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26/T 250-2024 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5226/T 250-2024 Blueberry Cydia Moth Monitoring and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26/T 250-2024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3-28
实施日期
2024-04-28
发布单位/组织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16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250-2024

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4-03-28发布2024-04-28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26/T250-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测报调查............................................................................1

5发生期预测预报......................................................................3

6农事活动记载........................................................................3

7防控技术............................................................................3

附录A(资料性)蓝莓巢蛾危害程度分级.................................................5

附录B(资料性)蓝莓巢蛾调查记录表及计算公式.........................................6

附录C(资料性)蓝莓巢蛾各虫态历期...................................................9

I

DB5226/T250-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谌金吾、李威、王正文、王杰、李星、石远洋、孙燕来、黄胜先、陆玉胜、李

琳琪、孙厚静、袁晓娟、郭显会、陆兰芳、张仁美、刘运平、李膳利。

II

DB5226/T250-2024

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测报调查、发生期预测、农事活动记载、

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蓝莓巢蛾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蓝莓巢蛾

属鳞翅目巢蛾科,幼虫蛀蚀蓝莓茎尖,引起茎尖萎蔫、枯死、焦黑等症状,生产上俗称蓝莓“黑头

病”的害虫。

4测报调查

4.1被害新梢调查

4.1.1调查时间

巢蛾卵孵化高峰期7d后入园调查。

4.1.2危害程度

根据巢蛾幼虫对蓝莓新梢的危害症状分为4个等级,危害程度分级见附录A。

4.1.3调查方法

选取不低于1hm2的蓝莓园,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定位调查5株,在每株的东、南、西、北、中

五个方向各抽查5枝(共25株),每5d调查1次,直至无新危害嫩梢。新梢被害率按附录B中公式(B.1)

计算。被害新梢调查结果填入附录B表B.1。

1

DB5226/T250-2024

4.2卵量和孵化进度调查

4.2.1调查时间

各代卵发生初期,每2d调查一次。

4.2.2调查方法

选择不低于1hm2连片蓝莓园,选取其中部0.1hm2区域作为观测基地,按基地形状分成近似相等的

两个观测区。每个观测区分别采用5点定株定向观测法,每点定2株,每株选取东、南、西、北、中共

5个枝条挂牌观测,2d调查一次,记录叶片上卵块的总数、被寄生数及孵化数,卵块寄生率按附录B

公式(B.2)计算,卵块孵化率按附录B公式(B.3)计算,填入附录B中的表B.2。

4.3幼虫密度和发育进度调查

4.3.1调查时间

各代卵孵化初期,每3d调查一次,至幼虫化蛹。

4.3.2调查方法

选择不低于1hm2的蓝莓园,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连查10株,每株调查东、南、西、北、中共5

个两年生以上枝条新抽发的所有嫩梢数,调查其中被害梢幼虫数。幼虫虫口密度,按附录B公式(B.4)

以百枝幼虫数计算。发育进度调查,随机抽取20头幼虫进行分龄,按附录B公式(B.5)计算各龄级

幼虫百分率,填入附录B表B.3。

4.4成虫调查

4.4.1调查时间

成虫盛发期。

4.4.2调查方法

在不低于1hm2的蓝莓园,设置远离光源、四周无遮挡的自动虫情测报灯1台,诱集成虫。每天定

时计数,填入附录B表B.4。

4.5越冬蛹调查

4.5.1调查时间

11月和翌年2月,各调查1次。

4.5.2调查方法

选择不低于1hm2的5个蓝莓园,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连查20株,记录每株蓝莓树上的化蛹数和

活蛹数。活蛹密度以单株数表示,按附录B公式(B.6)计算,填入附录B表B.5。

4.6测报资料收集

4.6.1种植环境资料

2

DB5226/T250-2024

收集主栽蓝莓品种、主要地力指标、基础灌溉条件、种植面积、药肥施用、土壤管理、采摘和修剪

情况。

4.6.2虫态发育资料

收集统计各个虫态发育历期情况,录入附录B表B.6。羽化进度按附录B公式(B.7)计算。

4.6.3气象预测资料

收集当地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

5发生期预测预报

5.1卵孵进度预测

将成虫羽化率达16%、50%、84%时的日期分别确定为3个基准期,用每个基准期向后推加同时期的

产卵前期和卵历期,预测卵孵始期、盛期、末期。

5.2幼虫育龄进度预测

在幼虫孵化结束至开始化蛹前,分龄记载幼虫数,计算各龄百分率。从最大虫龄开始,向前累加至

16%、50%、84%时,当龄历期折半向后加各龄历期(分龄历期记录于附录C),再加上化蛹期、羽化期

直至下一代卵历期,即为下一代卵孵化的始期、盛期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