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DACM 001-2024 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 临床诊断标准

T/SDACM 001-2024 Normal high blood pressure comm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clinical diagnostic criteria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DACM 001-2024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31
实施日期
2024-05-31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山东中医药学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的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对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诊断; 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在系统回顾既往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相关诊断标准(附录A的表A.1-A.3)基础上,以统计学概率为基本理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及统计分析和临床验证的方法,找出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内在的客观规律以及潜在的有价值信息,建立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希望为正常高值血压各证型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本标准在系统回顾既往正常高值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及统计分析和临床验证的方法,结合多轮专家研讨与论证,确立了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正常高值血压阴虚阳亢证、正常高值血压痰瘀互结证诊断条目及其评分,并分别制定了《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证候诊断标准及程度分级标准》、《阴虚阳亢证证候诊断标准及程度分级标准》、《痰瘀互结证证候诊断标准及程度分级标准》(见附录表1-表3)。参照各证候积分进行临床诊断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起草人:
李运伦、齐冬梅、焦华琛、杨雯晴、李超、朱羽硕、滑振、李焱、王宇、杜峰、张世君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20T/SDACM001-2024

C05

团体标准

T/SDACM001-2024

Clinicaldiagnosticcriteriaforcomm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mptoms

ofnormalhighbloodpressure

山东中医药学会发布

前言...............................................................................................................2

引言...............................................................................................................2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5

4诊断依据.........................................................................................................6

5诊断标准.........................................................................................................6

参考文献...........................................................................................................7

附录A.................................................................................................................8

附录B...............................................................................................................13

附录C...............................................................................................................16

I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本文件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运伦、齐冬梅。

本文件其他起草人:焦华琛、杨雯晴、李超、朱羽硕、滑振、李焱、王宇、杜峰、张世

君。

I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报道,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心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农村为48%,城市为45.86%。高血压是引起心血

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成年高血压病患者约2.45亿人,并呈现

上升趋势[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

趋势,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

平。目前我国不仅高血压病患者比例较高,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给居民和社会

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目前,正常高值血压常见证型可

以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3-4]。但既往诊断标准中存在“诊断标准未完全统

一、相关术语并未规范、辨证依据诸条目缺乏诊断权重等问题,影响了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

用。

本标准在系统回顾既往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相关诊断标

准(附录A的表A.1-A.3)基础上,以统计学概率为基本理论,通过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

调查、量表研制及统计分析和临床验证的方法,找出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内在的客观

规律以及潜在的有价值信息,建立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希望为正常

高值血压各证型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提供指导与帮助。

本标准由于受到受试者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依照

实际情况而定。

3

1

本标准规定了正常高值血压常见中医证候(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

的诊断依据和诊断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对正常高值血压的临床诊断。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6751.2-2021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

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

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GJYJS16005中医诊断学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

2019AHA/ACCClinicalPerformanceandQualityMeasuresforAdultsWithHighBlood

Pressure: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

onPerformanceMeasures

2017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Guidelinefor

the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HighBloodPressureinAdults

NICEguideline:Hypertensioninadults:diagnosisandmanagement

TheJapaneseSocietyofHypertensio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JSH

2019).

2023ESH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rterialhypertensionTheTaskForceforthe

managementofarterialhypertensionofthe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

2020InternationalSocietyofHypertensionGlobalHypertensionPracticeGuidelines

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4

WHOInternationalStandardTerminologiesonTraditionalMedicineintheWesternPacific

Region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各症状中英文定义见附录D(1-26)。

hypertensivedisease

高血压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

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

征。

英文翻译引自:2020InternationalSocietyofHypertensionGlobalHypertensionPracticeGuidelines;

中文术语解释引自: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Normalhighbloodpressure

正常高值血压指血压水平120~139/80~89mmHg定为正常高值血压。

英文翻译与中文术语解释均引自: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肝火亢盛证Thediagnosticscaleofliverfireflamingupwardofhypertensivedisease

因肝火炽盛,气火上犯清窍,壅滞脉络所致。临床以发热,口渴、口苦,烦躁,失眠

,头痛,面赤,或目赤、肿痛,或耳暴鸣、暴聋,或吐血、衄血,舌质红,舌苔黄,脉弦

数等为特征的证候。也称肝火上扰证、肝热上扰证、肝火上扰清窍证。

英文翻译与中文术语解释均引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

阴虚阳亢证syndrome/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yanghyperactivity

因阴液亏虚,阳失制约而偏亢所致。临床以头胀晕痛,烦躁、易怒,失眠,目赤胀痛

,或潮热、盗汗,两颧潮红,口干、咽燥,舌质红而干,脉细数或弦等为特征的证候。

英文翻译与中文术语解释均引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

痰瘀互结证syndrome/patternofphlegmandstasisobstructingtheinternal

痰浊与瘀血相互搏结,阻碍气机,以局部肿块刺痛,或肢体麻木、痿废,胸闷多痰,

或痰中带血,血色紫暗,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英文翻译引自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中文术语解释引自: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

5

4

本标准在系统回顾既往正常高值血压相关诊断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临床

流行病学调查、量表研制及统计分析和临床验证的方法,结合多轮专家研讨与论证,确立

了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正常高值血压阴虚阳亢证、正常高值血压痰瘀互结证诊断条

目及其评分,并分别制定了《正常高值血压肝火亢盛证证候诊断标准及程度分级标准》、

《阴虚阳亢证证候诊断标准及程度分级标准》、《痰瘀互结证证候诊断标准及程度分级标准

》(见附录表1-表3)。参照各证候积分进行临床诊断。

5

(1)各证候症状划分为根本没有、有,较轻、有,一般、比较严重和很严重,依次赋分为1

、2、3、4、5分,各常见证候诊断标准程度分级见表1。

(2)以舌脉为代表的体征条目难以采用程度轻重量化,故应用二值化处理,即“无”“有”两个

等级,并且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及与症状条目相呼应,依次以1和3记分。

(1)

证候诊断模型Y(积分)=20烦躁易怒+15头胀+11口干+23口苦+3便秘+4目涩+8尿赤+9脉

数+7舌质红。诊断标准的充分条件为具备肝火上扰维度指标(烦躁易怒、头胀)和肝火内炽

维度指标(口干、口苦、目涩、便秘、尿赤)至少各1项。必要条件为各指标积分和≥122分

(2)

证候诊断模型Y(积分)=17头晕+4失眠+19头痛+13耳鸣+13舌红+16脉数+17脉弦。诊断

标准的充分条件为具备具阴虚维度指标(头晕、失眠)和阳亢维度指标(头痛、耳鸣)至少

各一项。必要条件为各指标积分和≥127分。

(3)

证候诊断模型Y(积分)=6神疲+14口吐痰涎+12体胖+10口黏+9四肢沉重+10大便粘滞

+14舌苔厚+17舌苔腻+8脉滑。诊断标准的充分条件为具备脾失健运维度指标(神疲、口黏、

大便粘滞)和痰湿壅滞维度指标(口吐痰涎、体胖、四肢沉重)至少各一项。必要条件为各

指标积分和≥118.5分。

6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