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市银洲湖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广东达康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协安安全应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曾磊、刘春阳、李佳、刘建华、李金晖、马建云、蔡阔、曾嵘、姚晋鹏、杨飚、孙磊、周祖衡、刘博、杨维双、吴梦飞、俎俊龙、张霖、叶韬、陈佳军、吴朝志、黄子斌、刘孙权、孟凡辉、阳送贵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CSP66
T/GDPAWS21—2023
团体标准
T/GDPAWS21—2023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实施
细则
DetailedRulesforImplementationofDoublePreventionSystemforConstructionSafetyofHighway
EngineeringProjects
2023 -06-15发布2023-07-01实施
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发布
T/GDPAWS21—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3
5风险分级管控........................................................................5
6隐患排查治理.......................................................................13
7过程管控...........................................................................20
8文档管理...........................................................................20
9持续改进...........................................................................21
附录A(资料性)风险告知详例(示例)...................................................23
附录B(资料性)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示例)...............................................24
附录C(资料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示例)...............................................25
参考文献..............................................................................26
I
T/GDPAWS2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江门市银洲湖高
速公路有限公司、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黄茅海跨海通道管
理中心、广东达康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协安安全应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磊、刘春阳、李佳、刘建华、李金晖、马建云、蔡阔、曾嵘、姚
晋鹏、杨飚、孙磊、周祖衡、刘博、杨维双、吴梦飞、俎俊龙、张霖、叶韬、陈佳军、吴
朝志、黄子斌、刘孙权、孟凡辉、阳送贵。
II
T/GDPAWS21—2023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细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方法,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项
目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
和治理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70-201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GB/T23694-2013风险管理术语
GB/T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DB11383-201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DB22/T2881-201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7921-2011、GB/T23694-2013、和DB22/T2881-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risk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来源:DB22/T2881-2018,2.4]
3.2
风险点risk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
的作业活动,或两者以上的组合。
3.3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
组合。
[来源:DB22/T2881-2018,2.2]
3.4
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risk
可能性和严重性已降低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
T/GDPAWS21—2023
3.5
风险辨识hazardidentification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存在、空间分布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来源:GB/T27921-2011,5.2]
3.6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预判,以确定风险等级大小,分析论证现
有管控措施的充分性,以及是否可接受或可容许的过程。
[来源:GB/T23694-2013,4.7.1]
3.7
风险分级risk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风险可接
受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划分等级。
3.8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
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和管控责任。
3.9
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
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风险采取的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
3.10
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管
控效果、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来源:DB22/T2881-2018,2.7]
3.11
隐患hiddenriskofworksafetyaccident
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
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上的缺陷。
[来源:DB22/T2881-2018,2.10]
3. 12
隐患排查screeningforhiddenrisk
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
标准和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
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2
T/GDPAWS21—2023
3.13
隐患治理eliminationofhiddenrisk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4基本要求
4.1工作目标
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覆盖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规范有效、可控制、可考核
和可追溯的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确保公路工程项目施
工安全顺利。
4.2工作流程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流程图
3
T/GDPAWS21—2023
4.3机构与职责
4.3.1成立由建设单位牵头,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工程项目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
组,研究、规范、指导、协调工程项目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开展。
4.3.2双重预防体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总
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担任,成员由各施工单位负责人组成。
4.3.3各标段均对应设置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小组,研究、规范、指导、协调工程项目双重
预防体系工作的开展。工作小组组长由各标段项目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生产的
负责人、总工程师担任。
4.3.4项目建设单位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负管理责任,监理单位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负监
督责任,项目部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负主体责任。
4.3.5项目部是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的实施主体,应履行以下职责:
a)负责组织本项目(本标段或施工合同段)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
b)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责任制,定期组织对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
核;
c)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本项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各项制度和工作标准;
d)定期组织并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e)保障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
f)定期组织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或更新。
4.3.6项目部负责人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a)负责项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
b)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责任制和考核;
c)掌握本项目的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和控制措施等。
4.3.7安全负责人是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综合监督责任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a)协助项目部负责人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
b)定期开展项目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管控工作,及时更新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c)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责任人落实隐患排查治理;
d)遇重大险情或事故隐患,采取妥善措施并及时上报。
4.3.8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责任第一责任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a)负责本部门双重预防体系的培训及有效运行;
b)负责本部门日常检查、事故隐患的治理及上报工作;
c)督促本部门落实双重预防体系工作责任制和各项工作制度;
4.3.9班组长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a)督促落实班组双重预防体系工作;
b)掌握本班组的风险分布情况、可能后果、风险级别和控制措施等;
c)负责本班组的日常检查、事故隐患治理及上报工作。
4.3.10作业人员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应履行以下职责:
a)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本岗位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
需 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b)掌握本岗位的风险控制措施、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技能;
c)发现隐患及时向班组长报告。
4.4保障机制
4
T/GDPAWS21—2023
4.4.1项目部应结合实际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实
施步骤、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
4.4.2项目部各部门应根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部门的工作方案,层层分
解落实责任。
4.4.3项目部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度,工作制度应包括:
a)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
d)双重预防体系运行管理制度;
e)双重预防体系运行奖惩制度;
f)重大安全风险公告制度;
g)双重预防体系责任制度。
4.4.4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经费机制,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双重预
防体系建设、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经费投入,并建立经费投入和使用台账。
4.4.5项目部应将双重预防体系的培训纳入项目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
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工程项目的双重预防体系内容,并建立培训档案。
4.4.5.1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1次以上培训,熟悉有关法规、标准和
制度的要求,具备正确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知识与能力。
4.4.5.2项目部应每年应对作业人员进行1次以上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风险辨识、隐患
排查和应急处置技能。
4.4.5.3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投入使用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使其具备相应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技能。
4.4.5.4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相关方应进行风险告知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安全规定、作
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应急处置等。
5风险分级管控
5.1作业活动风险点确定
5.1.1作业活动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
晰、责任明确”的原则。
5.1.2公路工程项目作业活动风险点应涵盖施工全过程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应
包括:
a)桥梁、隧道、路基、路面、房建、机电、交安、大型临时工程;
b)原材料和半成品;
c)作业人员相对集中、社会人员和车辆相对密集、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
社会影响的作业场所;
d)取土场、弃土场;
e)用于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存放、运输的设备和场所;
f)起重机械安装拆除。
5.1.3项目部应组织技术、安全、质检、设备、机电、试验、材料等专业人员采取查阅档
案资料、现场调研、座谈询问等方法,对施工全过程的内部、外部因素和作业范围可能存在
的风险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形成风险点登记台账,见表1。排查范围应包括:
5
T/GDPAWS21—2023
a)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
b)周边建筑物、构筑物;
c)山体、水文、气象;
d)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作业行为、管理情况。
表1风险点登记台账
风险点风险点可能导致的
序号区域位置所属单位备注
类型名称主要事故类型
5.2风险辨识
项目部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按照风险作业活动,采用相应的辨识方法,对存在的风
险进行辨识,充分考虑不同状态和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
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
5.2.1辨识方法和适用
5.2.1.1项目部应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特点,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常用的风
险辨识方法有:
a)作业危害分析法(JHA);
b)安全检查表法(SCL);
c)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
d)故障假设分析法(WI);
e)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f)事故树/事件树分析法(FTA/ETA);
g)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h)情景分析法(SCQA);
i)头脑风暴法(BS)。
5.2.1.2作业活动风险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实施辨识;设备设施、原辅材料、危险物质
及其他风险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实施辨识;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失效模
式与效应分析、事故树/事件树分析等方法实施辨识。
5.2.2辨识范围及内容
5. 2.2.1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包括自
然环境、地质条件、建构筑物、作业场所、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原辅材料、危险物质、作
业活动、管理机构、社会因素等各个方面,并充分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
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6
T/GDPAWS21—2023
5.2.2.2辨识过程须充分考虑四种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958.1-1988 天青石矿石中锶和钙含量的测定 EDTA容量法 1988-03-21
- SHS 04102-2004 溶剂牵伸机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SH/T 0293-1992 真空油脂饱和蒸气压测定法 1992-05-20
- QB/T 4208-2011 十字槽螺钉旋具头 2011-06-15
- JB/T 3627.10-1999 组合夹具组装用工具、辅具 空心镗孔夹具检验棒 1999-05-20
- JB/T 8649.2-1997 数控印制板钻床 技术条件 1997-08-18
- EJ/T 1027.18-1996 压水堆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焊接规范 设备制造车间技术要求 1996-10-24
- QJ 1714.3A-1999 航天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设计文件的标题和明细栏 1999-04-02
- HB 6783.1-1993 军用机载设备气候环境试验箱(室)检定方法总则 1994-06-01
- YZ/T 0093.2-2005 邮件包装箱 第2部分:国际 200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