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33-201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DB34/T 1833-2013 Hybrid rice seedling production and transplanting machine-assisted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2月
-
2023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张健美、郭颖林、武小燕、周桂香、严志、黄艳玲。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833—201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2013-02-04发布2013-03-0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83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健美、郭颖林、武小燕、周桂香、严志、黄艳玲。
I
DB34/T1833—201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过程中育秧作业环节技术要求、大田准备及插秧作业机械
化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杂交水稻制种中人工栽插父本、机插母本的作业方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DB34/T244.3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第3部分:工厂化育秧机械化
DB34/T244.4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规范第4部分:栽植机械化
DB34/T794步进式插秧机作业技术规范
3育秧作业
3.1种子准备
种子应经过晒种、选种、消毒、浸种、催芽等环节,母本种子处理应符合DB34/T244.3的规定。
父本种子参照母本,催芽时需达到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的标准。
3.2秧田选择
育秧的秧床环境应符合NY5116中规定的无公害水稻产地环境条件,育秧过程中的投入物应符合
NY/T5117中规定的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3.3父本育秧(采用人工栽插大田育秧方式)
3.3.1秧田制作
按照秧田与大田比1:40左右准备秧田。选择土质松软、排灌方便、杂草少、无病原肥力较高的田
块做秧田。
干耕耖耙做畦,畦宽1.5m,沟宽0.3m,沟深0.2m。
应达到上糊下松、沟深面平、肥足草净、软硬适中。
3.3.2播种
3.3.2.1每667m2大田须备干籽0.25kg~0.3kg。
3.3.2.2分两期播种,每期各半,时间间隔7d左右。
1
DB34/T1833—201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J/ T66-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01-07-27
- HJ/ T68-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苯胺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01-07-27
- HJ/ T65-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01-07-27
- HJ T72-2001 水质 邻苯二甲酸二甲(二丁、二辛)酯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 2001-09-29
- HJ/ T67-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2001-07-27
- HJ/ T70-2001 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氯气校正法 2001-09-11
- HJ T74-2001 水质 氯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01-09-29
- HJ T71-2001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2001-09-29
- HJ/ T69-2001 燃煤锅炉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核定技术方法--物料衡算法(试行) 2001-07-27
- HJ/ T64.3-2001 大气固定污染源 镉的测定 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分光光度法 200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