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72-2013 柞蚕室内繁育技术规程
DB34/T 1872-2013 Indoor breed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tussah silkworm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872-201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3-04-07
实施日期
2013-04-0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化标准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室内饲养柞蚕的养蚕前准备、消毒催青、卵面消毒、收蚁、蚕期管理、制种等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饲养柞蚕。
发布历史
-
2013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蚕桑服务站。
- 起草人:
- 刘朝良、朱保建、张虹、王磊、魏国清、李庆宝、汪剑霞。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7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872—2013
柞蚕室内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ndoorBreedingofSilkwormAntheraeapernyi
2013-04-07发布2013-04-0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872—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化标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蚕桑服务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朝良、朱保建、张虹、王磊、魏国清、李庆宝、汪剑霞。
I
DB34/T1872—2013
柞蚕室内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室内饲养柞蚕的养蚕前准备、消毒催青、卵面消毒、收蚁、蚕期管理、制种等技术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饲养柞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1092柞蚕一代杂交种
NY/T1625柞蚕种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暖茧
经过低温保护解除滞育的柞蚕种茧,用人工加温补湿促进蛹体发育,使其顺利出蛾。
3.2
暖卵
将受精卵保护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逐渐发育孵化成蚁蚕的过程。
3.3
稚蚕
一龄期至三龄期的柞蚕幼虫。
3.4
壮蚕
四龄期至五龄期的柞蚕幼虫。
4饲养前准备
1
DB34/T1872—2013
4.1种卵准备
繁育的蚕品种,应是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杂交组合,并取得合格证书。饲
养品种应选择性状良好的现行品种。根据我省气候、饲料树种、劳动力强弱及技术熟练程度确定饲养量。
4.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7/T 1446-2009 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元目录 第3部分:计生数据元 2009-12-31
- DB37/T 1497-2009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节能管理实施指南 2010-02-09
- DB37/T 437-2010 无公害食品 优质鲫鱼养殖技术规程 2010-02-24
- DB37/T 447-2010 无公害食品 魁蚶养殖技术规范 2010-02-24
- DB37/T 451-2010 无公害食品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规范 2010-02-24
- DB37/T 442-2010 无公害食品 刺参养殖技术规范 2010-02-24
- DB37/T 444-2010 无公害食品 菲律宾蛤仔养殖技术规范 2010-02-24
- DB37/T 436-2010 无公害食品 鲢、鳙鱼养殖技术规程 2010-02-24
- DB37/T 432-2010 山东省无公害淡水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10-02-24
- DB37/T 1503-2010 绿色食品 露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201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