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820-2013 油茶有机化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1820-2013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820-201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2-04
实施日期
2013-03-0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种苗要求、造林技术、施肥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 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油茶有机化栽培技术要求。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太湖县标准计量质量检验学会、太湖县林业局。
起草人:
赵健、余登九、陈战华、张院生、程宇忠。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820—2013

油茶有机化栽培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13-02-04发布2013-03-0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820—2013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山里郎茶油有限公司、太湖县标准计量质量检验学会、太湖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健、余登九、陈战华、张院生、程宇忠。

I

DB34/T1820—2013

油茶有机化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基地选择、种苗要求、造林技术、施肥管理、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

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油茶有机化栽培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LY/T1328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DB34/T1347-2011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机化栽培

在生产过程中禁用或限用农药、化肥及其它人工合成品,主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物学原理生产出来、

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的生产栽培技术过程。

3.2

茶枯水

茶枯,又称茶麸、茶籽饼,是油茶籽经榨油后的渣饼,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也是一种植物源农

药。茶枯按一定比例兑水后被称为茶枯水。茶枯水对害虫有很好的胃毒和触杀作用,可广泛使用在蔬

菜、水稻、果树、茶叶、花卉等作物上。

4自然条件要求

4.1基地生态环境

油茶基地应远离城市、工矿企业、村庄、车站、码头等,距公路交通主干道500m以上,周围5km

范围内无化工厂、水泥厂、热电厂等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

我省油茶栽培垂直分布主要在100m~700m之间,选择油茶栽培的海拔区域是垂直分布高度大别山区

1

DB34/T1820—2013

海拔400m以下,皖南地区在海拔600m以下,海拔相对高200m以下,坡度25°以下(不得超过

25°)

4.2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土壤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汞,mg/kg≤0.15

砷,mg/kg≤40

铅,mg/kg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