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06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竹叶抗氧化物
GB 30615-2014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 Bamboo Leaf Antioxidan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
2014-04-29发布2014-11-01实施
GB306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t.EtZucc竹种的叶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
剂竹叶抗氧化物。
注: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的竹叶原料为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ae)、
禾本目(Graminales)、禾本科(Gramin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品种1~2年生的叶子。
2分类
竹叶抗氧化物根据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产品和脂溶性产品。其水溶性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竹叶碳苷
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和对香豆酸、绿原酸等;脂溶性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对
香豆酸、阿魏酸、苜蓿素以及竹叶黄酮的酯化产物等。
3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异荭草苷
3.1.1化学名称
5,7,3′,4′-四羟基黄酮-6-C-葡萄糖苷
3.1.2分子式
C21H20O11
3.1.3结构式
3.1.4相对分子质量
448.3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2对香豆酸
1
GB30615—2014
3.2.1化学名称
3-(4-羟基苯基)-2丙烯酸
3.2.2分子式
CHO
983
3.2.3结构式
3.2.4相对分子质量
164.16(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黄色至黄棕色或黄褐色,吸湿时色渐变深
水溶性产品具有典型的竹叶清香;脂溶性产品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
气味
清香淡、略带酯味状态,嗅其气味
状态粉末状,允许有少量颗粒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检验方法
水溶性脂溶性
总酚,w/%≥40.020.0附录A中A.4
异荭草苷,w/%≥2.0—附录A中A.5
对香豆酸,w/%≥—0.5附录A中A.6
水溶解度(25℃)/g/100g≥6.0—附录A中A.7
乙酸乙酯溶解度(25℃),g/100g≥—3.0附录A中A.8
灼烧残渣,w/%≤5.03.0附录A中A.9
干燥减量,w/%≤8.0GB5009.3
总砷以As计/(mg/kg)≤3.0GB/T5009.11或GB/T5009.76
铅(Pb)/(mg/kg)≤2.0GB5009.12或GB/T5009.75
注:水溶性产品可用糊精稀释。
2
GB30615—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安全提示
本标准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按相关规定操作,操作时需小心谨慎。若溅到
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在使用挥发性酸时,要在通风柜中进行。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
的规定制备。实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化学试剂鉴别
A.3.1.1试剂和材料
A.3.1.1.1乙醇水溶液(95+5)。
A.3.1.1.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0g/L。
A.3.1.1.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0g/L。
A.3.1.2鉴别方法
A.3.1.2.1称取约0.5g试样溶于100mL乙醇中,取此溶液1mL滴加2~3滴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溶液显深
蓝色或蓝紫色。
A.3.1.2.2称取约0.5g试样溶于100mL乙醇中,取此溶液1mL滴加2~3滴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溶液显鲜
黄色。
A.3.2光谱学鉴别
A.3.2.1红外透射光谱鉴别
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按照GB/T6040的规定进行试验,试样的红外光谱应与对照图谱一致(对照图谱
见附录B)。
A.3.2.2紫外吸收光谱鉴别
称取约15mg试样溶于100mL色谱纯甲醇中,在200nm~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试样的紫
外光谱应与对照图谱一致(对照图谱见附录C)。
A.3.3有效成分分析及其指纹图谱
A.3.3.1方法提要
3
GB30615—2014
试样用色谱纯甲醇溶解,以乙腈-乙酸水溶液(1+99)为流动相,用以C18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柱和紫外
检测器或二级管阵列检测器,用含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苷、牡荆苷、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
阿魏酸等八个对照品的标准图谱和试样图谱进行对照,确定竹叶抗氧化物产品的有效成分及类别差异。
A.3.3.2试剂和材料
A.3.3.2.1乙腈(色谱纯)。
A.3.3.2.2甲醇(色谱纯)。
A.3.3.2.3冰乙酸(优级纯)。
A.3.3.2.4水(超纯水)。
A.3.3.2.5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苷、牡荆苷、对香豆酸、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标准品:纯度≥
98.0%。
A.3.3.2.6混标溶液:分别称取上述8个对照品(A.3.3.2.5)各5mg(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并定
容至10mL,混匀,置冰箱中保存,此溶液为八个对照品的混标溶液。
A.3.3.3仪器和设备
A.3.3.3.1高效液相色谱仪。
A.3.3.3.2紫外光检测器:可变波长。
A.3.3.3.3数据处理系统: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机。
A.3.3.4参考色谱条件
推荐的色谱柱及典型操作条件见表A.1,竹叶抗氧化物指纹图谱测定典型高效液相色谱图见附录D中
D.1和D.2。其他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A.1色谱柱和典型色谱操作条件
色谱柱C18ODS柱,柱长250mm,内径4.6mm,内装C18填充物,粒径5μm或是相当者
o
柱温/C40
流动相A.乙腈;B.乙酸水溶液(1+99)
梯度洗脱条件0min~15min,A15%,B85%;15min~25min,A15%~40%,B85%~60%;25min~34min,
A40%,B60%;34min~40min,A40%~15%,B60%~85%
流动速度/(mL/min)1
检测器检测波长/nm330
进样量/μL10
A.3.3.5分析步骤
A.3.3.5.1试样处理
准确称取试样100mg(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经微孔滤膜(0.45μm)过滤,
即得试样溶液。
A.3.3.5.2试样测定
准确吸取试样溶液10μL,在规定色谱条件下,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试样的高效液相色
谱图应与对照图谱一致(对照图谱见附录D)。
A.4总酚测定
A.4.1方法提要
4
GB30615—2014
福林(Folin)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可使酚类化合物还原而呈蓝色反应。在对羟基苯甲酸浓度
0.0005mg/mL~0.016m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比尔定律,可用对羟基苯甲酸为对照品进行定量
比色测定得试样的总酚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乙醇水溶液(3+7)。
A.4.2.2乙醇水溶液(9+1)。
A.4.2.3碳酸钠溶液:200g/L。
A.4.2.4对羟基苯甲酸标准品:纯度≥98.0%。
A.4.2.5对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0.250mg/mL,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对羟基苯甲酸标准品25.0mg,用乙醇
水溶液(A.4.2.1)溶解并定容至100mL。
A.4.2.6福林试剂(自行配制或外购):于2000mL磨口烧瓶中放入100g钨酸钠(NaWO?2HO)、25g
242
钼酸钠(NaMoO?2HO)、700mL水、50mL85%磷酸(HPO)、100mL盐酸,小火沸腾回流10h,去除
24234
冷凝器后,加入50g硫酸锂(LiSO)、50mL水和数滴溴水(99%),摇匀,在通风柜内进行,再煮沸15min
24
以去除过量的溴,冷却后加水定容至1000mL,混合均匀,过滤。试剂呈金黄色,储存于棕色瓶内,使用
时以1份原液于2份水稀释均匀。
A.4.3仪器和设备
A.4.3.1分光光度计。
A.4.3.2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感量0.0001g。
A.4.3.3移液枪(或移液管)。
A.4.3.4容量瓶。
A.4.4测定步骤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WW/T 0088-2018 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规范 2019-03-05
- WW/T 0091-2018 文物保护利用规范 工业遗产 2019-03-05
- MH/T 9010.3-2018 基于LET技术的地空高速数据链技术规范 第3部分:机载天线规范 2018-12-14
- WW/T 0093-2018 拓片元数据 著录规则 2019-03-05
- WW/T 0092-2018 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 2019-03-05
- MH/T 9010.4-2018 基于LET技术的地空高速数据链技术规范 第4部分:安装与验收要求 2018-12-14
- HS/T 59-2019 海关统计经济区划编码规则 2019-03-04
- WW/T 0087-2018 馆藏丝织品材质老化程度测定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法 2019-03-05
- WW/T 0089-2018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 2019-03-05
- WW/T 0086-2018 出土竹木漆器类文物含水率测定 失重法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