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072-2011 绿色农产品 甘草生产技术规程

DB22/T 1072-2011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 Licorice Production Technical Instructions

吉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22/T 1072-2018 |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2/T 1072-2011
标准类型
吉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01
实施日期
2011-12-15
发布单位/组织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备案号:37437-2013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1072—2011

代替DB22/T1072-2004

绿色农产品甘草生产技术规程

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forgreenglycyrrhizauralensisproduction

2011-12-1发布2011-12-15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1072—201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1

5种子(苗).........................................................................2

6选地整地...........................................................................3

7繁殖...............................................................................4

8田间管理...........................................................................5

9病虫鼠害防治.......................................................................6

10采收加工..........................................................................7

11包装、运输与储藏..................................................................7

I

DB22/T1072—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代替DB22/T1072-2004,对DB22/T1072-2004修改内容如下:

——增加了“前言”章节;

——修改了“范围”章节的内容(见1,2004年版的1);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见2);

——增加了名词和术语章节(见3);

——在产地环境中,修改了“地理分布”和“气候”标题;将“土壤”条款下的内容移到“选地”

条款下,增加了“大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水质量”(见4.1~4.5和6.1,2004年版2.1~2.3);

——删除了“适宜品种”(见2004年版3.1);

——增加了“种子形态”(见5.1.1);

——修改了“种子质量”内容,增加了“种子分级标准”(见5.1.2,2004年版3.2.1);

——修改了“种子贮藏”中的种子水分(见5.1.4,2004年版3.2.3);

——修改了“碾米机碾撞处理法”(见5.1.6.1,2004年版3.2.5.1);

——修改“热水浸泡法”表述方式,并对温水进行了注释(见5.1.6.2,2004年版3.2.5.2);

——删除了“硫酸处理法”(见2004年版3.2.5.4);

——修改了“种苗质量”内容,增加了“种苗分级标准”(见5.2.1,2004年版3.3.1);

——补充了“种苗采收”的时期和采收方法,增加了“种苗贮藏”条款((见5.2.2、5.2.3,2004

年版3.3.2);

——修改了“选地”条款下的内容,并将“大气、土壤、灌溉水质量标准”移入“产地环境”章节

下(见6.1,4.3~4.5,及2004年版4.1);

——修改了“整地”条款下的内容,补充了肥料的种类(见6.2和2004年版4.2);

——增加“繁殖方法”章节,将直播、育苗移栽、根茎繁殖、分株繁殖设为“繁殖方法”章节下的

条(见7,7.1~7.4,2004年版5、5.1、5.2、5.2.3、5.2.4);

——修改了“播种时间”条款下的内容(见7.1.1,2004年版5.1.1);

——修改了“间苗定苗”条款下的内容(见8.1,2004年版6.1);

——对除草剂施用剂量进行了准确的定量(见8.2.3,2004年版6.2.3);

——对“灌溉及排涝”中灌溉时期进行了细化,补充了灌水量(见8.3,2004年版6.3);

——增加了“施肥原则”和“施肥方法”条款(见8.4.1,8.4.2);

——调整了“追肥”、“叶面施肥”、“基肥”条款的顺序,修改了“基肥”项下的内容(见8.4.2.1~

8.4.2.3,2004年版6.4.1~6.4.3);

——在“病虫鼠害防治”章节下设“农药使用原则”和“防治方法”条款,将“病害”、“虫害”、

“鼠害”归为“防治方法”项下;修改了表述方式(见9,2004年版7);

——删除了病害拉丁名;增加了防治“褐斑病”新农药,修改了农药的使用剂量(见9.1.1~9.1.3,

9.2.3,2004年版7.1.1~7.1.3,);

——删除了“8.1采种”,修改了“采收时间”、“采收方法”项下的内容(见10.1.1,2004年版

8.1、8.2.1、8.2.2);

II

DB22/T1072—2011

——删除了“加工方法”标题和8.3.3.2项内容(见10.2,2004年版8.3.3.1、8.3.3.2);

——修改了贮藏部分的内容(见11.3,2004年版9.3)。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省参茸办公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靖、王志清、邵财、候微、闫梅霞、金银萍、张兰恒、李刚。

本标准于2005年1月1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