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989-2024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规范

DB64/T 1989-2024 Geological Disaster Area Meteorological Risk Warning Specification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4/T 1989-2024
标准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2-04
实施日期
2024-05-04
发布单位/组织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P04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989—2024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规范

Earlywarmingstandardofgeologicalhazardbasedonthemeteorologicalfactor

2024-02-04发布2024-05-04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1989—2024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预警技术方法.......................................................................3

评价指标体系...................................................................3

指标因子获取...................................................................4

预警方法.......................................................................4

6预警工作流程.......................................................................4

工作方案.......................................................................4

趋势预测.......................................................................4

数据传输.......................................................................5

分析研判.......................................................................5

会商确定.......................................................................5

产品制作.......................................................................5

预警发布.......................................................................5

预警响应.......................................................................6

信息反馈.......................................................................6

工作总结......................................................................6

7预警工作制度.......................................................................6

制度内容.......................................................................6

值班责任.......................................................................6

值班档案.......................................................................6

附录A(资料性)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7

附录B(资料性)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模型.........................................8

B.1隐式统计预警法.................................................................8

B.2显式统计预警模型..............................................................10

B.3动力预警模型..................................................................11

B.4宁夏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11

附录C(规范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流程........................................15

C.1气象部门负责给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信息及传送方式................................15

C.2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给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及传送方式................................15

C.3自然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会商机制................................................15

附录D(规范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防灾产品样式....................................16

I

DB64/T1989—2024

附录E(规范性)地质灾害灾情信息反馈表..............................................17

E.1地质灾害信息反馈表示例.........................................................17

E.2地质灾害成功预警实例报告表示例.................................................18

II

DB64/T198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玮、张佳、刘君、李思、潘袁媛、胡杰、刘志强、仲佳鑫、罗楷、张鹏、纪

晓玲、何劲夫、张肃诏、葛森。

III

DB64/T1989—2024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的技术方法、工作流程、工作制度,适用于自治区级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工作,市、县(市、区)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工作可参照使用。

本文件适用于气象因素(主要为降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工作,预警对象为崩塌、滑

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其他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预警和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预警也可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发育因子developmentalfactor

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综合信息,是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空间数量分布、面积分布和体积分布的综合表现。

发育度distributionparameter

区域地质、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用来反映灾害的空间分布及程度。

潜势度potentialityparameter

区域地质灾害孕育成生的条件组合或潜在能力的评价指标,用来反映灾害的物质条件。

危险度dangerousparameter

区域自然或人为诱发因素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化表达,用来反映灾害的激发条件。

风险度riskparameter

区域地质灾害产生实际危害可能性大小的量化表达,用来反映灾害的社会属性。

预警区划earlywarningareamapping

根据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地质环境背景,选定与地质灾害发生相关的评价因子,选取适当的评

价方法,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危险性和风险性进行的分区。

趋势预测tendencypredictionofgeohazard

研判未来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地点、发展趋势及危害情况等内容的行为,

趋势预测分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预警会商earlywarningconsultation

1

DB64/T1989—2024

自然资源部门与气象部门预警业务单位之间或行业内预警业务单位之间的相关人员通过电话、互联

网远程视频等途径讨论、分析预警范围、预警等级和应对策略的过程。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meteorologicalearlywarningofgeologicalhazardrisk

基于前期过程降水量和预报降水量,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成灾风险大小。

预警产品earlywarningproductions

表达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区间、空间范围和成灾风险大小的图片、文字及音频、视频材料的统

称。

预警平台earlywarningsystem

利用部署的信息系统实现对气象数据与地质环境数据的融合分析与预警决策分析,自动计算预警结

果并生成预警产品,在会商与人机交互支持下,通过网站、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将预警产品及时准

确地传递至可能危及的区域,提醒居民及时采取防御措施的系统。

预警等级earlywaninggrade

未来一段时间内,某区域发生地质灾害风险的一种量度。

注1:预警等级从高到低共分为Ⅰ级(红色预警)、Ⅱ级(橙色预警)、Ⅲ级(黄色预警)和Ⅳ级(蓝色预警)4个级别。

注2:具体等级划分见附录A。

预警发布earlywarningestablishing

将预警产品利用网站、短信、APP推送等方式对公众进行发布的行为。发布内容包括可能发生地质

灾害的类型、时间、地点、规模(强度)、可能的危害范围与破坏损失程度等。

预警区域earlywarningarea

降水因素与地质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下达到地质灾害预警规范的区域。

预警模型earlywarningmodel

基于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气候条件、人类活动、降水与地质灾害关系

等分析研究,建立的降水量引发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价模型。

临界降水量criticalrainfall

能够引发地质灾害的过程降水量或降水强度,也称降水量阈值。

有效降水量effectiverainfall

扣除地表径流和蒸发等损失,降水入渗地下改变岩土体性质及地下水状态,引发地质灾害的降水量。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NN:深度神经网络(DeepNeuralNetworks)

ICG:国际地质灾害减灾联合会(InternationalCentreforGeohazard)

R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NeuralNetwork)

2

DB64/T1989—2024

TCN: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ConvolutionalNetwork)

5预警技术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5.1.1地质灾害区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分四层,包括发育因子、基础因子、引发因子和易损因子。

5.1.2可利用发育因子计算获得发育度。发育度的函数表达式为:

=(,,,)········································································(1)

式中:𝐹𝐹𝑓𝑓𝑓𝑓𝑠𝑠𝑣𝑣𝑟𝑟

—发育度;

𝐹𝐹—灾害频率(次/年);

𝑓𝑓—灾害面积(m2);

𝑠𝑠—灾害体积(m3);

𝑣𝑣—修正系数。

注:𝑟𝑟修正系数用以弥补因调查遗漏或调查精度不足时可能出现的调查“盲区”或“空区”。

5.1.3基础因子主要与地貌条件和地质环境因素相关。可通过地质灾害基础因子与发育度计算获得地

质灾害潜势度。地质灾害潜势度的计算公式为:

=(,,,,)·································································(2)

式中:

𝑄𝑄𝑓𝑓𝑞𝑞1𝑞𝑞2𝑞𝑞3⋯𝑞𝑞𝑛𝑛

—地质灾害潜势度;

𝑄𝑄,,,,—反映地质灾害潜势的因素值,是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敏感性的数值体现。

注:𝑞𝑞1𝑞𝑞岩性、构造、坡度等地质环境要素组合为基础因子,地质灾害发育度作为响应因子共同参与模型计算,反映地2𝑞𝑞3⋯𝑞𝑞𝑛𝑛

质环境的脆弱性。

5.1.4引发因子表现为地质灾害发生的触发因素,如大气降水、地震活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可采用

引发因子图层与潜势度图层叠加运算获得地质灾害危险度。ICG模型简单表述为:

=×=(××)×·······················································(3)

式中:

𝐻𝐻𝑟𝑟𝑄𝑄𝑖𝑖𝑇𝑇𝑝𝑝𝑆𝑆𝑟𝑟𝑆𝑆𝑙𝑙𝑆𝑆𝑣𝑣𝑇𝑇𝑝𝑝

—降水引发的滑坡危险度指数;

𝐻𝐻𝑟𝑟—潜势度计算结果;

𝑄𝑄𝑖𝑖—降水因素指数;

𝑇𝑇𝑝𝑝—坡度因子;

𝑆𝑆𝑟𝑟—岩性因子;

𝑆𝑆𝑙𝑙—植物盖度因子。

注:𝑆𝑆𝑣𝑣地质灾害危险度判别因子包括基本因素(地形地貌、岩组、地质构造、植被等)和外部因素(降水、人类活动、

地震)等。

3

DB64/T1989—2024

5.1.5易损因子是表示地质灾害承灾体的指标,如人口、财产、资源环境等。风险度反映一个地区在

一定时间内某种地质灾害“危险度”作用下产生实际危害的可能性大小,可以是单一对象如对人类生命

的伤害,或对工程设施、自然环境的破坏可能性的量度,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易损性和

综合抗灾能力,是易损因子(脆弱性)指标与危险度指标的函数。风险度是地质灾害空间、时间自然属性

和承灾体社会属性的综合表现,与地质灾害危险度、承灾体的易损性密切相关。用量化指标表示为:

=×············································································(4)

式中:𝑅𝑅𝐻𝐻𝑉𝑉

—风险度;

𝑅𝑅—危险度;

𝐻𝐻—易损性。

5.1.6𝑉𝑉考虑到预警区范围大小和复杂程度,可在区域评价前先开展预警区划。

指标因子获取

5.2.1发育因子数据(历史灾情数据)的获取主要通过地质灾害巡排查、月度统计、应急调查等方式,

提取指标包括灾害分布、数量、规模等。

5.2.2基础因子数据(地质环境背景数据)的获取主要根据各类水工环地质成果、地质灾害调查成果、

地质钻探成果和地方统计资料等提取地质环境背景,提取指标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植被

类型等。

5.2.3引发因子数据的获取依据引发因子类型分别从不同渠道获取。如降水资料主要来源于气象部门,

地震资料主要来源于地震部门,人类工程活动资料主要来源于地方发展规划等。各级预警承担单位可根

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获取一种或多种引发因子。

5.2.4易损因子数据的获取主要来源于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地方发展规划和统计年鉴等资料。

预警方法

5.3.1预警方法一般采用地质场叠加气象场进行综合输出的预警方法,相对接近于传统的显式统计预

警方法。具体模型建立方法可参见资料性附录B。

5.3.2显式统计预警是一种考虑地质环境变化与降水参数等多因素迭加建立预警判据模型的方法,由

预警区划与空间预测转化而成,该方法可以随着调查研究精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地质灾害的空间预警精

度,比较适用于地质环境模式比较复杂的大区域。

6预警工作流程

工作方案

6.1.1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开展年度预警工作,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

每年(3~4月)编制年度预警工作方案,报自然资源厅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6.1.2年度预警工作方案主要部署安排年度工作任务,包括年度目标任务、技术方法、工作流程、效

果评价、模型系统完善、人员安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