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826-2021 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规范
DB11/T 1826-2021 Forest fire rescu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response team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20
CCSC80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826—2021
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规范
Training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emergencyrescueteamofwild
fire
2021-03-29发布2021-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826—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训练要求............................................................................1
5考核要求............................................................................3
附录A(资料性)体能训练内容与要求...................................................7
附录B(资料性)初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8
附录C(资料性)中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9
附录D(资料性)高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110
附录E(资料性)班(组)训练内容与要求..............................................11
附录F(资料性)中队训练内容与要求..................................................12
附录G(资料性)专业岗位训练内容与要求..............................................13
附录H(资料性)体能训练成绩评定指标................................................14
附录I(资料性)初级专业训练考核评定指标............................................16
附录J(资料性)装备操作综合演练评定指标............................................17
附录K(资料性)中级专业训练考核评定指标............................................18
附录L(资料性)高级专业训练考核评定指标............................................19
附录M(资料性)水泵架设与撤收评定指标..............................................20
附录N(资料性)分队灭火行动综合演练考核评定指标...................................241
附录O(资料性)专业岗位训练考核评定指标............................................24
I
DB11/T182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联合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云飞、靳玉光、李鹏飞、王平、郎涛、郭赞权、白夜、林长军、李勇、胡兰、
李汝军、王堂林、田恒廷、车万博、杨少斌、李亮、张倩。
II
DB11/T1826—2021
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训练要求和考核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市区两级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2796—2017森林消防指挥员业务培训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integratedemergencyrescueteamofwildfire
主要承担以森林火灾扑救为主,兼顾山岳搜救、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救援等任务的专业应急救援队
伍。
4训练要求
4.1训练基本要求
4.1.1训练原则
训用一致、分类指导、科学施训。
4.1.2训练时间
4.1.2.1训练周期一年,每年训练时间不少于200d,不含体能训练时间。训练机动时间60d,主要进
行训练准备、复训补训、考核比武、法定节假日、人员休假及其他重要活动,遂行任务时间计入训练时
间。
4.1.2.2训练权重应按照理论教育权重20%(240h),基础训练权重20%(240h),专业训练权重60%
(720h)。每周训练5d,每月教育训练不少于20d,每天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6h,参训率不低于80%。
体能训练不计入训练权重,每工作日训练1h,全年不少于240h。
4.1.2.3专业岗位人员每周至少安排0.5d开展专业训练。
4.1.3训练制度
建立训练计划、训练登记统计、训练分析、训练情况报告、训练场(馆)规范和实战化训练保障等
制度。
1
DB11/T1826—2021
4.2训练内容
4.2.1理论知识
4.2.1.1思想政治与政策法规:包括国家法规、地方规定和单位规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了解
国家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掌握北京地区森林防火责任和野外用火规定。熟悉单位责任及管理规定、森林
火灾应急预案和预警响应状态规定。
4.2.1.2基础理论:包括气象、林学、林火原理、火灾扑救、灭火安全、灾害救援常识等内容。了解
气象学、林学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山岳搜救、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救援基本常识。掌握林火行为、可
燃物、火灾影响因子中的常用术语,会用规范化语言描述森林火灾特征。熟悉扑救原则、程序、方法和
灭火安全常识。
4.2.1.3业务知识:包括火源管理、防火宣传、可燃物清除等知识。了解火源管理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掌握森林防火宣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熟悉可燃物清除基本方法和操作规程。
4.2.2基础训练
4.2.2.1队列训练分为单个消防员队列动作、班队列动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a)单个消防员队列动作:立正、跨立、稍息;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步法变换;行进间转法;
蹲下、起立。了解单个消防员队列常识,掌握动作要领,动作准确、连贯、协调一致;
b)班队列动作:班基本队形;整齐、报数;出列、入列;行进、停止;方向变换。了解班队列基
本常识,掌握班队列动作要领,指挥员口令准确,人员协同配合。
4.2.2.2体能训练分为基本知识、基础体能、应用体能。体能训练内容与要求见附录A。
a)基本知识:包括体能训练基础理论、准备活动、整理活动、辅助训练。了解运动人体科学、体
能训练和训练伤预防基础知识。掌握准备活动、整理活动、辅助训练的动作要领;
b)基础体能:包括力量训练、组合练习、耐力训练。了解力量训练、组合练习、耐力训练作用。
掌握训练各项动作要领及保护与帮助方法;
c)应用体能:包括负重5km越野、抗眩晕训练。了解训练作用及动作要领。熟悉训练方法及保
护与帮助方法。
4.2.3专业训练
4.2.3.1单个消防员专业训练实行分级训练,根据训练内容难度和复杂程度区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消防员应在完成本级训练内容并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高一级训练,各级专业训练内容应包括:
a)初级专业训练:火场心理行为、灭火装备操作与使用、扑救安全、应急救援、绳索技术、水域
救援。初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见附录B;
b)中级专业训练:扑救安全、应急救援、绳索技术、水域救援、机降、索(滑)降、野外生存、
定位与通信、新特装备操作与使用、组训与施训。中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见附录C;
c)高级专业训练:扑救安全、应急救援、野外搜救、绳索救援、水域救援、定位与通信、指挥与
调度。高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见附录D。
4.2.3.2班(组)训练包括班(组)灭火行动、水泵操作、班(组)火场紧急避险、消防水车操作与
使用、绳索救援。了解训练内容和安全要求。熟悉组织指挥程序及方法,合理进行战斗编组。班(组)
行动符合战术原则和实战要求,指挥员情况诱导及时,消防员密切协同,战术意识强。班(组)训练内
容与要求见附录E。
4.2.3.3中队训练包括灭火战法、灭火行动、综合演练。了解备勤等级转换,熟悉灭火行动和程序。
掌握灭火战法、安全规范和突发情况处置办法。指挥员指挥程序清楚,指挥手段正确,中队行动展开迅
速、协同密切,各类保障到位。中队训练内容与要求见附录F。
2
DB11/T1826—2021
4.2.3.4专业岗位训练包括驾驶专业岗位、卫生专业岗位、通信专业岗位训练。了解相关专业的基础
理论,熟悉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方法。专业岗位训练内容与要求见附录G。
4.2.3.5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总队机关管理人员和指挥人员专业培训科目包括林火管理、应急
管理、心理学基础、扑救与组织指挥、网上推演、模拟指挥等,具体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学时参
照LY/T2796—2017中5.2规定执行。
4.2.3.6森林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支队机关管理人员和指挥人员专业培训科目包括林火基础、林火
生态、政策法规、扑救与组织指挥、扑救安全、网上推演等,具体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学时参照
LY/T2796—2017中5.3规定执行。
4.3训练安全要求
4.3.1结合训练阶段和任务转换、装备器材更换、季节更替、环境改变、人员变动等时机,应组织训
练安全教育。
4.3.2训练场(馆)所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标示训练场(馆)使用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指定安全管理责任人。
4.3.3参训人员应遵守训练安全要求,训练开始前应确认训练设备设施、个体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设
备符合安全标准,现场应配备安全监护人员,及时纠正违反训练纪律、机具操作规程等行为。
4.3.4应根据训练特点,对训练中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预防进行分析预测,制定突发情况处置方案,方
案应包括机构设置与职责、处置程序与措施等内容。
5考核要求
5.1考核基本要求
5.1.1考核原则
从严检验、全面衡量、以考促训。
5.1.2考核形式与时机
分为普考和抽考。本级普考在课目训练结束后进行,全年度应不低于一次。上级抽考在阶段或者年
度训练结束后进行,全年度应不超过两次。
5.1.3考核组织
由本级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组织训练考核应确定并下达考核任务,明确受考对象和考核时间、
内容、方式。
5.1.4考核准备与实施
考核准备应根据考核目的和任务,制定方案计划、考核评定细则、培训评判人员、组织有关保障等。
考核实施应根据考核内容的性质,采取理论考核、操作操练考核、作业考核、演练考核的方式进行。
5.2考核内容与形式
5.2.1理论知识考核分为思想政治与政策法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等。采取笔试形式考核,正确率
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5.2.2基础训练考核以体能训练考核为主。体能训练考核分为基本知识、基础体能、应用体能。采取
单人或分组实际作业考核,以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数或完成时间计算成绩,未独立完成或未按规定完成,
3
DB11/T1826—2021
不记录成绩。体能训练成绩评定指标(男)见附录H.1,体能训练成绩评定指标(女)见附录H.2。
5.2.3专业训练考核
5.2.3.1单个消防员训练考核分为初级专业训练考核、中级专业训练考核、高级专业训练考核,应包
括下列内容:
a)初级专业训练考核:火场心理行为、灭火装备操作与使用、扑救安全、应急救援、绳索技术、
水域救援,采取单人或分组实际作业考核。考核评定指标见附录I。装备操作综合演练逐人连
贯实施,装备操作综合演练评定指标与场地设置示意图见附录J;
b)中级专业训练考核:扑救安全、应急救援、绳索技术、水域救援、机降、索(滑)降、野外生
存、定位与通信、新特装备操作与使用、组训与施训,采取单人或分组笔试、实际作业考核。
考核评定指标见附录K;
c)高级专业训练考核:扑救安全、应急救援、野外搜救、绳索救援、水域救援、定位与通信、指
挥与调度,采取单人或分组笔试、实际作业考核。考核评定指标见附录L。
5.2.3.2班组训练考核分为班(组)灭火行动、水泵操作、班(组)火场紧急避险、消防水车操作与
使用、绳索救援,采取实际作业考核。根据情况构想连贯实施,水泵架设与撤收评定指标见附录M。
5.2.3.3中队训练考核分为灭火战法、灭火行动、综合演练,采取实际作业演练。分队灭火行动综合
演练考核评定指标见附录N。
5.2.3.4专业岗位训练考核分为驾驶专业考核、卫生专业岗位考核和通信专业考核,采取理论笔试和
实际作业考核。考核评定指标见附录O。
5.3考核评定
5.3.1训练成绩考核评定分级
5.3.1.1训练成绩考核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
5.3.1.2评定表为百分制时,与训练成绩考核评定分级换算:
a)优秀:90分以上;
b)良好:70分~90分(不含);
c)及格:60分~70分(不含);
d)不及格:不足60分。
5.3.2个人训练成绩评定
5.3.2.1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评定按附录H~附录L评定。
5.3.2.2个人多课目训练成绩由个人多个训练考核课目成绩综合评定,详见表1。
表1个人多课目训练成绩评定
评定级别评定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优秀1.考核课目训练成绩均为良好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
2.考核课目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70%。
良好考核课目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良率不低于50%。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及格1.70%以上的课目训练成绩为及格以上或者50%以上的课目训练成绩为优秀;
2.体能训练成绩达到及格以上。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
4
DB11/T1826—2021
5.3.2.3个人年度训练成绩由个人年度内完成的所有个人单课目成绩综合评定,详见表2。
表2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
评定级别评定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优秀1.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均为良好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
2.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70%。
良好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良率不低于50%。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及格1.70%以上的课目训练成绩为及格以上;
2.体能训练成绩达到及格以上。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
注:个人年度体能训练成绩不及格,年度训练成绩不能评为及格以上。
5.3.3单位训练成绩评定
5.3.3.1单位单课目训练成绩由所有训练对象训练成绩综合评定,详见表3。
表3单位单课目训练成绩评定
评定级别评定条件
优秀所有训练对象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90%且优秀率不低于50%;
良好所有训练对象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80%且优良率不低于50%。
及格所有训练对象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60%。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
5.3.3.2单位多课目训练成绩由单位所有考核课目训练成绩综合评定,详见表4。
表4单位多课目训练成绩评定
评定级别评定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优秀1.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均为良好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50%;
2.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均为及格以上且优秀率不低于70%。
良好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80%且优良率不低于50%。
及格所有课目训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60%或者50%以上的课目训练成绩为优秀。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
5.3.3.3单位年度训练成绩由本级合成训练及下级单位(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综合评定,详见表5。
表5单位年度训练成绩评定
评定级别评定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优秀1.本级合成(综合演练)训练成绩为优秀;
2.下级单位(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及格率不低于90%,其中优秀率不低于50%。
5
DB11/T1826—2021
表5(续)
评定级别评定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良好1.本级合成(综合演练)训练成绩为良好以上;
2.下级单位(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及格率均不低于90%,其中优良率均不低于50%。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本级合成(综合演练)训练成绩为及格以上;
及格
2.下级单位(个人)训练课目抽考成绩及格率均不低于90%,其中优良率均不低于50%。所有课目训练
成绩及格率不低于60%或者50%以上的课目训练成绩为优秀。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
注:单位年度体能训练成绩不及格,年度训练成绩不能评为及格以上。
A
A
6
DB11/T1826—2021
附录A
(资料性)
体能训练内容与要求
表A.1体能训练内容与要求
课目内容要求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体能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原则和要求。掌握体能训练的主要
体能训练基础
训练基础知识、体能训练伤病方法;了解训练伤病预防、康复训练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理论
预防基础知识掌握训练伤病现场处理和预防的主要方法。
准备活动慢跑、热身操、其他准备活动了解准备活动的意义、作用,掌握各类准备活动的动作要领。
慢跑放松、按摩放松、拉伸放
基本整理活动了解整理放松的意义、作用,掌握整理放松的内容和方法。
松
知识
30m×2蛇形跑、10m×5负
重往返跑、立位体前屈、平板
辅助训练支撑、弓步跳、推小车、收腹了解各项练习训练作用,掌握训练动作要领和方法。
跳、鳄鱼爬行、半深蹲跳、单
脚跳
核心力量训练、小肌肉群训
力量训练了解力量训练作用,掌握动作要领及保护与帮助方法。
练、平板俯桥
基础左右屈体转、屈膝两头起、击
体能组合练习掌俯卧撑、半蹲蛙跳、仰卧手了解组合练习作用,掌握各项动作要领,完成整套练习。
足走
耐力训练3000m跑、5000m跑了解耐力训练作用,掌握训练各项动作要领,完成动作。
徒手越野、负重越野、负重5了解负重越野训练作用,掌握基本技术,完成个人与集体负重
负重5km越野
应用km越野越野。
体能了解旋梯、固定滚轮训练作用及动作要领;熟悉旋梯、固定滚
抗眩晕训练旋梯、固定滚轮
轮训练方法及保护与帮助方法。
注:所有的训练都是建立在准备活动完成以后进行的。
7
DB11/T1826—2021
B
B
附录B
(资料性)
初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
表B.1初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
课目内容要求
按要求完成动作,通过各种火障动作迅速连贯,符合安全要
火场心理行为跨越火栏、进入火环
求。
掌握各类机具的操作及使用方法;掌握各类灭火装备的战术
灭火装备操作装备操作与使用、装备
基础动作;了解灭火机具种类、性能及构造,会日常维修保
与使用操作综合演练
养,能够排除常见故障。
个体防护装备、火场紧
扑救安全掌握个体防护装备使用方法;掌握紧急避险基本方法。
急避险、迷山自救
掌握出血的类型及症状、不同出血的现场急救、止血带的使
安全管理、现场伤员检
应急救援用、止血带的制作方法;掌握创伤的类型及原因、外伤包扎、
伤、创伤救护
扭伤的现场处置方法。
了解相同规格绳索连接、不同规格绳索固定、不同现场环境
绳索技术绳结制作的绳索选择、简易安全带制作、其他实用绳结等方法,了解
直升机救援绳索、掌握各种安全带使用方法。
能够熟练装卸、启动马达,排除油管空气,掌握驾驶技术及
*水域救援冲锋舟驾驶
抛绳方法,掌握翻舟自救方法。
注:表中带有“*”号表示选训课目。
8
DB11/T1826—2021
C
C
附录C
(资料性)
中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
表C.1中级专业训练内容与要求
课目内容要求
火场紧急避险、火
扑救安全熟悉火场注意事项,熟练运用避险技能实施避险。
场救护
掌握骨折固定、伤员转运、徒手转运、专业担架的使用、特殊伤的现
创伤救护技术、环场急救方法;掌握运动损伤的现场急救及预防高温损伤、低温损伤、
应急救援
境损伤蛇虫咬伤的现场急救方法;掌握开放气道等成人、儿童、婴儿的伤情
判断及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
绳索装备的认识与掌握利用安全装备上升与下降、过点过节、更换主绳、固定锚点的方
绳索技术
简单操作法。
冲锋舟驾驶与维
掌握汽油和机油混合比例,会更换机油、火花塞;掌握单人和多人的
*水域救援护、激流行进、激
激流行进、激流横渡方法;掌握单人垂直入水和平跳入水的方法。
流横渡
了解直升机救援速降与协助伤员转运。熟练掌握机、索(滑)降动作
机、索(滑)降机降、索(滑)降
要领;掌握机、索(滑)降场地选择的技术要求及突发情况处置方法。
了解野外生存的基本常识,掌握识别与获取野生食物、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WXCY 0010-2023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服务规范 2023-11-06
- T/NXSCJS 090-2023 文物艺术品鉴定通用规范 2023-12-31
- T/ZCH 004-2021 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 (第1部分 基本要求) 2021-07-15
- T/FYSYLFW 23-2021 养老机构临终关怀服务基本规范 2021-12-03
- T/GNDECPA 0022-2023 全球溯源体系 溯源共建方共建规范 2023-08-14
- T/GFPU 0004-2021 广东岭南特色食品评价规范 2021-10-08
- T/QGCML 705-2023 数字化智慧健康咨询服务规范 2023-03-28
- T/CATIS 001-2022 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运营与服务管理规范 2022-04-19
- T/NHAIA 001-2016 宁夏家用空调行业安装维修服务规范 2016-09-08
- T/COS 016-2023 中国兵工学会军工安防与应急从业人员水平评价标准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