的污水处理厂,增强雨天合流污水的处理能力;不具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3840-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安全技术要求 2021-03-05
- YD/T 3843-2021 接入型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 2021-03-05
- YD/T 3421.3-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3部分:网关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2021-03-05
- YD/T 3842-2021 软件定义分组传送网测试方法 2021-03-05
- YD/T 3845.2-2021 互联网基础资源支撑系统监管信息交换接口规范 第2部分:域名权威解析服务 2021-03-05
- YD/T 3841-2021 基准主时间(PRTC)设备技术要求 2021-03-05
- YD/T 3845.1-2021 互联网基础资源支撑系统监管信息交换接口规范 第1部分:域名注册与管理服务 2021-03-05
- YD/T 3421.5-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5部分:网关与智能终端控制管理通用要求 2021-03-05
- YD/T 3421.8-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智能网关 第8部分:智能家庭组网设备技术要求 2021-03-05
- YD/T 3839-2021 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第二阶段)总体技术要求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