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025-2009 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防治技术规范

DB13/T 1025-2009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gill disease of freshwater farmed fish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1025-200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3-09
实施日期
2009-03-24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

��������

河��北��省��地��方��标准

����������������

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防治技术规范

����������发布����������实施

河��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

月�胃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石家庄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黄壁庄水库管理局、井隆

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杰英、康辰香、李全振、李同庆、闻保国、侯金良、鲁松、刘丽东、史增奎、

曾海红。

����������������

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防治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养殖鱼类赤皮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病原及流行特点

���病原

荧光假��单胞菌�������������������������������,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短杆状,菌体两端圆

形,大小为�����������������������������,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根鞭毛,

无芽抱。

���流行特点

赤皮病在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广泛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及

越冬冻伤后,最易暴发流行。草鱼、鳞、墉、鲤鱼、螂鱼、团头妨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

�症状及诊断

���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独游于水面�体表局部或大部分皮肤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

及腹部最为明显�鳍条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梢端腐烂,常烂去一段,鳍条间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

使鳍条呈扫帚状�有时鱼的上、下领及鳃盖充血发炎,呈现块状红斑�常与烂鳃、肠炎并发,出现烂

鳃、肠炎病症状�在体表病灶处常继发水霉感染。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和鉴定病原菌。

�����菌落特征

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直径�������������,微凸,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灰白色,半

透明,����左右开始产生绿色或黄绿色的色素,弥漫培养基�马铃薯培养中等生长、微凸、光滑、湿

润,菌落呈绿色,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