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804-2015 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设计规范
DB11/ 804-2015 The Design Standards for Communication and Cabled Radio and Television Infrastructure of Civil Building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04月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11/T804—2015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号:DB11/804-2015
备案号:J13140-2015
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
基础设施设计规范
报批稿
SpecificationonCivilBuildingDesignForCommunication
andCATVInfrastructure
2015-12-30发布2016-07-01实施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联合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1/804—2015
北京市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
基础设施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onCivilBuildingDesignForCommunication
andCATVInfrastructure
DB11/T804–2015
主编单位: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年07月01日
2016北京
2
DB11/804—2015
前言
按照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规划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北京市质监局《关于
印发2014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京质检标发[2014]36号)的要求,北京电信规划
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
北京市通信光缆工程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
定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1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一般规定;4.信息管道系统;5.
用户接入系统;6.传输指标;7.机房和设备间;8.天、馈线配套设施。
本规范中3.0.2条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管理,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条文的解释工作。标准日常管理机构为北京市城
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北京电信
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乙19号华通大厦B座,邮编:100048)、北京歌华
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35号〈东门〉,邮编:100083),以便今后
修订时参考。
北京市城乡规划标准化办公室电话:(010)68017520,邮箱:bjbb3000@163.com。
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电信公司
北京歌华有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树林刘向东鲍彦泽史楠马强李家京王辉
曾春唐文伟林霖满全安刘昕刘义卓赵小冬
刘悦朱可鑫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卢均乐朱佩江徐明钧徐东陈建军李洪栋王玉卿吴晓海郑艳茹
3
DB11/804—2015
目次
1总则............................................................................7
2术语.............................................................................8
3一般规定..........................................................................11
4信息管道系统......................................................................14
4.1建筑物外信息管道.............................................................14
4.2建筑物内信息管道............................................................17
5用户接入系统....................................................................21
5.1光纤接入系统..................................................................21
5.2布线接入系统..................................................................23
5.3传输指标......................................................................24
6机房和设备间......................................................................25
6.1设置要求.......................................................................25
6.2面积要求......................................................................26
6.3工艺要求.......................................................................27
6.4电源要求......................................................................28
6.5防雷及接地要求................................................................29
6.6消防要求......................................................................29
7天、馈线配套设施................................................................30
附录A民用建筑楼内暗管系统示意...................................................31
附录B固定通信机房及设备间工艺要求示意图.......................................35
附录C移动通信通道系统示意图.....................................................37
附录D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平面示意图.................................................39
附录E移动通信框架、铁塔基础示意图.............................................41
4
DB11/804—2015
附录F有线广播电视机房和光电转换间示意图.......................................43
附录G有线广播电视管道系统示意图.................................................45
附录H通信管道系统示意图..........................................................46
附录J有线广播电视暗管系统示意图.................................................47
附录K楼道综合配线箱工艺要求示意图.............................................50
附录L终端综合配线箱工艺要求示意图.............................................51
附录M民用建筑通信设施建设分工示意图............................................1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5
DB11/804—2015
Contents
1GeneralPrinciples
2Terms
3GeneralStipulation
4InfomationPipelineSystem
4.1InfomationPipelineConstructionOutBuilding
4.2InfomationPipelineConstructionInBuilding
5SubscriberAccessSystem
5.1FiberAccessSystem
5.2CablingAccessSystem
5.3transmissionindex
6Room、equipmentroomrequirements
6.1LocationStipulation
6.2AreaDemand
6.3ProcessRequirement
6.4Power
6.5LightingProtectionandGroundingProtection
6.6FireProtection
7MobileCommunicationAntana、Feeder
AnnexAConcealedPipeSysteminBuildingconstructionSketchMap
AnnexBFixedCommunicationRoomTechnicsDemandMap
AnnexCMobil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PassageSystemSketchMap
AnnexDMobil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RoomLayoutSketchMap
AnnexEMobileCommunicationSteelTower、Self-spportingTowerBaseTechnicsDemandMap
AnnexFCATVBaseStationRoom、EquipmentRoomSketchMap
AnnexGCATVUndergroundPipeSystemSketchMap
AnnexHTelecomunicationUndergroundPipeSystemSketchMap
AnnexJCATVConcealedPipeSysteminBuildingSketchMap
AnnexKCorridorWireDistributionCabinetTechnicsSketchMap
AnnexLTerminalWiringBoxTechnicsSketchMap
AnnexMCivilBuildingDesignCommunicationsDivisionSketchMap
AnnexDescriptiveofprovisions
DescriptionoftheTermsangDefinitionsinthisSpecification
Descriptiveprovisions
6
DB11/804—2015
1总则
1.0.1为适应北京地区城市建设与信息网络向数字化、多业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搞好本地区民用建筑的固定通信、移动通信、有线广播电视等多业务信息网络建设,倡导
资源共享,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的设计,改
建、扩建民用建筑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应采用光纤接入方式建设。
1.0.4民用建筑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7
DB11/804—2015
2术语
2.0.1固定通信机房FixedCommunicationRoom
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网络设施及配套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房间。
2.0.2移动通信基站机房MobileCommunicationBaseStationRoom
用于安装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室内覆盖系统设备、室外一体化基站设备的专用房间。
2.0.3有线广播电视机房CATVBaseStationRoom
用于安装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交互设备、网络设施及配套设备的专用房间。
2.0.4固定通信设备间FixedCommunicationEquipmentRoom
建筑区内具备线缆引入、安装通信配线设备条件的房屋。
2.0.5有线广播电视光电转换间CATVEquipmentRoom
用于安装有线广播电视光端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的专用房间。
2.0.6信息管道InformationPipeline
用于敷设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线缆的一种通道,由管道、人(手)孔和建筑物引入管
等组成。
2.0.7主干信息管道TrunkInformationPipeline
建筑红线外城市主干信息管道至通信或有线广播电视机房的管道以及建筑红线内主
干道路敷设的管道。
2.0.8配线信息管道DistributionInformationPipeline
主干信息管道人(手)孔至各建筑物接入管道之间敷设的信息管道。
2.0.9引入管ServicePipe
由人(手)孔至建筑物内连接的信息管道。
2.0.10楼道综合配线箱CorridorWireDistributionCabinet
建筑物内用于线缆分线的箱体,配线箱为线缆分线设备。
2.0.11有线广播电视放大箱CATVAmplifierCabinet
用于安装信号放大器、分支器、分配器的箱体以下简称“放大箱”。
2.0.12出线盒OutletBox
用户线缆的终接部位,出线盒可安装面板和信息模块。
2.0.13有线广播电视终端盒CATVTerminalOutlet
用户电器(如电视机、收音机等)与有线广播电视系统连接的设备盒。
2.0.14终端综合配线箱IntegratedTerminalBox
用于安装各种配线模块、家庭交换机、计算机网络集线器或以太交换机及家庭智能化
系统模块、有线广播电视用家庭网关等户内设备及设施的箱体。
2.0.15移动通信宏蜂窝基站MobileCommunicationMacroCellBaseStation
用于建筑物外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收发信设备及天、馈线。
2.0.16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基站MoblieCommunicationIndoorCoverageBaseStation
用于建筑物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收发信设备及天、馈线。
8
DB11/804—2015
2.0.17移动通信室外一体化基站MobileCommunicationOutdoorIntegratedBase
Station
用于室外环境下安装移动通信设备的独立机房及用于安装天线的自立桅杆塔。
2.0.18入户线缆ServiceWire&ServiceCable
楼道综合配线箱至终端综合配线箱之间连接的线缆。
2.0.19户内线缆IndoorWire&IndoorCable
终端综合配线箱至户内信息插座和有线广播电视终端盒之间连接的线缆。
2.0.20信息点FiberopticcableTelecommunicationsOutlet
同轴电缆终接或光缆终接的信息插座模块。
2.0.21配线区wiringzone
在民用建筑区内根据建筑的分类、建筑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建筑组成的配线区域。
2.0.22配线管网wiringpipelinenetwork
建筑物内竖井、管、槽等组成的管网。
2.0.23用户接入点accesspointforsubscriber
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的位置,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建筑物建设方的工程界
面。
2.0.24光缆Fiberopticcable
以光纤为传输元件的缆。
2.0.25配线光缆wiringopticalcable
用户接入点至设备间配线设备、设备间至与公用通信管道互通的人(手)孔之间连接的
光缆。
2.0.26线缆cable
光缆与电缆的统称。
2.0.27通信光缆交接箱opticalcableintersectionbox
用于室内\室外连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接口设备,负责主干光纤、配线光纤的交
接调度管理。
2.0.28有线广播电视落地交接箱CATVFieldCrossConnectingCabinet
用于室外安装光缆分路接续等有线广播电视设备及设施的箱体。以下简称“落地箱”。
2.0.29配线设备wiringfacilities
民用建筑内连接通信及有线电视线缆的配线机柜(架)、配线箱的统称。
2.0.30机柜cabinet
用于安装配线与网络设备、引人线缆并端接的封闭式装置由框架、前后门及侧板组成。
2.0.31尾纤tailfiber
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2.0.32跳纤opticalfiberjumper
两端均带有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2.0.33适配器adaptor
使插头与插头之间实现光学连接的器件。
9
DB11/804—2015
2.0.34光纤连接器opticalfiberconnector
由跳纤或尾纤和一个与插头匹配的适配器组成。
2.0.35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forcommunicationandCATV
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包括:机
房、设备间、铁塔基础、信息管道、配线设备、用户接入点以下的线缆。
10
DB11/804—2015
3一般规定
3.0.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必须纳入建筑设计。通信设
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应符
合《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有关规定。
3.0.2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红线内的地下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管道、配线管网、机房、
设备间、光电转换间等基础设施,必须与住宅建筑同步建设。
3.0.3固定通信、有线广播电视机房宜集中设置在公共建筑内,移动通信宏蜂窝基站
机房应单独在靠近移动通信天线的区域设置,室内覆盖系统基站机房应单独在建筑物中心
区域独立设置。
3.0.4地下信息管道及信息设施的建设,应根据通信用户接入点、有线广播电视用户
接入点的位置,确定工程建设方案。
3.0.5建筑用地红线内管道,应物理双路由接入城市主干信息管道。建筑用地红线内,
地下信息管道设计应根据通信业务和有线广播电视的需求及发展趋势确定管道的总容量,
结合规划区域内综合管道的设置及地理环境条件设计敷设方式和路由。
3.0.6应按照本市公用设施规划配套指标的要求,提供通信和有线广播电视机房等基
础设施用房及移动通信天、馈线安装位置。
3.0.7通信及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工程设计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
定型产品。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0.8入户及户内通信和有线广播电视线缆应按居住建筑每户一条同轴电缆和两条
光缆设置。两条光缆中的一条是通信光缆,宜采用单芯或以上光缆;另一条是有线广播电
视光缆,宜采用双芯或以上光缆。公共建筑应根据用户信息点需求量配置用户光缆和同轴
电缆,也可采用布放光纤到出线盒,同轴电缆到面板。
3.0.9固定通信基础设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固定通信机房和建筑物内固定通信设备间。
2建筑物接地网,至固定通信机房、建筑物内固定通信设备间的接地干线及汇流排。
3建筑物交流配电室,至固定通信机房、建筑物内固定通信设备间的电源总开关。
4建筑物内的通信暗管、暗线、信息插座、楼道综合配线箱和终端综合配线箱、竖井、
桥架、线槽和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内的信息管道及外线引入人(手)孔。
3.0.10有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有线广播电视机房和建筑物内光电转换间。
2建筑物接地网,至有线广播电视机房、建筑物内光电转换间的接地干线及汇流排。
3建筑物交流配电室,至有线广播电视机房、建筑物内光电转换间的电源总开关。
4建筑物内的有线广播电视暗管、暗线、落地箱、放大箱、过路箱、终端盒、楼道综
合配线箱和终端综合配线箱、竖井、桥架、线槽和建设规划用地红线内的信息管道及外线
引入人(手)孔。
3.0.11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11
DB11/804—2015
宏蜂窝基站或室外一体化基站基础设施和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
对于不具备天线安装条件的建筑物,宏蜂窝基站采用室外一体化基站的建设方式,室
外一体化基站用地应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建设规划。此时,建筑物内不再设置宏蜂窝基
站机房。
1移动通信宏蜂窝基站基础设施
1)宏蜂窝基站机房。
2)建筑物综合接地网,至移动通信机房的接地干线及汇流排。
3)建筑物配电室,至移动通信机房的电源线及移动通信机房内的电源总开关。
4)固定通信机房,至移动通信机房的线缆路由、桥架。
5)楼顶天线安装位置及移动通信机房,至楼顶天线安装位置的路由通道、桥架。
6)楼顶铁塔或框架的基础。
2室外一体化基站基础设施
1)室外一体化基站机房及独立杆塔的建设用地。
2)室外一体化基站与信息管道的连接。
3)交流配电室至室外一体化基站机房的电源线。
3移动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基础设施
1)室内覆盖系统移动通信机房。
2)建筑物综合接地网至移动通信机房的接地干线及汇流排。
3)建筑物配电室,至移动通信机房的电源线及移动通信机房内的电源总开关。
4)固定通信机房,至移动通信机房的线缆路由、桥架。
5)移动通信机房至弱电竖井、弱电竖井至天线安装位置的路由通道、桥架及线槽。
3.0.12光纤到户系统,民用建筑通信设施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信业务经营者和民用建筑建设方共用配线箱或光缆交接箱时,由民用建筑建设方
负责箱体的建设。
2电信业务经营者和民用建筑建设方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
柜的建设。
3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民用建筑建
设方负责建设。
4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
用户接入点用户侧以内配线设备、用户光缆及楼道综合配线箱、户内终端综合配线箱、出
线盒、信息点、户内光缆,应由民用建筑建设方负责建设。民用建筑通信设施建设分工示
例见附录M
3.0.13通信光缆光纤到户系统的建设原则
光纤到户系统,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根据不同建筑类型来划分。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
建筑。
1居住建筑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依据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确定,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由单个高层居住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固
12
DB11/804—2015
定通信设备间和光电转换间。
2)由低层、多层、中高层居住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
固定通信设备间和光电转换间。
3)由低层低密度居住建筑群组成配线区时,设备间应设置在公共建筑内,若不
具备设置设备间条件,通信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接入点应设
于有线广播电视落地交接箱。
4)由不同建筑类型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首选设于本配线区固定通信设
备间和光电转换间。
2公共建筑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依据建筑使用功能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使用面
积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单个高层公共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置在本建筑物内的
固定通信设备间和光电转换间。
2)由多个底层、多层公共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置在配线区固定
通信设备间和光电转换间。
3)由不同类别的公共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宜设置在业务需求较密集
建筑内的固定通信机房和光电转换间。
13
DB11/804—2015
4信息管道系统
4.1建筑物外信息管道
4.1.1管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1路由选择
1)应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易于维护管道的路由。
2)不宜选在埋设较深的其它管线附近。
3)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4)不宜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
2应与城市信息管道和各建筑物的同类引入管道或引上管相衔接,形成完整通路,其
位置宜选在建筑物和用户引入线较多的一侧。
3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4.1.1信息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
单位:m
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规格平行净距交叉净距
已有建筑物——2.0——
规划建筑物红线——1.5——
d≤300mm0.5
给水管300<d≤500mm1.00.15——
d>500mm1.5
污、雨水排水管——1.00(注1)0.15(注2)
热力管——1.00.25
压力≤300kPa1.0
燃气管0.30(注3)
300kPa<压力≤800kPa2.0
<35kV0.5
电力电缆
≥35kV2.00.50(注4)
高压铁塔基础边>35KV2.5
通信电缆(或通信管道)——0.50.25
乔木1.5——
绿化
灌木1.0——
地上杆柱——0.50~1.00——
道路边石边缘——1.0——
沟渠(基础底)——0.5——
注:
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宜小于0.4m,信息管道应作包封处理,包封长度
自排水管道两侧各加长2m。
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作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信息管
道应作包封2m。
14
DB11/804—2015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交叉净距可减至0.15m。
4.1.2管材选取,应符合以下要求:
地下信息管道应采用塑料管或钢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下列情况下应采用塑料管:
1)主干、配线管道;
2)管道的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与渗漏的排水系统相邻近;
3)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
4)地下障碍物复杂的地段;
5)施工期限要求急迫或尽快回填土的地段。
2下列情况下应采用钢管:
1)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2)需采用机械顶管施工方法穿越道路或铁路路基;
3)管群跨越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4)埋深过浅,不符合表4.1.3规定;
5)受电力线等干扰影响,需要防护的地段;
6)建筑物的引入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4.1.3管道及人(手)孔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人(手)孔应充分满足通信和有线广播电视施工和安全管理的需要。
2人(手)孔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选择在管道分歧点、建筑物引入点等处,在交叉路口、道路坡度较大的转折处。
2)应与其它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它地下管线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3)不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门口,不应设置在规划囤放器材或其它货物堆场,不应设置
在低洼积水地段。
4)在周围环境复杂处,应根据地形要求,设置异型人(手)孔。
5)多层建筑楼及单体建筑,应以单元为单位设置手孔。高层建筑的引入处,在建筑
物前应设置手孔,当管孔数超过6孔时应设置人孔。
3人(手)孔的型号,宜按下列规定选择:
1)远期管群容量大于6孔时,宜采用人孔。
2)远期管群容量不大于6孔时,宜采用手孔。
3)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4)管道引上处、放置落地式光缆交接箱处,宜采用手孔。
5)固定通信机房、固定通信设备间和光电转换间接入管道的终端人(手)孔应在以
上基础加大一号。
15
DB11/804—2015
4管道手孔程式应根据所在管段的用途及容量合理选择,管道手孔程式可按表4.1.2
的规定执行。
表4.1.2管道手孔程式
手孔程式选用规格(mm)
管道段落管道容量用途
宽长高
3孔及3孔以下120017001400用于线缆分支与接续
管道
3孔及3孔以下90012001200用于线缆过线
至设备间6孔及6孔以下120017001400用于线缆接续及管道
引入至光缆交接箱3孔及3孔以下90012001200分支
管道至高层住宅设备间120017001400
用于线缆过线和引入
至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设备间120017001400
衔接用于衔接电信业务经
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手孔120017001400
手孔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3/T 382.5-2002 无公害中药材:延胡索(元胡) 第5部分:质量要求 2002-09-24
- DB32/T 540.3-2002 无公害家化暗纹东方魨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鱼苗培育技术 2002-11-15
- DB32/T 542-2002 无公害家化暗纹东方魨 配合饲料 2002-11-15
- DB62/T 830-2002 定西地区无公害蔬菜 白灵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2-08-27
- DB32/T 539-2002 家化暗纹东方魨 2002-11-15
- DB32/T 540.1-2002 无公害家化暗纹东方魨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亲鱼培育技术 2002-11-15
- DB62/T 827-2002 定西地区无公害蔬菜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 2002-08-27
- DB62/T 820-2002 定西地区无公害农产品 专用型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2002-08-27
- DB62/T 823-2002 定西地区无公害中药材 当归生产技术规程 2002-08-27
- DB32/T 544-2002 河魨毒素检测方法 20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