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103-2019 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防治技术规程
LY/T 3103-2019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uning control of Arceuthobium sichuanens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云杉矮槲寄生害的修枝防治。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林业大学、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青海省门源县仙米林场
- 起草人:
- 田呈明、[陈磊]、才让旦周、李涛、高发明、游崇娟、杨启青、李旭霞、马万军、孙万桂、王晓婷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5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103—2019
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uningcontrolofArceuthobiumsichuanense
(发布稿)
2019-10-23发布2020-04-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LY/T310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青海省门源县仙米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呈明、陈磊、才让旦周、李涛、高发明、游崇娟、杨启青、李旭霞、马万
军、孙万桂、王晓婷。
I
LY/T3103—2019
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杉矮槲寄生害的调查、修枝技术、防治效果评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云杉矮槲寄生害的修枝防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sichuanense
属于槲寄生科(Viscaceae)油杉寄生属(Arceuthobium)的一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性繁殖的半
寄生性种子植物,通过生长于寄主植物中的寄生系统吸取水分和无机养分,主要危害云杉属植物。
2.2
云杉矮槲寄生害Arceuthobiumsichuanenseinfestation
云杉矮槲寄生害是侵染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紫果云杉(P.purpurea)、川西云杉(P.
likiangensisvar.balfouriana)、青杄(P.wilsonii)、油松(Pinustabuliformis)等寄主植物,在受侵染
寄主的枝条上出现云杉矮槲寄生植物体,并在寄主云杉上完成其生活史,导致被寄生云杉出现枝条膨大、
侧枝疯长、形成扫帚状丛枝等症状,从而影响云杉健康生长的病害。云杉矮槲寄生的症状见附录A,生
物学特性、生活史见附录B。
3调查
3.1踏查
云杉矮槲寄生应在每年5月~9月,沿公路、林间小道等自然线路对林分边缘50m范围、火烧迹地、
当年抚育采伐地及周边树木等进行一次调查,发现云杉出现针叶褪绿、扫帚状丛枝、枯黄、变红或树木
死亡时,详细记录并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C。
3.2详查
3.2.1样地设置
在受云杉矮槲寄生害危害的林分中,以林班为单位,随机抽样选择至少3个小班设置样地进行云杉
矮槲寄生害发生(危害)程度调查,样地大小为30m×30m。根据小班内林木调查结果填写样地基本情
况表,见附录D。
3.2.2病情分级
1
LY/T3103—2019
将树冠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根据每部分云杉矮槲寄生的侵染情况由轻到重分别描述为0、1、2
等级,并把树冠三部分的等级相加获得整株树的病情等级(dwarfmistletoerating,DMR),见附录E。
3.2.3样地调查
在样地内进行每木调查。按照每株云杉上云杉矮槲寄生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填写修枝前单木调查
记录表,见附录F。
4修枝防治技术
4.1修枝时间
在当年11月至次年2月进行修枝。
4.2单株修枝
针对每株受害树木,根据不同病情等级,采取不同修枝强度,见附录G。
4.3林分修枝
根据林分的不同发病程度,采取相应的修枝技术,见附录H。
4.4修枝方法
修枝时应沿树干将发病枝条整枝清除,切口应平滑。若所修枝条较细,且没有明显的枝瘤或枝领时,
应紧靠枝干,自枝条基部垂直切锯,若所修除的枝条直径大于3cm,应先从枝条下方先锯一口,再从上
方起锯,最后再由枝条基部修除,以免撕裂树皮,操作方法参见附录I。
4.5修枝后处理
伤口应用油漆或者防腐剂封口。修剪下来的丛枝枝条应清理干净,集中销毁处理。
5防治效果评价
5.1调查方法
选择与修枝区寄生害发生情况相近的林分设置对照区,在对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班设置样地。
样地设置参照3.2.1。
5.2调查时间
修枝前调查1次,修枝后每年5月~9月定期调查1次。调查修枝样地寄生害是否有初次侵染或二次侵
染的情况,且是否引起次期性病虫害的发生。
5.3调查内容
调查修枝后样地的结果,填写修枝后单木调查记录表,见附录F。根据修枝前、后单木调查结果,
填写云杉矮槲寄生修枝效果调查统计表,见附录K。计算公式见附录J。
5.4防治效果评价
2
LY/T3103—2019
根据修枝前和修枝后样地病情指数,以及对照区样地病情指数,计算修枝区与对照区病情变化以及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见附录J。
3
LY/T3103—2019
A
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的症状
图A.1健康青海云杉
图A.2受云杉矮槲寄生侵染的青海云杉
4
LY/T3103—2019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
B.1云杉矮槲寄生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
云杉矮槲寄生是槲寄生科(Viscaceae)油杉寄生属(Arceuthobium)植物,俗称矮槲寄生(Dwarf
mistletoe),为植株高度小于20cm的寄生性亚灌木,植株呈黄色或绿色,表面光滑,雌雄异株。初生
根由种子胚根顶端膨大形成的类似吸盘状附着器上长出,楔形细胞伸入寄主皮层,到达木质部内,并向
内延伸形成楔形吸根。枝条对生或轮生,茎节呈圆柱状,节间1mm~6mm,主干基部直径1mm~1.8mm,
多数背地性密集直立生长,假二叉状分枝,少数二叉状分枝,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云杉矮槲寄生专性寄生于青海云杉、紫果云杉、川西云杉、西藏云杉、青杄等云杉属植物,寄主范
围相对较窄,也首次在青海发现寄生于油松。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矮槲寄生是专性寄主植物,其生活和繁殖必须依赖于活寄主的营养和水分支持,只有寄主死亡才会
导致矮槲寄生完全死亡。矮槲寄生的发生与林间郁闭度、林分类型、混交程度等紧密相关,其种子弹射
传播的繁殖策略及其喜光性生长的生理特性显著影响着矮槲寄生的发生和传播,而一定的树间距为矮槲
寄生种子的附着提供了良好条件。通常70%的种子弹射在树冠下3m~7m范围内。混交林内非寄主植
物能够阻隔矮槲寄生种子的弹射,从而达到阻断其传播路径的效果。
图B.1云杉矮槲寄生生活史
5
LY/T3103—2019
CC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踏查记录表
表C.1云杉矮槲寄生踏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或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踏查表编号植被类型
监测点乡村(林班)小班号(小地名)
调查结果:
是否有云杉矮槲分布情况(单株、
序号寄主名称危害部位其它
寄生团状、片状)
6
LY/T3103—2019
D
D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样地详查记录表
表D.1样地详查记录表
样地号:调查时间:调查人员:
记录员:
林分优势优势优势平均平均平均林间林间郁闭发病
林业局
类型树种木平木平树龄胸径树高温度湿度度株数
林场
均胸均树
林班
径高
小班
标准地详细位置(GPS定位):
东经:
北纬:
标准地略图:(在图上注明各立地因子调查记录
边之方位角及边长,指北方项目分级实测值
向;四角用1、2、3、4标注土壤类型
位置)坡度<5°、5°~15°、16°~25°、>25°
坡向阴、阳、半阴、半阳
坡位脊、上、中、下、平
地形山坡、山脊、平地、谷底
1.2.
样地四角海拔
3.4.
样地对角线中心海拔5.
林下木种类
标准地面积:hm2
林下木厚度
草本植物种类1.2.3.
草本植物厚度1.2.3.
7
LY/T3103—2019
EE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病情分级标准
图E.1云杉矮槲寄生害病情分级标准
8
LY/T3103—2019
FF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前后样地调查
表F.1修枝前单木调查记录表
样地号:调查时间:调查员:记录员:
矮槲寄生
活枝枝下有无蛀干
编号树种胸径(cm)树高(m)病情等级干形备注
高(m)害虫危害
(DMR)
1
2
3
4
5
6
…
注:编号:顺序编号(1,2,3,...);树种:学名;胸径: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
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单位:cm,精度0.0;树高:指树冠顶部距地面的高度,单位:m,精度0.0;枝下高:
从地面到第一层分枝点的高度,单位:m,精度0.0;冠幅:树冠南北或东西方向的宽度,单位:m;精度0.0;
干形:1通直圆满、2部分轻度弯曲、3多分枝、4二分枝、5显著弯曲、6断稍。
表F.2修枝后单木调查记录表
样地号:调查时间:调查员:记录员:
矮槲寄生
活枝枝下有无蛀干
编号树种胸径(cm)树高(m)病情等级干形备注
高(m)害虫危害
(DMR)
1
2
3
4
5
6
…
9
LY/T3103—2019
G
G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单株修枝强度划分
表G.1云杉矮槲寄生害单株修枝强度划分标准
病情等级(DMR)修枝强度
清除扫帚状丛枝枝条以下的受侵染枝条以及未侵染的全部枝条,修枝强度控制在整
DMR为1~2时(轻度侵染)
个树冠的1/3以下。
清除扫帚状丛枝枝条以下的受侵染枝条以及未侵染的全部枝条,修枝强度控制在整
DMR为3~4时(中度侵染)
个树冠的2/3以下。
DMR为5~6时(重度侵染)清除树冠中、下部枝条,修枝强度控制在整个树冠的2/3以下。
注:受侵染枝条位于树木上半部分。
10
LY/T3103—2019
H
H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不同发病程度云杉林林分修枝技术
表H.1不同发病程度云杉林林分修枝技术
发病程度修枝技术
未发病林地做好卫生伐,保持林地的清洁。
(1)DMR为1~2时,为主要修枝对象,修枝后无可见的
丛枝;
轻度发病林地
(2)DMR为3~4时,降低病情等级,防止进一步向周围
(发病株率<30%;病情指数<15)
扩散,视具体情况可以清除;
(3)DMR为5~6时,直接移除病株。
(1)DMR为1~2时,为主要修枝对象;
(2)DMR为3~4时,降低病情等级,防止进一步向周围
中度发病林地
扩散;
(30%≤发病株率<60%;15≤病情指数<30)
(3)DMR为5~6时,清除死亡的丛枝枝条,同时清除林
地的病虫木。
重度发病林地(1)不采取修理活枝的措施。
(60%≤发病株率<80%;30≤病情指数<45)(2)建立15m~20m的隔离带或借助天然屏障(道路、
河流、沟壑、非寄主树种等),防控云杉矮槲寄生害种子
向周边的健康林地扩散。
极重度发病林地
(3)清除已经死亡的丛枝枝条,以减轻树体本身的负担。
(发病株率≥80%;病情指数≥45)
(4)加强重度侵染林地病虫害的动态监测,移除受云杉矮
槲寄生害与病虫害协同危害的植株。
注:除非特别说明,均为成林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幼林的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在此基础上相应降低1/3。
11
LY/T3103—2019
II
附录I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修枝位置示意图
图I.1没有明显的枝瘤或枝领
注:A为正确修枝位置,B、C为不正确的修枝位置。
图I.2有明显的枝瘤或枝领
注:(1)枝茎小于3cm时,采用A或B方法;(2)枝茎大于3cm时,采用B或C方法;(3)不论直径大小,D都是
错误的方法。
12
LY/T3103—2019
JJ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相关计算公式
J.1死亡率
死亡率计算公式见式(J.1):
(J.1)
式中:
Y——死亡率%;
1
X——死亡株数;
1
X——调查总株数。
J.2发病株率
发病株率计算公式见式(J.2):
(J.2)
式中:
Y——发病株率%;
2
X——发病株数;
2
X——调查总株数。
J.3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见式(J.3):
(J.3)
式中:
D——病情指数;
n——某一病级的株树;
a
a——该病级代表数值;
X——调查总株数;
A——最高病级代表数值。
J.4修枝效果
修枝效果计算公式见式(J.4~J.6):
13
LY/T3103—2019
(J.4)
(J.5)
N=N-N/N(J.6)
212
式中:
N——修枝区病情指数;
1
N——对照区病情指数;
2
D——修枝区初始病情指数;
1
D——修枝区终期病情指数;
2
D——对照区初始病情指数;
3
D——对照区终期病情指数;
4
N——修枝效果。
14
LY/T3103—2019
K
K
附录K
(规范性附录)
云杉矮槲寄生害防治效果调查
表K.1云杉矮槲寄生害防治效果调查统计表
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人员:
样地修枝前修枝后防治效果备注
序号样地总死亡发病株病情样地总死亡发病株病情(%)
株数株数率(%)指数株数株数率(%)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GDMA 20-2019 中性笔 2019-10-20
- T/CNLIC 0071-2022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洗碗机 2022-12-30
- T/GDJD 003-2020 空气炸电烤箱通用技术条件 2020-06-03
- T/CSGF 017-2022 户外运动用品分类 2022-03-15
- T/ZZB 2514-2021 家用投入式超声波清洗机 2021-09-09
- T/CBAA 1001-2021 室外棒球场照明系统要求 2021-01-20
- T/HOMETEX 4-2018 毛巾健康使用指南 2018-12-01
- T/TZMX 005-2020 智能坐便器喷淋电磁阀的技术要求 2020-08-07
- T/QGCML 1433-2023 不锈钢单斗水池 2023-09-18
- T/NTAS 005-2019 通作家具 201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