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957-2009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DB35/T 957-2009 Georadar Inspection Techniques for Highway Tunnels Manual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957-2009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7-31
实施日期
2009-08-20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交通厅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雷达隧道检测的基本要求、现场检测、参数的计算和确定、 数据处理与解释、检测结果的处理。 1.2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隧道衬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质量无损检测。隧道超前预报和公路工程其他部位雷达检测可参照本标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 中心
起草人:
曹玉坤、王增贤、林柏章、祝可为、李沫、王锦繁、张建忠、江凡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957—2009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2009-07-31发布2009-08-20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957—200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2

5基本要求............................................................................2

6仪器设备............................................................................3

7现场检测............................................................................3

8参数的计算和确定....................................................................3

9数据处理与解释......................................................................5

10检测结果...........................................................................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条文说明..................................................8

I

DB35/T957—2009

前言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发展,规范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方法特制定本标

准。

本标准是根据国内外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参照铁道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总结了

我省多年隧道地质雷达检测实践经验编制而成。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福建省交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福建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玉坤、王增贤、林柏章、祝可为、李沫、王锦繁、张建忠、江凡。

II

DB35/T957—2009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地质雷达隧道检测的基本要求、现场检测、参数的计算和确定、数据处理与解释、

检测结果的处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公路隧道衬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质量无损检测。隧道超前预报和公

路工程其他部位雷达检测可参照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TGF8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无损检测

无破损性检测。

3.2

地质雷达

是一种能够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信号,并利用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对介质内部的构造和缺

陷进行无损探测的仪器。

3.3

地质雷达法

利用地质雷达仪器进行无损探测的方法,属于工程物探的一种方法。

3.4

介电常数

在有外电场作用时,物质储存电荷能力的量度。是一个点上电位移与电场强度的比值。

3.5

相对介电常数

介质相对于真空的介电常数。

3.6

中心频率

某频率范围的中间频率。

3.7

采样率

每个采样周期的采样点数。

3.8

采样间隔

相邻采样点间的时间间隔。

1

DB35/T957—2009

3.9

采样时窗

地质雷达信号采集的时间范围。

3.10

电磁波速

地质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3.11

有效异常

检测目标体产生的异常。

3.12

干扰异常

检测目标体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

3.13

同相轴

根据相邻道上反射波的对比,把不同道上的同一个反射波相同相位连结起来的对比线。

3.14

信噪比

信号的峰值功率和噪声平均功率之比。

3.15

自由采集

检测过程天线在移动中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在单位时间内是个定量,与天线移动的距离不成比例

关系。

3.16

连续采集

检测过程天线在移动中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在单位距离内是个定量,与天线移动的距离成比例关

系。

3.17

点采集

检测过程中天线不移动定点进行采集数据。

4符号

εr——相对介电常数

t——地质雷达波双程走时

d——目标体的厚度(埋深或距离)

v——地质雷达波传播速度

c——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S——采样率

f——地质雷达天线的频率

ΔT——时窗长度

5基本要求

5.1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适用于:

a)隧道衬砌层厚度检测;

b)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及其附近存在的空洞或不密实情况检测;

2

DB35/T957—2009

c)衬砌层内钢筋和钢支撑的分布情况检测;

d)隧道仰拱质量和钢筋分布情况检测。

5.2新建公路隧道工程竣(交)工验收和既有工程大修普查,应全面进行检测;地质雷达沿隧道走向

布置测线进行测量,2车道隧道测线数量不少于3条,隧道拱顶和两侧拱腰部位必须布置有测线;3车

道及3车道以上隧道测线数量不少于5条。

5.3新建隧道工程中质量控制的抽检,地质雷达测线的位置、数量和长度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但在

拱顶必须布置有测线。抽检长度宜不少于所能布置测线总长度的10%。

5.4既有隧道工程病害检测,检测长度宜超过病害范围两端各10m。

5.5检测中对于发现的空洞、不密实等问题,可根据需要加密布置纵向、环向测线进行检测。

6仪器设备

6.1地质雷达仪器应具有防尘、防潮、防震等性能,以满足检测现场环境的要求。

6.2地质雷达主机应具备以下性能:

a)系统增益大于等于150db

b)信噪比大于等于60db

c)不低于8位的采样分辨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