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2063-2019 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

FZ/T 12063-2019 Polyester and wool blended colour yarn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2063-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11
实施日期
2020-04-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产品的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生产的涤纶(棉型)与羊毛(含量在30%以内)混纺色纺纱。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汶上如意技术纺织有限公司、山东联润色纺科技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大丰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新金兰纺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起草人:
纵玉华、袁秋梅、孔聪、卢广法、胡英杰、赵培、桑爱林、王憬义、景慎全、田秀凤、李娟、施瑜、李奎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20

W12FZ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12063-××××

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

Polyesterandwoolblendedcolouryarn

(报批稿)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FZ/T××××-××××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汶上如意技术纺织有限公司、山东联润色纺科技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

司、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大丰纺织有限公司、江苏新金兰纺织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纵玉华、袁秋梅、孔聪、卢广法、胡英杰、赵培、桑爱林、王憬义、景慎全、

田秀凤、李娟、施瑜、李奎。

I

FZ/T××××-××××

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产品的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生产的,涤纶(棉型)与羊毛(含量在30%以内)混纺色纺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4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次氯酸盐法)

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

GB/T4743-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01050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纱线标志与包装

FZ/T10021-2013色纺纱线检验规则

3产品分类、标记

3.1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产品以不同混纺比及线密度分类。

3.2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的原料代号:涤纶为T,羊毛W。

3.3产品混纺比以公定质量比表示,具体表示为:涤纶含量/羊毛含量。

3.4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在线密度前标明纱的颜色代号(或色卡号)、生产工艺过程代号、原料代号

及其混纺比。

示例:麻灰(或相应色卡号)19.7tex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纤维含量为涤纶80%、羊毛20%,应写为:麻灰(或相

应色卡号)T/W80/2019.7tex。

1

FZ/T××××—××××

4要求

4.1项目

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

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00%)、明显色结、十万米纱疵、纤维含量偏差、色

牢度、色差及安全性能等十二项。

4.2分等规定

4.2.1同一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

4.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

4.2.3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

4.3技术要求

4.3.1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的技术要求

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技术要求按表1规定。

表1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的技术要求

单纱断裂强度/千米棉十万米

线密单纱断条干均明显色

线密(cN/tex)≥结纱疵

等度变裂强力匀度变结纤维含

公称线密度度偏(+200%/(个)/1

异系羊毛变异系异系数/粒5量允许

/tex差率羊a)/(个0m

级数/%≤数/%/%/100m偏差/%

/%毛>15%/1000m)≤

≤15%≤≤≤

优2.021.520.512.518.020045

13.1~16.0一±2.53.020.019.014.521.0300815±1.5

二4.017.516.516.524.045015-

优2.022.521.512.016.016045

16.1~20.0一±2.53.021.020.014.019.0220815±1.5

二4.018.517.516.022.038015-

优2.023.522.511.513.513045

20.1~24.0一±2.53.022.021.013.517.0160815±1.5

二4.019.518.515.520.532015-

优2.024.523.011.012.010045

24.1~30.0一±2.53.022.521.513.014.5120815±1.5

二4.020.519.515.016.528015-

优2.025.524.510.511.03045

30.1~60.0一±2.53.023.522.512.513.540815±1.5

二4.021.520.514.515.518015-

4.3.2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其他技术要求

4.3.2.1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色牢度要求按表2规定。

表2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色牢度的技术要求单位为级

项目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耐皂洗色牢度变色43-43

≥沾色3-433

2

FZ/T××××-××××

耐汗渍色牢度变色43-43

≥沾色3-433

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3-43

≥湿摩3(深色2-3)2-3(深色2)2-3(深色2)

注:色别按GB/T4841.3分档,>1/12标准深度为深色,≤1/12标准深度为浅色。

4.3.3.2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对来样色差不低于4级。

4.3.3.3产品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5.2取样及试验次数规定

各项目取样及试验次数按相关方法标准中规定执行。

5.3线密度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试验

线密度偏差率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其中100m纱的实测干燥质量按GB/T

4743-2009中程序2烘干后折算,100m纱的标准干燥质量按附录A中式(A.4)计算;线密度变异系

数按GB/T4743-2009中程序1调湿平衡后,按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小数点后

一位。

mm

Dndd100……………….(1)

m

d

式中:

D——线密度偏差率,%;

mnd——100m纱的实测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m——100m纱的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d

n

2

(mm)

cic

i1

n-1

CV100………(2)

m

c

式中:

m——每个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ci

m——试样的平均质量,单位为克(g);

c

n——试样的总个数;

CV——线密度变异系数,%。

5.4单纱断裂强度及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的试验

按GB/T3916规定执行。

3

FZ/T××××—××××

5.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00%)试验

按GB/T3292.1规定执行。

5.6十万米纱疵试验

按FZ/T01050规定执行,十万米纱疵结果用A3、B3、C3、D2以上九级疵点之和表示。

5.7明显色结试验

按FZ/T10021-2013中附录A规定执行。

5.8纤维含量试验

按GB/T2910.4规定执行,纤维含量以公定质量比表示。

5.9色牢度试验

5.9.1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按GB/T3921-2008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贴衬,试验条件为A(1)。

5.9.2耐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规定执行。

5.9.3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按GB/T3920规定执行。

5.10色差试验

按GB/T250规定执行。

5.11纱线成包净重

按FZ/T10021-2013中附录B规定执行。

6检验规则

按FZ/T10021规定执行。

7标志、包装

按FZ/T10008规定执行。

8其他

用户对本标准有特殊要求者,供需双方可另订协议。

4

FZ/T××××-××××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百米质量的计算

A.1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可按干重混纺比例计算,也可按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见式

(A.1)和式(A.2),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其中涤纶公定回潮率为0.4%,羊毛公定回潮率

为15.0%。

以干重混纺比例计算公定回潮率,以百分率表示:

WAWA

WTTWW…(A.1)

100

以公定质量混纺比例计算公定回潮率,以百分率表示:

BWBW

TTWW

WW

1T1W

W100100…(A.2)

BB

TW

WW

1T1W

100100

式中:

W——公定回潮率,%;

W、W——涤纶、羊毛公定回潮率,%;

TW

A、A——涤纶、羊毛干燥质量混纺百分比例;

TW

B、B——涤纶、羊毛公定质量混纺百分比例。

TW

A.2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按式(A.3)计算,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

T

t…(A.3)

m

g10

式中:

m——100m纱在公定回潮率的标准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

g

T——纱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t

A.3100m纱标准干燥质量按式(A.4)计算,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三位。

T100

t…(A.4)

m

d

10100W

式中:

m——100m纱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每百米(g/100m);

d

T——纱的公称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t

W——涤纶羊毛混纺色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