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万荣县植物保护检疫站、万荣县植物病虫草防治研究所。
- 起草人:
- 张东霞、贺春娟、张武云、尹冰、刘凤、薛敏云、解莉、沈晓强、刘一景、张青霞、郭旭。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494—2017
2022年10月14日确认有效
柴胡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7-12-10发布2018-02-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4/T1494—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
4防治原则..........................................................................2
5防治对象..........................................................................2
6农业防治..........................................................................2
7理化诱控..........................................................................2
8生物防治..........................................................................3
9化学防治..........................................................................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柴胡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推荐化学农药及使用方法......................5
附录B(规范性附录)柴胡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推荐生物源农药及使用方法....................6
附录C(规范性附录)柴胡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7
I
DB14/T149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总站、万荣县植物保护检疫站、万荣县植物病虫草防治
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东霞、贺春娟、张武云、尹冰、刘凤、薛敏云、解莉、沈晓强、刘一景、张
青霞、郭旭。
II
DB14/T1494—2017
柴胡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胡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治原则、防治对象、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及
化学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柴胡生产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空气质量标准3095环境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HJ/T80有机食品技术规范
WM/T2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
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40cm~85cm,主根较粗大、坚硬,茎单一或数茎丛生,上
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叶互生,花序为伞形花序,花淡黄色,双悬果长圆状椭圆形。以干燥
根入药,也称北柴胡。
3.2
绿色防控
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
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行为。
3.3
二次稀释法
也称为两步配制法,先用少量水或稀释载体将农药制剂稀释成母液或母粉,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
1
DB14/T1494—2017
3.4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收前的时期,即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
4防治原则
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药减量控害,产品提质增效”为宗旨,根据柴
胡田不同病虫发生特点,有针对性采取以农业和生物防控为基础,理化诱控为核心,化学防治为辅助的
综合措施,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药材产量、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
5防治对象
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螟蛾、蚜虫、红蜘蛛、根腐病、斑枯病等。
6农业防治
6.1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地头、地边的杂草、枯枝落叶、病残组织等,集中处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
除,带出田外处理,并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及时捏杀虫卵、剪除病虫枝等。
6.2轮作倒茬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种植,发病田块须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a以上的轮作。
6.3浸种催芽
选用当年新收获饱满、健康的种子,播前晒种2~3d,用温水浸种24h,或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
浸种24h后,用清水冲去种子表面药液,稍凉干之后进行播种。
6.4适时套种
6~7月份雨后,趁墒及时与玉米等作物进行套种。
6.5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腐殖酸等。一般每667m2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或优
质高效生物有机肥240kg~300kg。
7理化诱控
7.1杀虫灯诱杀
3月底~4月上旬在柴胡田安装杀虫灯。杀虫灯安装高度以接虫口离地面1.0m~1.5m为宜。灯管功率
15W的单灯控制半径110m左右,控制面积4hm2。注意及时用毛刷清理灯上的虫垢,袋内虫体深埋或
作饲料用。
2
DB14/T1494—2017
7.2黄板诱杀
4月中下旬开始,在田间安插黄板诱杀蚜虫。一般667m2用规格为20cm×25cm或25cm×30cm
的黄板30~40张,悬挂高度高于柴胡植株10cm~20cm。6月份后蚜量降低,统一收回黄板,进行集中
处理。
7.3糖醋液诱杀
3月初至8月底,用糖醋酒液诱杀小地老虎成虫和金龟子。糖醋液的配方:糖1份,醋3份,酒0.5份,
水10份。注意根据诱蛾量及时清理虫尸,并及时加液。
7.4性诱剂诱杀
3月底至7月初,购置人工合成小地老虎性信息素诱芯和蛾类干式诱捕器,将诱芯与诱捕器按常规组
装后固定于竹竿上,将竹竿插入柴胡田土中,并确保稳定。诱捕器在田间按棋盘式(纵横交错)排列。
诱捕器分布密度根据柴胡田面积确定。种植面积在7hm2以下的,诱捕器间距为25m~30m,种植面积7~20
hm2的,诱捕器间距为35m~40m,种植面积34hm2以上的,诱捕器间距为50m~60m,诱捕器固定高度
为诱芯高于柴胡植株20cm~60cm.。诱芯根据持效期长短,每30~60d更换一次。
8生物防治
8.1生物农药防治
选用生物农药白僵菌防治地下害虫;选用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1/T 1107-2010 德昌水牛 2010-06-01
- DB51/T 1084-2010 牛羊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 2010-06-01
- DB51/T 1128-2010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 苗种 2010-06-08
- DB51/T 1103-2010 猪链球菌病2号防治技术规范 2010-06-01
- DB32/T 1607-2010 灰鹅繁殖技术规程 2010-06-23
- DB51/T 1110-2010 阿坝蜜蜂种蜂王 2010-06-01
- DB51/T 1117-2010 农区奶牛青绿饲料生产技术规程 2010-06-01
- DB51/T 1115-2010 奶牛主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程 2010-06-01
- DB51/T 1111-2010 牦牛三元杂交种用公牛生产技术规范 2010-06-01
- DB51/T 1116-2010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规范 2010-06-01