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85-2022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范

DB53/T 1085-2022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T 1085-2022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20
实施日期
2022-08-20
发布单位/组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85—2022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范

2022-05-20发布2022-08-20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108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53/T1085《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范》与DB5305/T65—2021《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

范》共同构成支撑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的地方标准体系。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D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艳琼、谌爱东、王德海、赵雪晴、李向永、陈福寿、罗嵘、韩忠良、刘莹、

张红梅、刘树芳、王燕。

I

DB53/T1085—2022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省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虫情调查、危害评价、防

控技术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地贪夜蛾FallArmyworm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隶属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杂夜

蛾亚科Amphipyrin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是一种主要为害玉米的害虫。

3.2

受害株InfestedPlant

单位面积玉米植株遭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的株数。

3.3

昆虫迁飞通道InsectMigrationPathway

昆虫远距离迁飞时虫源地与主要降落区之间的主要通道,该通道上通常具备利于昆虫迁飞的季节性

运载气流。

4防控原则

“治早治小、全力扑杀”。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杀虫杀卵

相结合,综合应用各项防控技术。

5虫情调查

5.1卵块调查

1

DB53/T1085—2022

玉米出苗后至大喇叭口期,采用“W”形5点调查法,每点确定10株,共50株,7 d调查1次。由下

至上翻看玉米叶片,重点查看植株中上部叶片正面和背面,记录每块田内的卵块数。卵块的识别参照附

录A,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

5.2幼虫调查

玉米出苗后,采用“W”形5点调查法,每点确定10株,共50株,7 d调查1次。观察为害状,由下

至上翻看玉米叶片,重点查看叶心、雄穗和果穗顶部,记录受害株、有虫株和虫量,以及幼虫龄期和天

敌种类及数量等,幼虫的识别参照附录A,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2。

5.3蛹调查

田间幼虫50%达到6龄后5 d~7 d开始蛹的调查,采用“W”形5点调查法,每点确定10株,共50株,

2

7 d调查1次,共调查2次。刨开玉米根际周围1 m范围的表土层,深度2 cm~8 cm,并调查枝叶碎片等覆

盖物及雌穗,记录每平方米蛹的数量。

5.4成虫调查

5.4.1高空测报灯调查

在草地贪夜蛾的迁飞通道设置高空测报灯。高空测报灯宜设在楼顶、高台等相对开阔处,全年开灯

监测,逐日记载诱集的雌、雄成虫数量,成虫的识别参照附录A,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3。

5.4.2性诱剂调查

2

选用桶形诱捕器,调查区每667m放置3个诱捕器,每个诱捕器相距至少50 m,按有效期定期更换

诱芯。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高于植物20 cm。上午调查,全生育期监测,每7 d查一次,虫量多

时2 d查1次,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4。

5.4.3雌蛾卵巢解剖调查

在成虫盛发期,取高空测报灯诱集的雌蛾,解剖检查卵巢发育级别和交尾情况(见附录C),结果

记入附录B表B.5。

5.5大田普查

根据系统观测结果,草地贪夜蛾普遍发生时开展大田普查,选择5个以上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区域,

每区调查2块田,每块田采用“M”形5点调查法,每田调查5点,每点5株,共25株,记录受害株、有

虫株和虫量,以及幼虫龄期,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2。

6危害评价

根据虫情调查的结果,参见附录D,做出危害评价,提出最佳防治时期、防治方法和防治区域。

7防控技术

7.1农业防控

2

DB53/T1085—2022

7.1.1保健栽培

施足有机肥或轮作绿肥等,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虫能力和补偿能力。

7.1.2统一播期

在同一种植区域内,统一播种的时期。

7.1.3间作

宜玉米与豆类间作,提前1个月种植豆类,再间种玉米。

7.1.4摘除卵块

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卵块,集中消灭。

7.2生物技术防控

7.2.1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7.2.1.1保护天敌

覆盖作物秸秆或种植绿肥,保护蜘蛛、甲虫、蚂蚁等昆虫栖息地。种植蜜源植物(向日葵、荞麦、

紫云英、苕子等)和保留田间杂草吸引寄生蜂、胡蜂和蚂蚁。在玉米田块周围种植果树林木等以增加捕

虫鸟类数量。

7.2.1.2释放天敌

人工饲养释放赤眼蜂、夜蛾黑卵蜂、侧沟茧蜂、盘绒茧蜂、齿唇姬蜂、蠋蝽、益蝽和东亚小花蝽等

天敌昆虫。

7.2.2选用生物农药

在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期,虫口密度低时,喷施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

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源制剂。

7.3成虫诱集杀

7.3.1高空灯阻截

在草地贪夜蛾迁飞通道设置高空灯,利用高空灯将灯光向上投射至高空进行诱杀。

7.3.2性诱剂诱杀

2

在玉米生长期,每667 m放置1个~2个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连片放置,定期清除诱捕器内的

成虫,集中销毁。

7.4化学防控

7.4.1防控方法

7.4.1.1玉米苗期至小喇叭期5%<被害株率≤10%时,治早,治小,局部挑治。

7.4.1.2全生育期10%<被害株率≤30%,重点挑治,控制局部为害成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