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131-2021 村庄规划编制规程
DB15/T 2131-2021 DB15/T 2131-2021 Village Planning Compilation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20
CCSP50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131—2021
村庄规划编制规程
Guidelineforthevillageplanning
2021-03-25发布2021-04-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2131—2021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4.1规划定位........................................................................1
4.2编制主体........................................................................1
4.3规划期限........................................................................1
4.4规划任务........................................................................2
4.5村庄类型........................................................................2
5规划程序............................................................................2
5.1基础评价........................................................................2
5.2规划方案编制....................................................................2
5.3规划听证与论证..................................................................2
5.4规划报批........................................................................3
5.5规划公告........................................................................3
6规划编制内容........................................................................3
6.1分类指导........................................................................3
6.2规划目标与定位确定..............................................................3
6.3村域国土空间布局及用途管制......................................................3
6.4道路交通规划....................................................................4
6.5住房布局规划....................................................................4
6.6产业发展规划....................................................................4
6.7基础设施、绿化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5
6.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
6.9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5
6.10规划措施制定...................................................................5
6.11规划公众参与...................................................................6
7成果要求............................................................................6
7.1一般规定........................................................................6
7.2村庄规划文本....................................................................6
7.3村庄规划说明....................................................................6
7.4村庄规划表格....................................................................6
7.5村庄规划图件....................................................................6
7.6村庄规划数据库..................................................................7
7.7其他材料........................................................................7
附录A(资料性)基础资料调查收集分类表...............................................8
附录B(资料性)村庄规划调查样表.....................................................9
附录C(规范性)规划表格............................................................13
I
DB15/T2131—2021
附录D(规范性)村庄规划图件编制要求................................................15
II
DB15/T213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艳华、赵佳斌、郝军、唐磊、陈改香、红格尔。
III
DB15/T2131—2021
村庄规划编制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村庄规划的任务、程序、内容和成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开发边界外,以一个或相邻、连片的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的“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
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19231土地基本术语
GB/T50298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
GB/T50445村庄整治技术标准
TD/T101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92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国土空间规划nationalterritoryspatialplanning
对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修复作出的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
3.2
详细规划detailedplanning
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强度做出的实施性安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进行
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建设、不动产统一登记等的法定依据。
3.3
公众参与publicparticipation
公众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参加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行为。
4总则
4.1规划定位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
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4.2编制主体
村庄规划的组织编制,由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旗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
协调,苏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农牧民全程参与。
4.3规划期限
村庄规划的期限应与苏木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
1
DB15/T2131—2021
4.4规划任务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在把握方向和坚守底线的前提下,立足村庄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充分尊重农牧
民意愿,确定村庄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主要包括:
a)统筹村庄发展目标;
b)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c)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d)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
e)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f)统筹产业发展空间;
g)统筹农村牧区住房布局;
h)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
4.5村庄类型
根据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需要,综合分析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将村庄分为集
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和其他类。除本文件规定的类型外,各地可结合实际增
设不同的村庄类型。
5规划程序
5.1基础评价
5.1.1确定规划基数和底图
采用大比例尺基础数据为底图,实现用地安排精细化,一般符合以下要求:
a)规划基础数据采用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并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现状农村牧区居民点内部
及周边进行补充调绘,细化认定村域范围内各类用地,获取准确的基础数据;
b)底图比例尺一般为1:2000,可根据村庄行政辖区面积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底图比例尺;
c)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土地用途,并在规划基数转换中详细说明;
d)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应与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一致。
5.1.2现状调查
村庄规划编制所需的基础资料包括:自然资源状况、地质灾害、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各类基础
设施建设、村庄发展历史脉络、文化背景和人文风情等资料,必要时可开展补充调查。基础资料收集的内
容和调查样表可参照附录A和附录B。
5.1.3村庄发展现状分析
结合各项调查研究工作,系统分析村域人口、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总
结归纳村庄特点,研究资源利用状况、农牧民需求、现存问题等主要方面,明确村庄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
务。
5.2规划方案编制
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牧区发展条件的目标,结合分区引导管控,统筹安排村庄建设用地、
农牧用地和生态用地,明确村域开发保护格局;划定村庄建设边界,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
护红线,明确各类空间规模和管控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和系统修复,完善保障措施。
5.3规划听证与论证
通过座谈会、村民大会等多种形式,对规划成果征求意见和听证,并经专家论证。
2
DB15/T2131—2021
5.4规划报批
村庄规划成果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经村庄所在苏木乡镇
人民政府审查,报旗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
5.5规划公告
村庄规划成果批准后,应依法公开公告。
6规划编制内容
6.1分类指导
村庄规划内容分为必要性内容和扩展性内容。必要性内容是村庄规划应包含的内容,扩展性内容是结
合村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的内容,见表1。对于紧邻城镇开发边界的村庄,可与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城镇建
设用地统一编制详细规划。
表1不同类型村庄规划的必要性内容和扩展性内容
规划内容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
规划定位与目标●●●●●
村域国土空间布局及用途管制●●●●●
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道路交通规划●●●●●
住房布局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绿地与景观规划●●○○○
历史文化及特色风貌保护●●●●●
生态保护修复●●●●●
人居环境整治●●●●●
6.2规划目标与定位确定
依据旗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类型,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禀赋、
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传统风貌等因素,提出规划目标,并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规划
目标应通过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建
设用地总规模、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模、公用设施用地规模、户均宅基地规模
等,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6.3村域国土空间布局及用途管制
6.3.1一般规定
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的,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调整结果依法落实到村庄规划
中。在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预留建设用地总量的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牧区
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通过设置“留白”空间合理引导村庄建设,形成相对集约高效的村庄建设布局。
3
DB15/T2131—2021
6.3.2建设空间布局
6.3.2.1统筹建设用地安排
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规划村域建设用地总规模一般不应超过规划基期规模,各
类非农建设确需新增用地的,应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并落实建设用地拆旧与建新相挂钩政策。
6.3.2.2主要建设用地占比
村庄规划主要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比例应符合占比规定,见表2。
表2村庄规划主要建设用地比例
占建设用地总规模比例
用地类别
%
居住用地50~80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20
交通运输用地5~15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2~6
6.3.3农牧空间布局
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统筹农用地安排,科学划定村庄农牧发展片区。细化落实上位规划和永久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任务,明确具体地块、面
积和质量,不得改变和占用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及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对园地、林地、牧草地、
设施农用地等其他农牧用地的布局和规模做出合理安排。
6.3.4生态空间布局
结合村庄的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安排村庄生态空间。国家规定的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
能的用地类型,应纳入生态空间;其他具有生态功能,且符合当地农牧民保护意愿的地类,可纳入生态空
间。生态空间中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的区域,以及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不得任意改变用途;其他区域应限制开发利用。提出村庄湿
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古木的保护要求。
6.4道路交通规划
6.4.1对外交通规划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与过境公路、铁路等的连接道路,以及村庄集聚点之间的连接路,明确各类交通道
路的等级、走向和用地安排。
6.4.2对内交通规划
对内交通是村庄内部的道路,根据交通现状和设施建设情况,提出现有道路设施的修建和改造措施,
实现村村通。对新建道路,应明确布局和用地安排。道路宽度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本着方便通行和适用的
原则进行设计,因村制宜,不宜过宽或过窄。合理安排停车场用地及村内长途汽车站和公交车站站址。
6.5住房布局规划
优化宅基地用地布局,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合理确定宅基地用地规模。考虑当地建筑文化特
色和居民生活习惯,对建筑风格、色彩提出建设指引,按照绿色、节能、适用、经济、美观的农房设计模
式,提出村庄住宅及庭院设计参考方案。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保护范围内的宅基地用
地规模和农房设计应当符合GB/T50298规定,宅基地面积控制应符合当地规定的标准。
6.6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特色资源要素以及发展现实基础,充分发挥村庄区位与资源优势,统筹规
划村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布局,提出村庄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确定村庄发展主导产业。
4
DB15/T2131—2021
6.7基础设施、绿化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与供热、环卫、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规划,绿化与景观规划,历史文化保护
和特色风貌规划应符合GB/T50445的相关规定。
6.8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结合区位条件和发展定位,以人口为基础,结合相关行业发
展规划,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具体包括村委会、幼儿园、文化活动室、广场、图书室、卫生室等,
具体配置要求参见表3。
表3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引
类别项目中心村其他村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 4706.66-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泵的特殊要求 2008-12-31
- GB 6857-2008 pH基准试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 2008-12-31
- GB 6856-2008 pH基准试剂 四硼酸钠 2008-12-31
- GB 4706.55-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保温板和类似器具的特殊要求 2008-12-31
- GB 4706.77-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便携浸入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2008-12-31
- GB 6854-2008 pH基准试剂 磷酸氢二钠 2008-12-31
- GB 7000.202-2008 灯具 第2-2部分:特殊要求 嵌入式灯具 2008-12-31
- GB 7000.201-2008 灯具 第2-1部分:特殊要求 固定式通用灯具 2008-12-31
- GB 6853-2008 pH基准试剂 磷酸二氢钾 2008-12-31
- GB 4706.8-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热毯、电热垫及类似柔性发热器具的特殊要求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